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角度的中国职业教育特征(三):教师主导
2019-01-29臧志军
臧志军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学部副研究员)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教师成为促进者”等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认同的观点,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些源自西方的教育观点即使在它们的家乡也饱受批评,更不用说与中国长达几千年的教育传统格格不入了。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中世纪没有儿童成长发展的概念”。而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理想一经提出,就开始迅速影响到教育,儿童不再被认为是“小大人”,而是一个有特殊成长需求与教育需求的群体。以卢梭为标志,人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把儿童带回到教育的中心,直到杜威喊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口号。著名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实践有杜威亲自参与的杜威学校,还有“道尔顿制”。在道尔顿制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在身心两方面都能自己计划自己的事情。学校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自主动地在实验室(作业室)内,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这些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实践被冠以“进步主义”的名号。据教育史学家考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美一二百所学校可以称为“进步主义学校”。以这个数量来看,激进的进步主义学校在美国的比例还是很小的,看来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美国社会的受欢迎程度远比不上它们在教育理论界的影响力。二战后的美苏争霸中,以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为标志,美国人输了第一回合。在各种反思中,开始有人把矛头指向了教育,认为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害了美国。
“以儿童为中心”是多么美好的口号,难道有什么问题吗?美国人认为,教师以儿童为中心,就会放弃对课程的主导权,随之就会放弃一些绝对的教育教学标准,教育质量的滑坡成为必然,因此,美国在高科技竞赛中输给了苏联。想想这个场景:老师讲了一个例题,全班所有学生都说太难,学不会,一个秉持儿童中心理念的教师大概就会重新选一个简单的例题,而不是逼着孩子们继续学下去。于是,教育质量的底线就不断向后退却,就会经常听到人们感慨:“现在的学生是一代不如一代”。但到底是学生一代不如一代,还是老师们的基本立场一代不如一代?想明白了这些事,美国人提出了“要素主义”的教育主张,认为有些知识是儿童必须学会的,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掌握,而不必考虑学生的个别情况。纵观美国几十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小布什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出台以来,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过程的主导能力总体上得到了加强。
中国人没有经历西方的中世纪,蒙学传统历经千年,所以不存在西方所谓的“重新发现儿童”的问题。这大概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传入中国后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胡适、陶行知、黄炎培这些杜威的学生追随其四处奔走、砥砺实验也没有改变中国教育中教师主导的格局。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仍然可以控制课堂中的全部进程;学生仍然喜欢那些以最高效率传授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不是那些让学生以最舒服的方式上课的“促进者”。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引入苏联教学模式和对胡适、杜威的批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再次被确认。可以说,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主导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中从未中断。
但近些年来,在中国教育界,特别是职业教育界,教师的日子似乎越来越难过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声音越来越响。但这些鼓吹者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学生毕竟心智尚未成熟,以他们为中心是否意味着教师放弃了成人的基本责任?事实上,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引下,确实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学校一味讨好学生,教师不敢旗帜鲜明地管理学生,最终导致学校成了“看守”场所,只要学生不出事就万事大吉。
教师为什么不敢管学生?除了一些现实因素,这与教育理念也有关系。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认为,从中世纪到现代,教师从“控制”转变为“管理”学生。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倾向于把教师置于“控制者”的角色之中,而目前,中国教师要做的正是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但由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误导或对这一理念的误读,老师们开始怀疑自己该不该管、应该怎么管,其结果就是老师们在管理学生时常常觉得理不直气不壮,总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存在落差,甚至为此而痛苦不堪。
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学生的情况更加复杂,职业教育更应强调教师主导,更应强化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强力管理。在此,我们奉劝一线的职教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双主体”等口号至多只适用于学习的部分环节,绝不应成为普适于全部教育教学过程的真理;也要奉劝职业教育的研究者们,要像对来自古代中国的教育理念保持清醒头脑一样,对来自西方的教育理念应保持同样的警惕,许多听起来美好的理论也仅是听起来美好而已。
中国职业教育如果能继续挖掘教师主导的理论与技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道路不是没有可能,甚至会因此而在全球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