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兼语句研究

2019-01-29郝洪涛马世博

肇庆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宾语语句句式

郝洪涛,马世博

(1.喀什大学 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2.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河南 息县 464300)

兼语句(主+动+兼<宾/主>+述谓)因其特殊性,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至今为止争论不断。传统语法对其研究是归纳式,转换生成法对其研究是演绎解释式,而认知语言学为兼语句的争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用原型范畴理论阐释兼语句的各种语义类型,揭示出其中深层机理。从人类体验和认知的角度出发阐释人类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运用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来阐明兼语句与其他句型象似程度的不同。

一、认知理论与兼语句

认知学派试图通过人类与外在现实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概念和结构分析、解释语言结构,其研究方法是以语义、概念为出发点,探讨其与形式的匹配,探索语言范畴和语言结构的基础。认知学派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人在感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心智活动将体验到的外在现实加以概念化,并通过认知方式将其编码的结果,即“人类经验——范畴化——认知模式——语言形式。”[1]

范畴化就是分类的心理过程,即人们将所认知的事物在头脑中加以分类产生“范畴”的结果。虽然学术界对于兼语句的分类看法不一,但是对其定义基本上大同小异。本文采用黄廖之说“由前一动语的宾语兼作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合二为一,形成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一个‘兼语’。有兼语的短语叫兼语短语。兼语短语处于句子核心位置的句子叫做兼语句”[2]。从这一定义可知宾语兼做主语又带述谓,说明宾语在其谓语动词作用下,因受动而产生述谓,因此兼语前的动词必须是致使性动词。

二、兼语句的语义结构分类及其认知阐释

兼语句的整体句式可抽象为N1+VI+V2+N2。根据V1 的意义和性质,可将兼语结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使令意义类(使、叫、让、派)。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如: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令全国人民兴奋。

(2)选定类(选、称、说)。如:我们选他做主席。

(3)爱恨类(称赞、表扬、喜欢、恨)。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有因果关系。如:谢谢你喜欢我。

(4)“有”字类(有、轮)。表示领有或存在。如:她有个哥哥很牛。

从以上分类中可看出,致使类动词具有极强的使役性,其在表示具体行为的同时,也含有一定程度的致使意义。以上分类致使强度逐渐递减化,强度弱化,使其偏离中心化,开始边缘化。明显地可以看出第四类已经没有致使义,后面的动作行为不再受前一动作施力。毫无疑问“使令类”兼语句是兼语句的典型成员。在语义中,V1导致兼语后面成分不可或缺,否则将构不成句子,整个句子将毫无意义,这完全体现了V1的意义和性质。相比而言,其他三类去掉兼语后面的成分,句子仍然成立,可见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有逐渐向小句作补语的可能性,正是这小小的可能性让废除派与支持派相抗衡。然而,认知学派为证实兼语句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根据原型范畴观可看出其余三类只是被边缘化,而不是被剔除掉。这四类要么是符合现实经验,要么是体现心理过程。(1)类蕴含使令意义的本身暗含了必然结果的出现,与现实经验相符。其余类则是不同程度的表现方式来体现因果关系。(2)类中,V2 产生原因是V1 导致的,没有选举怎么会有主席的产生,这是隐含力量的推动。(3)类中虽然与前者因果顺序颠倒,可还是因果关系,并且符合语用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是由事件充当了施事者、力量推动者。(4)类表面上并未看出有其因果关系,这是因为V1 的致使义从具体域投射到抽象领域,导致“力”的虚化,变成一种关系的存在。而关系成立的纽带便是因果使然的结果。句子凸显的是哥哥很牛,是句子意义重义焦点,是“果”。不凸显的是“有个哥哥”,是“因,”而这“因果”的存在恰恰是通过动词“有”来实现的。可见,四类兼语句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因果致使过程这一认知图式,但后三类兼语句中“力”的程度或致使的程度较(1)类弱。因此,使令类兼语句最能体现因果这一过程,应该被看作兼语句的典型代表或原型。兼语句特有的原型范畴、认知图式与其句式特征相辅相成,是其句式形成的深层原因。

三、象似性原则在兼语句与同形异构句式中运用

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语言的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用于解释语言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工具。语言的使用者把他们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过程映现在句法上,体现为线性顺序[3]。王寅指出语言在句法结构上有不少的象似性现象,如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本文将象似性研究成果和总结出来的原则对兼语句的同形异构句式进行辨析。

(一)距离象似性与主谓宾语句的辨认

王寅将距离象似性定义为: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语符间的距离越近,概念距离也就越近。语言表达中,语言成分之间的间隔距离往往是直接反映人的概念距离或真实世界中所描写的对象之间的距离。

(1)大家知道这孩子乖。

(2)大家喜欢这孩子乖。

初看两者,句子除了“知道”和“喜欢”两个动词不同,其余都一样。句子都可抽象为N1+V1+N2+V2。然而,运用距离象似原则就会发现(1)中动词“知道”统领的是“这孩子乖”整个句子,可知在深层次结构中动词V1“知道”在概念上与“这孩子”距离并不近,语义上并不接近。而(2)中“喜欢”的直接对象就是“这孩子”本身,“乖”是作“这孩子”的谓语。在概念上“喜欢”与“这孩子”距离近。概念之间的距离跟句子成分之间基本一致。这就说明(2)中“这孩子”作的是“喜欢”宾语,同时“这孩子”又作V2“乖”的主语。那么,(2)这个句子是兼语句。而(1)中“这孩子乖”主谓短语作的是V1“知道”的宾语,是主谓宾语句。

(二)顺序象似性与双宾语句的辨认

王寅将顺序象似性定义为:思维的顺序与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象似[4]。思维方式体现在语序上可以表现为: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轻到重等。沈家煊认为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因为一般总是认为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先有条件、后有行动。

(3)我们称他赵总。

(4)我们称他为赵总。

这两者感觉意思一样,都是某人被称为了什么。然而,运用顺序象似性原则发现,这两者并非是一类句子,多了个动词“为”句子结构截然不同。(3)和(4)中的名词“他”和“赵总”看似都是一前一后,实则(3)中的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结构上的关系,“他”和“赵总”都是动词的“称”的宾语,靠近述语的是间接宾语,远离述语的是直接宾语。而(4)中两者却是通过判断动词“为”来确定两者的关系。判断动词存在,证明了逻辑上的先后,是赵总才会称他为赵总。也显示出其因果关系是因为他为赵总,所以我们才称呼他为赵总。显而易见,这是兼语句。虽然该句原因在后,结果在前,不符合分句序列象似性。可是在人们日常交际中使用这一说法并无障碍,符合语用规则。同时,这一现象正好与戴浩一提出的时序原则:两句法单位间相对词序取决于它们所表示的概念世界的时间顺序[5]。而“称他为赵总”肯定是先认出他是赵总,所以才会称他为赵总,尽管赵总这一称呼早已存在,但符合人们感觉认知的这一过程,体现了句法象似理论中的时间象似性特征。

(三)数量象似性与连动句辨认

王寅将数量象似性定义为: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与可测度成反比象似。概念量越大,越复杂,所用语言的单位数量也就越多;信息的可测度越低,所用语言单位也就越多。越是复杂的概念,在思维时处理起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语言表达时所用的单位数量也就相应的多。

(5)你找个人问问。

(6)你找个人看看。

这两者从句法结构上看是一样的,而且动词V2都是动词的重叠式,相比原来都是数量的增加,思考起来十分费时。对二者进行辨析时,难度加大了,似乎看不出二者之间不同的破绽。但仔细揣摩二者的概念量,其实并不一样,信息的可测度也不一样。(5)中“问问”的施事者是N1“你”,无外乎的意思是“你去问一下”。信息预测度并不是那么大,只是“你先去找下人,找到人后,你问问他”,是明显的先后逻辑时间顺序性,而并非真正的量的加大。这是典型的连动句。(6)中“看看”的施事者是“人”,相比(5)来说动词的重叠增加了句子的信息量,句子结构也复杂起来,不再是单纯的连动句,而是兼语句。“人”成了兼语,意思是“你去找个人,让这个人给你看看”。“看看”的隐含对象是你,“你”成了意义上的受事。这种隐含的被动语态,主语是受事,往往不必指出施事。而这容易预测的信息,其形式很少出现或者直接被省略。

四、结论

认知语言学对句法的分析试图阐明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方式决定语言的形式。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及其象似性原则的指导下,对存在争议的兼语句进行了研究。兼语句中的语义类型与人类认知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吻合,说明了该句式中“致使类”兼语句是其原型范畴,典型成员,揭示出该句式生成的深层原因。另外,在证明兼语句特殊性的过程中可看出,不同的句型中语言的象似性程度并不一样,而且在不同的语言中象似性的问题更加复杂。

猜你喜欢

宾语语句句式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用法精练
重点:语句衔接
宾语从句及练习
特殊句式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