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互动”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1-29孙畅张晴云王纯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协同培养

孙畅 张晴云 王纯

摘要: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四位互动”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财经类高校重庆工商大学的建设实践,以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为例,对“四位互动”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分析,为深化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四位互动;协同培养;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240-03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转型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进一步明确提出将“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作为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高端环节,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人力资源质量,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主体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对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配套的人才供给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协同培养的内涵

协同培养是协同创新机制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机制,是协同创新机制的重中之重。协同培养将协同创新机制中各创新主体的思想、专业技能、技术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平台,通过多方位的交流、共享与协作,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协同运行,是一种连续动态的人才培养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培养以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不仅包含课程教学、导师指導、科研实践,还包含企业实习、培训及接受校外导师指导等环节,是促进教育与科研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培养模式较为单一。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同,“导师个体负责制”普遍存在,跨导师、跨学科、跨专业教育界限分明、资源不畅通,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培养,忽略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大部分高校授位以论文发表及毕业论文答辩为标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

2.研究生教育创新环节缺乏。我国研究生理论知识储备充分,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不高,“理论—实践—理论”链出现断层。大部分学生习惯于“灌输式”与“被动式”学习,参与实践机会较少,科研定位不清晰,导致创新研究能力不足。由于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以导师为主,受限于培养能力、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尚未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氛围,高校创新能力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3.研究生教学队伍结构单一。我国研究生授课注重课堂教学,侧重学术研究,授课教师多为“本科—研究生—博士—留任”模式,由于教师实践经验较为薄弱,导致对学生指导更多强调理论性,忽略实践性,难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指导建议,满足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学生数量较少。同时,理论灌输现象较严重,视频教学、案例研究、实践操作等多元授课方式较少。

4.高校与政产研合作不足。部分高校虽与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在协同培养方面达成一致,但尚未形成“政产学研”的协同培养机制。政府协同培养参与度较低,以政策引导为主,实习实践提供度较低;企业在协同培养过程中,若切身利益未得到满足,参与积极性降低,与高校间协同合作度不高;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较为匮乏,存在规模不足、深层较低、形式枯燥等问题。

三、“四位互动”的研究生协同培养实践探索

“四位互动”指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互动。高校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企业需求,并将社会专业人才引进高校人才库;政府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支持,提升合作效率;企业将高校人才、研究成果输出作为发展动力,并为高校提供研究所需资源;科研机构的科学技术研究通过企业平台及资源,在开发的同时完成对研究方向的规划,并将研究成果推向企业。因此,“四位互动”的协同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现阶段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路径。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法,以地方财经高校重庆工商大学为样本,对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四位互动”协同培养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Cronbachs α值为0.921,问卷数据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参与调查的应用经济学往届毕业生中,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民经济学占比分别为20%、60%、8.57%、3.57%、4.29%、3.57%,样本专业在应用经济学学科专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基于调查问卷,构建了包含教学、科研、实践、协同等方面的“四位互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四位互动”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影响地方财经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Bartlett球度检验概率P值为0.000,KMO值为0.895,表明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大于85%的原则,提取5个公共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公因子1与X11、X12、X13、X14、X15有0.7以上的载荷系数,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及“政产学研”协同情况,命名为“协同创新因子”;公因子2与X8、X9有0.7以上的载荷,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保障情况,命名为“科研保障因子”;公因子3与X1、X2有0.75以上的载荷,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情况,命名为“课程教学因子”;公因子4与X5、X6有最大载荷,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活动情况,命名为“科研活动因子”;公因子5与X3、X4有最大的载荷,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指导情况,命名为“导师指导因子”。

通过对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协同创新因子、管理保障因子、课程学习因子、学术活动因子及导师指导因子是影响研究生协同培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学校应积极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四位互动”人才培养机制,并在科研保障、课程建设、学术活动、导师指导等方面创新协同培养机制,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的有效路径。

四、研究生协同培养的路径探索

1.协同培养方案制定机制。协同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部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培养过程等内容,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强化开放教育,体现学科前沿,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2.协同培养實践教学机制。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探索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讨论式等多元教学方法,依托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将创新精神、社会适应力培养融入其中,加强实习环节考核评价,建立实习质量保障机制。

3.协同培养导师共享机制。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负责人,是研究生的顾问和咨询人员。加快师资结构转变,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师资,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教师到企业、行业部门当顾问、兼职等方式,针对性地提升高校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此外,可采取双导师制,通过校内校外导师联合培养,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协同培养科研反哺机制。基于开放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通过将科研成果引进教材、课堂及竞赛环节,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向研究生开放科研平台、科研项目、设立创新基金项目等,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形成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推动科研,科研教学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刘毅,韩锦标.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7,(02):105-107.

[2]张兄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4):30-37.

[3]盛明科,邵梦洁.协同创新环境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1):17-22.

[4]张军,施欣宏,周志浩.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5,(06):5-7.

猜你喜欢

协同培养
协同培养司法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创新型IT人才的“产学研用”协同培养
广西蔗糖产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国外工程硕士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研究
构建融合职业指导思想的高校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