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系翘嘴鲌鱼池塘养殖技术
2019-01-30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安丽
文/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安丽
翘嘴鲌又称翘嘴红鲌、白条、和顺、翘嘴鲢子等,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该鱼营养丰富,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深受百姓和资深钓友的喜爱。翘嘴鲌生长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强,主养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套养可清除低值杂鱼,具有重要的养殖开发潜力。目前,翘嘴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以长江水系和黑龙江水系为多,黄河水系较少,并且存在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规格悬殊较大等问题。2014 ~2018年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对来源于黄河水系的翘嘴鲌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取得成功,为其养殖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1.池塘准备
选择面积1336~4002平方米,水深1.5~2.0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进排水方便并架设增氧机的普通养鱼池塘作为翘嘴鲌成鱼养殖池塘。鱼种放养前10~15天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生石灰每667平方米(1亩)用量为50~60千克,漂白粉每每667平方米用量为4~5千克。1星期以后待药效全部消失后,注入新水,投入适量腐熟的畜禽粪进行肥水,培养天然饵料生物。
2.鱼种放养
翘嘴鲌鱼种放养宜选择11月份至第2年3月份,水温在6~10℃时进行,较低的水温使鱼体活动力减弱,减少人工操作和运输中造成的鱼体受伤和死亡。放养操作过程中应十分小心,动作尽量轻、柔、快,带水操作。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5%的食盐溶液浸泡鱼体5~10分钟进行消毒。为缩短养殖周期,确保第2年养成商品鱼规格,放养鱼种选择体长10~15厘米,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的大规格冬片鱼种为佳,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亩。翘嘴鲌养殖过程中可搭配放养少量的上层鱼鲢鱼、鳙鱼和中底层鱼草鱼,调节水质,增加综合效益。
3.饵料投喂
经过驯化养殖的翘嘴鲌一般以蛋白含量为40%~45%的高蛋白膨化饲料为主。为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需在池塘内设置饵料台。饵料台可为PVC材质,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池塘大小设置1~2个,每个30平方米左右。饵料的投喂也需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投喂原则,3~4月份和10~11月份每天投喂两次,早晨1次傍晚1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5~9月份每天投喂3次,早上、中午、傍晚各1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具体投喂情况应根据当时的天气、水质和鱼体摄食情况灵活调整。
4.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建立翘嘴鲌养殖档案,记录天气、水质、饲料及鱼体的活动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根据季节变化合理控制水位,春季水位控制在1米左右,有利于水温的上升,夏季水位控制在1.5米以上,冬季水位控制在2米,确保翘嘴鲌安全过冬。池塘养殖翘嘴鲌应注重水质调节,在高温季节或水质恶化时应合理注入新水,保持水体清新。适当全池泼洒生石灰或者光合细菌,可起到改善水质、防止鱼病的积极作用。合理使用增氧机,每天凌晨和中午各开机1次,每次开1~2小时,雨天或极端天气应及时开机。
5.病害防治
翘嘴鲌体质健壮,抗逆性较强,苗种培育期容易患气泡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烂鳃病等疾病,成鱼养殖期一般病害较少,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如若管理不当,也有病害发生。
气泡病
症状:此病多发生在鱼苗期,鱼苗在吞食氧气或氮气过饱和时形成小气泡,随着气泡的增大使身体失去平衡,鱼体上浮,作挣扎状游动,最终力竭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不使用未经腐熟的粪便肥水,掌握好施肥和投饵量,避免浮游生物过量繁生。二是不用过肥的水孵化和培育苗种,避免太阳直射,进水需要充分曝气,同时注意水温温差不宜过大。发现此病,应及时注入新水。
小瓜虫病
症状:在患病个体的皮肤、鳍条和鳃组织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又称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侵入而引起的。严重时,皮肤和鳍条覆盖1层白色薄膜,并且分泌大量黏液。此病一般发生在早春或晚秋,如不及时治疗,具有较高死亡率。
防治方法:放养前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鱼种入池前也应消毒,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可用60~80毫克/升甲醛溶液浸泡患病鱼体10~15分钟,隔天再进行1次,换水或换池饲养。每667平方米水面每米水深,用干辣椒250克和生姜干片100克,沸水煮成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泼3天。
车轮虫病
症状:由车轮虫侵入翘嘴鲌的皮肤和鳃组织引起,患病鱼体浮于水面,游泳缓慢,食欲减退,鳃组织破坏或腐烂,可引起大批量死亡。
防治方法: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合理施肥合理放养。每立方米水体使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全池泼洒,第2天用量减半,第3天换水1/3,即可治愈。
细菌性烂鳃病
症状:患病鱼身体发黑,游动缓慢,离群游动,食欲减退,身体消瘦,鳃丝上附着许多黏液和污泥。
防治方法:放养前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钟。用0.3~0.45毫克/升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溴氯海因溶液全池泼洒,隔天进行1次。
赤皮病
症状:鱼体表面局部或大部分出血、掉鳞,以两侧腹部最为明显,鳍条基部充血,端部腐烂。
防治方法:一是在拉网、运输、放养等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防止鱼体受伤。二是放养前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钟。三是用浓度为1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
微囊藻引起的中毒
症状:由池塘中的微囊藻引起,在盛夏和初秋温度较高时,这种微囊藻繁殖迅速,大片生长于水中,消耗大量水中的溶解氧,当溶氧量不足时又大批死亡,导致水质恶化,进而鱼体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注意调节水质,用水泵抽出含微囊藻较多的上层水,注入新水,控制微囊藻的繁殖。二是在池塘中放置浮动草床,调节净化水质,浮动草床大约占整个池塘的1/10左右。三是使用饵料台,可观察翘嘴鲌进食情况,进而有效控制投饵量,刺激鱼体进食,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四是全池泼洒0.7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结合使用光合细菌等水质调节剂。
6.捕捞与运输操作
时间选择
翘嘴鲌拉网、捕捞、运输时间宜选择在气温较低的11月至次年的4月,若遇高温天气,最好在早上或者傍晚进行。气温低可减少鱼体活动,降低鱼体受伤率和死亡率。
工具要求
所用工具尽量选用柔软光滑的,网目选择合适的,防止卡伤、挂伤鱼体。
拉网锻炼
翘嘴鲌出塘前一般需要经过两次拉网锻炼,以提高鱼体抵抗力。拉网前停食2天,拉网时池塘水位不宜过浅,避免鱼体因跳跃窜动而受伤。动作缓慢而细心,尽量使鱼群减少受惊。
活鱼运输
运输选择内壁光滑且带有密网或塑料薄膜内衬的容器带水运输,密度合理控制,纯氧充气,避免鱼体受伤或缺氧,必要时投放冰袋降低温度,减少鱼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