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工程硕士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2017-03-18尹艳冰刘桦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协同培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尹艳冰++刘桦菁

摘 要:法、德、英、美作为欧美工业化强国的主要构成者,在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工程专业学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工程硕士 协同培养 培养模式

一、国外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概述

1.美国

美国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开放包容,制度上灵活多样,且具有鲜明的求实特点;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其培养方向;培养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在入学条件方面,要求具備一定学历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合作精神、情绪品质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保证能吸引到最优秀的生源,在申请入学的程序上相对灵活;为吸引优秀生源打造优势的专业品牌。

美国高校对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设置了严格的学业标准,对各院校的发展起到了敦促和推动的作用。

2.英国

英国的硕士学位一般分为教学硕士和研究硕士两种。教学硕士以教学为主,研究硕士注重在导师的指导下的自主研究,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可获得学位。

英国没有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院校有自行决定录取条件的权力。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讲授式课程、研究式课程两类。

3.德国

德国的专业人才培养历史悠久,在各领域具有颇高的声誉。培养以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学生通过知识学习、综合运用和主动探索,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德国工程硕士考核方式灵活、形式多样,既考察理论知识的识记、掌握,又注重考察应用、实践所学知识的能力。

4.法国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法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化水平高,实习实践教学环境条件优越,学制一般是高中后五年制,教师专业化水平高,教师团队由本校及非本校各部门专业人士担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技能素质。

二、国外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特点

1.美国

美国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内生于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二者体现出很好的契合性,属于“自发内生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各类配套机制比较健全,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效保障培养质量;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现出很强的职业指向,可为行业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英国

采用自主型、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包括自学能力在内的自我独立发展能力。学生自主选择、转换专业,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论文方向,并进行独立研究;在科研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自我体验式的研究能力;适应法治社会的思想教育模式。

3.德国

德国的工程硕士人才促进了德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并且在国际上很多国家中享誉盛名,其人才培养方法特点主要是确立了“学术与职业并重”的教育理念,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从而学生淘汰率很高、灵活自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法国

法国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上具有很大影响力,总结而言,法国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方法特点如下:教学模式极具特色、人才培养方式灵活多样、采用与产业界全面对接的人才培养过程以及注重学生的实习培养环节。

三、国外工程硕士协同培养模式的启示

美国、英国、德国以及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历史悠久,通过对其的特点分析整理获得以下启示:

1.加强媒体宣传,增强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

利用主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逐步增强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了解。使人们更意识到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是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重视人才理论基础培训,实践与应用能力塑造,着重于培训出适应各岗位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授予相应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教育部门。

2.推行人性化和弹性化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增强高校赋予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的学习权利。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看重个性化的选拔性考试。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招生专业,使入学考试具有更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学习和教学方式更多元化。可采用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电子网络教学方式,合理调节课堂教学时间和知识容量,如答疑和论文指导都可以采用电子网络进行交流。

3.加强培养环节,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着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责任、质量意识,使所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能被社会接纳,并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要深入研究与专业学位相适应的相应职业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拓宽教学面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培养的研究生快速融入工作环境并独当一面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独立研发能力。

4.实现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创新

应结合我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对国外优秀的教育模式进行参考学习,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招生和培养计划,使学科针对性强,学生能学有所用,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知识和高新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5.调整课程体系,实现产学同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匹配,就实质而言是实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很多种行业资格考试,如司法考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将这些执业要求列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既能让学生学到标准要求或行业规范,又能增强其取得执业资格的能力或从业能力。

6.大力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相关职业领域的支持能使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得到相应提高。要根据研究行业的特点、需求,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高素质教学团队,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和教学体系。可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学实践指导,同时对其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职责进行细节分工,实施学校社会相结合、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这些国家的工程硕士人才培育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茅艳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2]尹艳冰,李伟坤,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5.8:162.

[3]尹艳冰,陈禹旭,区域教育合作视角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新教育时代,2015.4:1-2.

[4]尹艳冰,丁辛,京津冀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分析[J].新教育时代,2017.1:261.

[5]梁德东,于爱国,陈雪梅,高振海,田文晶.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17-21.

猜你喜欢

协同培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围绕生涯规划 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思考
高校理科专业协同培养通用技术师资人才的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型女性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