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发展研究概述

2019-01-29肖起清

肇庆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书院群落文化

肖起清

(肇庆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西江流域是岭南重要的经济带,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走廊,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江流域民族文化,也形成了中西兼具的多元文化,同时又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书院群落和相应的教育文化。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明清时期广东书院得到蓬勃发展。明朝时期广东书院数位居全国第三,西江流域书院数又在广东位居第二。西江流域曾经出现了非常繁荣的书院群落:容县书院群落、岑溪书院群落、罗定书院群落、德庆书院群落、高要书院群落、端州书院群落、四会书院群落、三水书院群落和南海书院群落等,对岭南教育与文化的传播发展、人才培养与族群融合、区域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书院群落所实现的社会教化、文化传播功能和所承载的传统制度、教育、礼仪、学术等都是岭南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因素。

一、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动态

在我国书院史及其发展研究中,不乏大家之作及影响重大的成果,也有诸多学者热心于这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研究,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一)研究成果与动态

一是书院研究代表性成果。美国学者琳达·沃尔顿(Linda Walton)的《中国南宋的书院与社会》[1],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了南宋书院运动与理学兴起发展的关系,对书院在南宋社会运行中的功能进行了剖析。朱汉民的《中国书院》、邓洪波的《中国书院史》、王炳照的《中国古代书院》、龚鹏程的《书院何为》,全面介绍了中国书院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探讨了书院的规制与社会功能;此外,《明清书院研究》《岳麓书院史话》《白鹿洞书院》《尼山书院》等成果对书院进行个别史的研究,深度揭示了书院的发展历程。

二是书院文化研究代表性成果。邓洪波的《中国书院学规集成》和生云龙的《中国古代书院学礼研究》,分别从学规、学礼角度介绍了古代书院制度文化、礼仪文化;肖永明的《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全面剖析了书院文化的演变历程和书院文化的社会发展与影响;肖永明等的《礼俗融会的书院文化空间》介绍了古代书院的礼仪与社会习俗之间的文化互动与促进的关系;张劲松的《近十年来国内书院文化旅游研究述评》较好地介绍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书院如何展示教育的历史文化、经典文化和精神文化;李媛媛的《秦东古书院发展及教育文化功能浅说》对秦东书院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概括了书院的教育文化功能;李光生的《宋代书院记的文化阐释》对书院所涉及的教育理念、书院与科举的关系以及书院与理学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三是涉及到西江流域书院发展的成果。研究成果多是按西江流域所属广东、广西区域分别进行研究。广西书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周玲的硕士论文《广西书院文化研究》全面介绍了清湘书院等广西代表性书院的发展脉络、文化活动、文化成果与教育影响;全昭梅的硕士论文《广西书院与地方文化研究》重点介绍了广西书院的发展、特点、学术文化与学术活动。广东书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林有能《广东端溪书院述略》在20世纪90年代较早地启动了广东书院研究活动,对西江流域重镇肇庆最早的书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吴庆洲等《粤西宋元木构之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对西江流域代表性的德庆学宫的建筑文化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王献军等《肇庆古代书院述略》比较具体全面地研究了西江流域广东地区的书院其产生、分布及演变;孔祥龙的硕士论文《明代广东书院史》比较详尽地介绍了广东书院在明代的发展与特点。

(二)研究特点与趋势

在书院的研究中,有的偏重于书院的形制研究,有的集焦于书院课艺研究,有的侧重于书院精神研究,有的则重点研究书院的经济机制,还有的致力于梳理书院的发展与演变。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研究者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更反映出相关的发展趋势。

一是研究内容的特点。关于研究内容方面,多是研究书院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研究书院群落及其文化发展的相对较少;针对书院文化研究方面,研究书院教育文化者居多,而其他的礼仪文化、制度文化、建筑文化等成果较少;针对西江流域各个地域进行的书院研究有零散的成果,但以西江流域作为研究空间、以明清书院群落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还是空白,不能较好地反映古代西江在岭南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地位与影响。

二是研究思路的特点。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对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中书院的产生、发展、演变及清末书院转办为学堂的过程进行纵向剖析,分析其特点、关系、活动、影响等;其次是对区域书院或某一典型书院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特点与影响。在研究思路中从教育史、文化社会学角度对区域书院群落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缺失。

三是有关书院研究趋势。现有的研究成果与文献,反映出书院研究的基本趋势:(1)通过挖掘书院文献资源,进行书院文化的整理;(2)通过历史研究,在文化语境下还原古代书院的管理制度、文化活动、礼仪活动、学术活动与社会影响机制等内容;(3)通过书院群落的区域比较、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剖析出书院群落对社会的影响力,同时分析书院发展在社会教育、学术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三)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明清时期是西江流域文化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书院群落快速融合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时期,研究书院群落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研究的学术价值

一是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发展研究是对岭南文化研究的补充。现有的书院研究多是从广东、广西等行政区划范畴来研究,本课题打破行政区划从流域来做研究,王发志等的《岭南书院》也只是研究广东的书院,并未涉及到广西范畴。将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既有利于较好还原西江流域教育文化的体系,同时也是对岭南教育文化系统研究的补充。

二是可以丰富我国书院群落发展研究的内涵。在我国书院研究中,湖南与江西两地研究比较完善、先进和突出,西江流域研究较为薄弱。然而,西江流域作为我国自秦以来促进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不断融合的重要文化纽带,其书院发展在我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研究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发展及其文化可以弥补我国区域书院研究的缺失。同时,从历史、族群、村落以及民族的互动、区域教育文化圈等角度做具体的教育文化研究,可以丰富我国书院文化研究的内涵。

2.研究的应用价值

一是可以起到整理、明晰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作用。西江流域在唐代就产生了中国最年轻的状元莫宣卿,肇庆的端溪书院在清代是两广最大的省级书院,是两广的学术研究中心,可见西江流域的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超乎一般认知,不仅值得研究,而且值得整理挖掘,让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及其文化更加明晰,确定其应有的地位。

二是可以为现代教育寻找有价值的文化资源。随着西江流域在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中地位的提升,西江流域文化、教育的发展将成为关注的焦点,而通过研究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可以为西江流域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价值、有参考意义和有效的办学方式、教育模式等文化资源。

三是通过对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及其留存的研究可以为书院文化的再现、价值的还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如肇庆崧台书院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具有深厚的人文文化和教育文化,“崧台书院由古崧台、鹄奔亭、苍沮殿、阅江楼、崇文阁等组成雄伟的建筑群体,鹄奔亭因汉代交趾刺史部刺史何敞,于元始元年(1 年)在此处秉公办案,为民女伸冤洗雪后有鹄奔飞亭上而得名;苍沮殿纪念造字祖师仓颉和沮诵;古菘台后改为石头庵,纪念石头和尚陈希仙。”[2]263-264通过对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发展的研究,可以促进书院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抢救、恢复、转化、提升、保护,从而成为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的产品、现场、场所,成为活性文化资源,达到保护性再现的目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目标

研究的对象是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包括官办书院、民办书院、书室、书舍等形成的文化群落,重点研究对象为西江流域明清时期书院群落的结构、文化与形制的发展、社会功能与教育价值。

(一)研究的基本框架

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与文献材料分析,研究成果《文化传播与教育——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发展研究》基本框架包括:(1)西江流域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2)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的发展;(3)明清时期书院群落典型与现态;(4)明清时期书院群落的社会机制;(5)明清时期书院群落的学术发展;(6)明清时期书院群落的文化传播;(7)明清时期书院群落的族群属性;(8)书院群落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9)明清时期书院群落的教育价值。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社会价值。首先,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产生、发展、普及及其教育、学术、礼仪、族群等极其丰富的内涵如何通过研究梳理清楚,成为本课题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本课题通过研究力图揭示西江流域书院群落文化对岭南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开发、挖掘、发挥书院教育文化的价值,促进西江流域、大湾区乃至岭南社会文化的繁荣,促进社会的稳定与民族团结,这也是研究的重点所在。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1)西江流域范围广,现存古代书院少,课题组只能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考察来展开研究。虽然书院发展与书院文化研究的文献较多,但关于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发展的专题文献则较少,在文献收集、挖掘与整理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2)要将研究成果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之中,并作为当地特色文化课程,这需要一定的转化过程。因此,对西江流域书院群落文化的发展及内涵进行研究、还原、再现和融入现实教育成为本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

1.对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分析与概括,为西江流域书院群落文化的整理、保存、再现、保护提供重要的成果支持。

2.“清代书院,就其活动内容而言,可分为考课式、讲学式、祭祀式、教学研究式等四种”[2]259。对书院群落的研究,可以明确明清书院的的基本功能与价值,促进书院群落文化在当代展现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礼俗价值。

3.通过研究,将书院群落发展中蕴含的深厚传统教育文化、学术文化、礼仪文化与现代教育进行融合,甚至可以为中小学和大学提供地方特色文化课程资源,将书院文化推送到社区教育机构。

4.通过研究,促进教育、文化、旅游部门将典型书院群落活动、制度、礼俗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开发进行可持续的传承与保护。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一)基本思路

本研究将依据教育史、文化社会学的文化变迁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对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主要群落进行方志查阅、分析与田野调查,研究该区域书院群落的产生、变化、变革等一系列的变迁过程与规律。分析西江流域书院群落演变的同时,全面厘清书院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透视书院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族群融合功能。通过研究实现西江流域书院群落教育文化、学术文化、礼仪文化、族群文化的整理、挖掘与还原、再现,使其成为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旅游资源,促进西江流域书院文化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首先,主要体现在通过查阅《中国历代书院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中国地方志集成·广西府县志辑》《四库全书》《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明代登科录汇编》《中国历代登科总录》《中国科举题名录汇编》《广东乡试录》《天一阁科举录》等图书,收集历代西江流域书院的主办、管理、院产、山长、师资、生员、章程、学规、课程、教学、考核、藏书、刻书、讲学、经费来源与开支、建筑格局与规制等具体历史文献内容,为研究形成良好的文献基础;其次,通过图书采购和论文查阅,收集所有关于书院研究与西江流域书院研究的学术文献,为本课题开展形成重要的借鉴与启示;其三,通过调研、采访收集第一手文献,作为研究的重要佐证与分析依据。

2.田野调查法。主要是通过对西江流域各地书院群落中的代表如端溪书院、菁莪书院、德庆学宫、星岩书院、高要学宫、濂溪书院、里水书院等及有关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对历代官办、私办、族办等书院遗址、遗迹和保存较好的书院古迹进行调研、访谈与信息采集,形成西江流域书院群落文化第一手研究素材,保证研究质量与品质。

(三)学术思想与学术观点的创新

1.西江流域书院群落是研究岭南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西江是中原文化传播到岭南的重要通道与区域,因此,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产生受益于中原儒家文化的不断南传与融合。明清时期,广东的书院数达到全国第三位,西江流域的书院数在广东又排到第二位,可见西江流域书院在广东、广西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2.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发展是兴于明、盛于清。西江流域最早的书院是宋包拯治端三年所建的星岩书院,其次有四会濂溪书院、德庆洲岩书院、罗定贤良书院、广西容县的勾漏书院和思贤堂等。明朝是西江流域书院快速发展的时期,该时期在肇庆府有书院25 所,其中端溪书院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佥事李材创建;在广西梧州明代新建书院15所。清代是中国书院普及的时代,当时肇庆书院发展到73所,广西梧州新建书院21所,书院普遍存在于流域各地。

3.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在区域教育发展与文化传播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西江流域书院文化对两广历代的教育规范、教育规模、教育成果有深刻的影响;书院文化在中原文化不断南传中具有向内地传播外来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端溪书院生徒住院章程规定:“院内膏火,以地方之远近,定膏火之厚薄,广东省肇庆府每名加给银一两,广州府、罗定州、阳江厅每名加给银一两五钱,惠、潮、嘉、南、韶、连、高、廉、雷、琼各属,每名加给银二两,广西省府、厅、州各属,每名加给银二两。”[3]228说明当时端溪书院文化影响力覆盖全广东及广西部分地区,可以反映出书院的文化影响在岭南甚广。

4.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对民族融合与族群发展有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西江流域是岭南政治军事重地,曾出现过侬智高起义、瑶民起义、土客百年争斗、太平天国起义等,而书院群落通过文化教育与传播,在西江流域促进民族融合、实现岭南民族与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书院群落在西江流域各族群之间与族群之内发挥了促进族群融合与宗族认同的作用,也积极推进了宗族精神与家风的传承。如罗定“菁莪书院联合德义祠共同出资赞助考生,广置学田,以租金作为印子金基金,甚至资助考生往省城和京城参加考试的舟车费用。菁莪书院属于乡约书院,与学校式书院和合族祠式书院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具有祭祀功能的宗祠,而菁莪书院却不分姓氏,故又称为地方上的‘百姓祠’。”[4]22-23说明书院在文化繁荣、宗族团结、教育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研究方法的特色与创新

1.突破广东、广西行政区域,将西江流域书院群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将书院群落与西江流域文化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有利于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书院发展与文化演变过程。

2.对西江流域书院群落进行研究,挖掘书院群落在西江流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突显书院的历史价值与影响。

3.对西江流域书院群落从教育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进行研究,突出体现书院文化在社会稳定、民族融合、族群团结以及精神传承中的积极意义。

四、研究展望

可以预期,研究将形成一系列成果。通过研究形成《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研究》《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与教育的发展研究》《明清时期西江流域群落与族群地理空间关系的演变研究》《明清时期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文化发展研究》《文化传播与教育——西江流域明清时期书院群落的发展研究》等成果。

研究成果将会产生广泛的社会意义。(1)可以将成果中关于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精神文化,如章程、学规、礼仪等内容,建设成特色文化课程,在西江流域中小学校加以推广应用。如端溪书院章程规定:“凡吸食洋烟者,不得与考,查出驱逐;凡听讲日,各生徒不得笑语跛倚,如有不遵,当堂斥退;路遇师长,皆旁立稍待,不得疾趋;如有短衣出门者,查出扣除,以重礼法。”[3]227-228这些关于学生仪表、行为举止、礼仪等方面的规定可以借鉴和吸收到现代学校的学生管理中。(2)可以将成果中西江流域书院群落的藏书、刻书、经典研习、师课与官课、学术活动等加以专题化,推送到西江流域有关高校,作为学校特色文化课程和选修课程,丰富西江流域高校的现代书院文化建设内涵。(3)可以将研究成果中西江流域书院群落发展的研究报告推送到西江流域有关文化与旅游管理部门,为行政部门在书院保护及其教育文化、学术文化、礼俗文化、建筑文化的开发等项目决策中提供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书院群落文化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朵云书院黄岩店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江南书院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