《四圣心源》阴阳升降理论及其对痔病病机的认识
2019-01-30吴锋
吴 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肛肠二科,福建 厦门 361009)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对痔的概念界定为“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局部团块”[1]。这是目前对痔较为公认的现代概念。本概念中包含有痔形成的两大因素: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与肛周血管丛血流瘀滞。然而中医对痔病的病因病机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1 “阴阳”概念和中医临证中的重要性
“阴阳”是中医理论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于《易经》,成熟于《黄帝内经》[2]。张景岳在《医易义》 中云:“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 中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3]可见辨清阴阳在中医临证中的重要性。《四圣心源》是清代伤寒大家黄元御的代表著作。他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等中医经典著作之精髓,融会贯通于一体,从“中气”“升降沉浮”的角度对阴阳升降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文基于《四圣心源》,初探黄元御“阴阳升降”理论及其对中医痔病病机的认识。
2 中医“痔病”的概念及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山海经》最早提出“痔”这一病名。关于痔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诸病源候论》云:“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致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指出酒食与房劳可诱发痔病。明代方贤《奇效良方》指出:“酒热之毒流于脉,内注大肠,以火就燥,则大便闭而痔漏作矣。”进一步阐明了嗜酒是痔病一个重要病因。清·《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云:“食气流滞,则湿热之气,澼积于阳明大肠而为痔。饮食不节,醉饱,嗜食辛辣油腻炙煿厚味等,肠胃易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蕴积日久不散,下趋大肠,蕴而为痔。”进一步阐明了饮食不节对痔病形成的影响。《血证论》云:“魂门之病,有由中气下陷,湿热下注者;有由肺经遗热,传于大肠者;有由肾经阴虚,不能润肠者;有由肝经血热,渗漏魄门者,乃大肠之滞与各脏腑相连之义也。”其对中医痔病病机的论述较为系统完整。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曰:“脾土一虚,肺金失养,则肝木寡畏,风邪乘虚下流,轻则肠风下血,重则变为痔漏”;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也云:“久泻久痢而生痔者”及“久病咳嗽而生痔者”。均充分说明了痔病的发生同脏腑虚弱有着密切的联系。《外科启玄》云:“痔曰肠澼是也。妇女因产难久坐,或经行时气怒伤冷受湿,余血渗入肛门边而生”;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记载:“产后用力太过而生痔者”。均指出了妇女生产时易导致痔病的发生。明代薛己《薛氏医案》也有:“痔疮之症或禀受胎毒,或母腹中受热也”,认为痔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此外,中医还认为痔的发生可由其他病因如久站、久坐、负重远行、便秘、久咳、妊娠等所致。总的说来,痔病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原因致使脏腑功能失调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不外乎气虚、湿热、瘀血所致。痔病的病机尽管历代医家都有所阐发,但对于湿热如何下注,肺热如何传于大肠等,仍然不够透彻,使后世学者难以理解,无法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立法。
3 黄元御 《四圣心源》 对痔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天人解》中认为:“……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黄元御从水左升火右降的角度来探讨阴阳升降,提出中气如枢轴,阴阳的升降有赖于中气的健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半阴半阳”的概念,指出阴阳内在的运动方式,其升降与五行的运动是统一的。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劳伤解》中认为:“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4]“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4]黄氏理论体系的中土斡旋实际上就是脾升胃降,己土升,戊土降,体现了“中气”是人体阴阳升降之枢纽。
对痔病病机的认识,黄元御在《四圣心源·疮疡解·痔漏根原》中认为:“痔漏者,手太阳之病也。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三阳之走头者,清阳之上升也;足三阳之走足者,浊阴之下降也。足三阳病则上逆而不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而不升。”[4]此段从阴阳升降的角度高度概括了痔病的病因病机。他的理论源于《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五行之理,升极必降,降极必升,升则阴化为阳,降则阳化为阴。水本润下,足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者,降极则升也;火本炎上,手太阳以丙火而化寒水者,升极则降也。手太阳病则丙火下陷,不上升而化寒水,是以小肠有热。五藏六府,病则传其所胜,以丙火而化庚金,是以移热于大肠。魄门处大肠之末,丙火传金,陷于至下之地,是以痔生于肛也。”[4]从水火升降、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了痔病的病由: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手太阳小肠经病则心火下陷,火化金,则移热于大肠,终累及魄门。黄元御非常重视中气尤其是脾的作用。“然病在于二肠,而究其根源,实因于脾。《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以过饱伤脾,脾气困败,不能消磨,水谷莫化,下趋二肠,而为泄利。泄则脾与二肠俱陷,丙火陷于肛门,此痔病所由生也。”[4]这与临床上很多痔病是由下利诱发加重的事实是相符合的。
对于痔病突出而重要的症状:出血,黄元御是这样认为的:“气统于肺,而肺气之降者,胃土之右转也;血藏于肝,而肝血之升者,脾土之左旋也。凡经络藏府之气,皆受于肺;凡经络藏府之血,皆受于肝。戊土一降,而诸气皆降,己土一升,则诸血皆升。脾土湿陷,则肝木下郁而血不上行,故脱失于大便。凝则为虙瘕,流则为沉痔。沉虙者,皆肝血之下陷,无二理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微涩,为不月、沉痔。血流于后,则为沉痔,血凝于前,则为不月,不月即虙瘕也。”《金匮要略》:“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痔与下重便血,皆丙火之下陷。火衰而陷者,则下重便血而不痔;火未衰而陷者,则下重便血而痔生。”[4]血为阴,气为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肝藏血。中气虚衰,己土不升则肝木不升而下陷,肝血则随之下行;戊土不降,则肺金不降而上逆,金气上逆则丙火下陷移热于大肠。热迫血行,而血出于魄门。
黄元御认为阴阳升降失常后,热虽在魄门,而寒在中土。“要之,痔家热在魄门,而脾与小肠,无不寒湿。缘丙火不虚则不陷,陷则下热而中寒。丙火上升而化寒水者,常也,下陷而不化寒水,是以生热。陷而不升,故热在魄门而不在肠胃也。”[4]临床上痔病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湿热下注”,治疗上目前大多为清热利湿,常常治标不治本。“此病一成,凡遇中气寒郁,则火陷而痔发。无论其平日,即其痔发肛热之时,皆其寒湿内作之会,而医工不知也。经血陷流,习为熟路,岁久年深,时常滴漏,则为漏病,譬如器漏而水泄也。”[4]黄元御提出了痔病的方剂“茯苓石脂汤:茯苓三钱,牡丹皮三钱,桂枝三钱,芍药四钱,干姜二钱,炒甘草二钱,赤石脂三钱,升麻一钱。煎大半杯,温服。治痔漏肿痛下血。肛热加黄连,木燥加阿胶。”[4]方中茯苓泄水燥土,牡丹皮清心火,桂枝土木双调,升陷畅血,芍药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干姜、甘草暖土调中以复升降,赤石脂敛肠止泄,升麻升手阳明经气以止泄,兼有解毒排脓血之功。治疗上独重中气,从阴阳的升降上入手以获取良好的临床疗效。
4 小结
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痔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摆脱痔病的困扰成了患者们关注的热点,预防痔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认为痔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脏腑本虚、房室不慎、六淫七情致病有关。中医可以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临床上痔病的证型有虚实寒热之分,错综复杂,故临证应审证求因,从整体出发,认识每个患者个体的病机,着眼于阴阳以辨证论治,力求方证相应以获取良好的临床疗效。
黄元御的医学理论体系十分完整,他创新发展了“阴阳升降”理论,独重中气,从阴阳升降来解释人体疾病的病机,或左路清阳不升,或右路浊阴不降,或者二者兼有,治疗上独重阳气及中气。执简驭繁,通过症状透见本质。痔病基本病机是中气亏虚,脾胃升降功能失调,郁热下陷魄门。传承黄元御培补中气、恢复阴阳升降的学术思想,有助于痔病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