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持续性探析
2019-01-29牛红萍
摘 要:公共图书馆和文化志愿者结合共同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永济市图书馆引入文化志愿者两年来文化志愿者的工作概况、构成、遇到的问题及要保障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持续稳定发展的服务探析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持续性
An analysis of the continuity of cultural volunteer service in public libraries
-- take yongji library as an example
Niu HongPing
( Library of yongji city, Shanxi Province, 044500 )
Abstract: the public library and cultural volunteers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composition,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cultural volunteers and the service to ensure the continuous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volunteers service in yongji library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Cultural volunteering; persistent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步入发展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共同推动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发展。2016年永济图书馆搬入新馆,建筑面积5300多平方米,图书馆仅有8个工作人员,要在基本书库、少儿室、期刊部、电子阅览室、工具书库等各个功能室开展无节假日流通服务同时还要搞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显得力不从心。
此时图书馆开始招募志愿者,有效引入文化志愿者、利用文化志愿者,通过不断探索建立适合本馆发展特点的文化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如何有效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特别是加强对文化志愿者权益的保护,确保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可持续发展。沿着这个思路,结合永济市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工作实践谈几点认识和启示。
1 文化志愿者的概述与定义
文化志愿者泛指那些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或文化、藝术及体育等技能自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文化服务的人。与其他志愿者所不同的是,文化志愿者的文化身份以及文化专业背景更为突出,文化志愿者是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志愿者专业性更强、业务素质更高,他们能够提供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志愿服务。
2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2.1 公共图书馆引入文化志愿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图书馆的服务是其发展的永恒主题,引导公众参与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提高图书馆社会知名度,使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当前努力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中,文化服务的理念,拓展了志愿者活动的服务内容和活动空间。
2.2 可缓解人力资源的不足,优化图书馆员工的知识结构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图书馆面临着人力资源的挑战。曾经有图书馆坦言,其有限的人手已成为制约图书馆接待能力、服务质量、服务范围的瓶颈。而来自文化志愿者的有益贡献,对于缓解一些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紧张等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多功能、多载体服务,免费讲座、各类读书活动等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公益性活动,让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志愿者协助和参与这些活动,既可以减轻图书馆人手方面的压力,又可以优化图书馆员工的知识结构,丰富图书馆服务内容
3 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概况
3.1 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基础性的服务工作
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常规的服务主要涉及图书借还、图书上架、架位整理、图书加工与修补、图书著录、维护残书等。目前已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都明确了参与到基础型服务这一项。在已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占比100%。较其他文化服务类型而言,基础型服务对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性知识要求不高,只要具有社会奉献精神,具有灵活的服务时间,良好的身体素质,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开始服务。正因为这些特点,要求公共图书馆在安排具体的文化志愿者做基础型服务时一定要做到具体的岗位安排具体的人员,否则文化志愿者会在志愿活动中无法找到价值感,易引起他们的失落感,造成文化志愿者流失
3.2 满足读者需求,深化延伸服务
图书馆服务的读者众多,不同的读者其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者一专多能。对于文化志愿者来说,他们拥有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背景,公共图书馆引入文化志愿者,发挥其专长,将这些各具所长的文化志愿者组织起来,因才施用,按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专业技能分配于合适的岗位,形成一支由志愿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能力全面行动高效的文化队伍,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各项推广阅读活动 。永济市图书馆引入志愿者开展了公益专题讲座、儿童读书会讲座、各种朗读和演讲比赛等。这些社会各阶层、拥有不同专业背景和社会经验的志愿者,正好可以弥补图书馆这些人才的缺乏。图书馆将志愿者的兴趣和特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志愿者自身优势,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3.3 参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志愿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采集图书信息、 选择电子资源,使得馆藏更加客观合理。建立一支文献资源建设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文献需求调查和优秀图书推荐,为图书馆全面开展馆藏文献资源开放式采选工作奠定基础。
3.4 搭建图书馆与市民双向沟通的桥梁,提高服务质量
文化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实际工作,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时提出,并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和建议告知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便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进行改进,使得公共图书馆工作效率更高,服务措施更加的得当,受益群体满意度更高,可以说,文化志愿者是图书馆与受益群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4 图书馆志愿者的构成分类
4.1 青年学生类
在寒暑假图书馆读者较多,招录一批大学生、中学生,其参与志愿者服务是短期性和临时性的,所以他们参与的志愿服务一般为一些事务性工作以及一些读者活动会务工作。志愿服务使得他们获得一个深入参加社会实践、 提供了一次真实了解与认识社会的极好机会,丰富了生活阅历,增强了感性认识,强化了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团结协作能力,增加了就业竞争力。
4.2 学者类
这一类的志愿者知识渊博,对学术有较深的造诣,人生阅历丰富,热心公益,希望传递专业知识。永济图书馆让为这类志愿者提供讲座平台,举办文学历史知识、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等等讲座,传播专业文化知识,弘扬志愿精神,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4.3 民间组织类
有能力、有资源与图书馆共同开展覆盖面更广阔的服务工作,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被社会认可,同时达到宣传自我的愿望。我们永济市图书馆从2017年开始与民间教育机构每个月举办一次儿童读书会,现在已经发展为图书馆少儿活动的一个品牌。通过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活动,扩大了读者服务的覆盖面,增加了社会效益,民间组织通过参与图书馆的志愿服务,使更多家庭疑聚到图书馆,扩大了宣传力度。
4.4 其他社會人群
这些人就是退休年龄较大的或者是没有一技之长但愿意为图书馆事业做点贡献的。图书馆就引入这些人群参与图书馆基础日常事务工作,如帮管理人员上架图书,维持图书馆的秩序等等。
5 志愿者服务过程存在的问题
5.1 志愿者人数与服务岗位比例失调
自永济市图书馆招募志愿者以来,每年都有数百名热情的读者踊跃报名。大量志愿者加入到服务队伍中,势必同图书馆自身设置的岗位产生矛盾。永济图书馆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只提供了6个小组的12个岗位供志愿者参与服务,志愿者庞大的人数与服务岗位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在时间上只有周末和假期才安排志愿者,因此不能保证每一个志愿者都能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甚至会出现有一部分志愿者从来没有被安排到岗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5.2 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与志愿者服务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只有广东等少数省市出台了与志愿者服务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大部分省市在这方面尚属真空地带。在图书馆领域,仅有很少图书馆制定了与志愿者服务有关的规章制度,大部分图书馆并未针对志愿者服务建章立制,导致志愿者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其中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无统一部门管理,无专人负责,志愿者管理大多由用人部门自行负责,容易出现各自为政、资源闲置或浪费等问题,服务效果不佳;二是志愿者行为没有制度规范约束,容易出现职责不清、工作推诿等问题,志愿者服务热情受挫,甚至会出现志愿者流失的情况。
5.3 缺乏规范的文化志愿者奖励机制,志愿者服务积极性不高
文化志愿服务是自愿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志愿者没有需求。由于部分图书馆对文化志愿者的权利、激励、约束措施缺乏足够重视,文化志愿者容易出现积极性下降等情况。
6 公共图书馆志愿持续服务措施
6.1 依据基层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特点建设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
一是从图书馆角度出发,制定出图书馆志愿者招募原则、注册管理办法,划分志愿者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工作内容及培训考核要求,使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能真正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有益有效的补充。二是从志愿者角度出发,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措施以及志愿者的保障措施,如保险、适当的交通补助和误餐补助等等,让志愿者在付出奉献的同时收获尊重与幸福。三是要有一个专门的志愿者管理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才能真正做到志愿服务的有序规范。这个管理部门可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和选拔出的志愿者组成,共同完成志愿服务各个环节的工作。图书馆员熟悉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也是图书馆的读者,这样组成的管理部门可以更加规范、公开、公正地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此外,有了志愿者参与的管理部门,还可以成为图书馆和读者沟通的一个平台,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更深层次地挖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传递图书馆的服务精神。
6.2 加强图书馆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
招募工作是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关键环节,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志愿者的意向、素质和特长,为以后的培训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图书馆志愿者招募的办法图书馆可以在网站、报纸上发布招募志愿者启事,也可以通过张贴海报招募、社区招募等形式壮大对报名参加文化志愿服务的人员,图书馆员要详细登记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特长、学历等信息,建立文化志愿者人才库文化志愿者队伍。根据这些信息采取面试为主、笔试为辅的形式加以筛选,选出适合图书馆工作的文化志愿者,其余人员可以作为志愿者的预备人选。
6.3 加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
由于文化志愿者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文化程度、专业特点各不相同,对图书馆的相关业务不熟悉,所以要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包括素质和技能培训两方面,素质培训是志愿者精神、文明礼仪、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处理及救护等基本知识;技能培训是图书馆基本业务知识,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等。志愿者通过系统培训树立文化公益服务意识,提高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掌握图书馆基本志愿服务技能,确保志愿者提供最使其尽快熟悉图书馆的业务。了解和掌握图书分类体系、图书排架体系、读者心理、图书馆藏结构等。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6.4 规范文化志愿者奖励机制,形成制度化
要调动文化志愿者积极的工作热情,就要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文化志愿者予以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图书馆一方面可以通过倡导文化志愿者奉献精神,用社会认同感使其感到自身价值,还可通过颁发证书、通报表彰等方式来让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到理解、受到尊重。志愿者的激励要和志愿服务的各项考核评价紧密联系起来,公正、公开、公平地对志愿服务进行考评是保证志愿服务质量和效果,保持志愿服务有序持续开展的推动力。
7 结束
永济市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即是是对公共图书馆功能最好的社會推广,也是公益文化事业极大的推动,让更多的人能走进图书馆,营造读书学习服务的良好氛围,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文化志愿者也能进步成长,产生自豪感、成就感、作为感!两年的文化志愿者的组织实施,我们积累不少经验,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要保障文化志愿者服务的持续性,我们需要针对文化志愿者的灵活性制定相应的各项制度,制定更多符合志愿者的岗位。让更好文化志愿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之中,逐步壮大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纪英.基于阅读推广的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模式探究——以黔南州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实践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6).
[2]马毅.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志愿服务与创新探析[J].管理观察,2017(31):91-92.
[3]谢海华,文红峰.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调查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05):92-95.
[4]郭智惠.精准扶贫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8,(5):55-56.
[5]叶颖.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3):25-26.
[6]唐莲凤.畅谈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性——以来宾市志愿者服务图书馆为例[J].卷宗,2018,(3):108
[7]邓海莹.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初探——以佛山市顺德图书馆为例[J].卷宗,2018,(12):69.
作者简介
牛红萍(1966-),女,汉,山西省永济市,大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