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构成研究

2019-01-29蕾,刘兵,胡

职教通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赵 蕾,刘 志 兵,胡 莎

(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

一、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构成的研究

学界将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DeSeCo”项目启动视为核心素养研究的起初点,其在2005年发表的项目研究报告中制定的核心素养框架被学界认为是“关键能力说”。经合组织指出,促进个体成功生活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包括“互动地使用工具”(Use tools interactively)、“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Interact in heterogeneous groups)和“能自主地行动”(Act autonomously)等三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其丰富内涵,对个体应对不同情境起着重要作用。2005 年,欧盟执委会以促进终身学习为目标,向欧洲会议和欧盟理事会提交《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即八项核心素养提案,并于2006 年通过。该核心素养框架由三个一级指标和八个二级指标构成,简称“三八框架”。其中,“三”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和人与工具三个一级素养指标。“八”是指二级素养指标,由一级指标细化而成,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以美国“21 世纪技能”为代表的整体系统型,提倡以阅读、写作、算术等传统核心学科为载体,融会全球意识、金融素养、健康素养、公民素养、环境素养等21 世纪重要主题,包含生活和职业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等三项不可或缺的技能,每一项核心素养的落实都依赖于核心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理解。以日本“21 世纪型能力”为代表的同心圆型,侧重于学生语言能力、科技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注重传统文化、实践能力、道德素养、身体健康、参与社会活动八个方面素养的培养,通过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以能力为目标,以基础能力为内核,以思维能力为中层,以实践能力为外层。新加坡提出的“21 世纪技能”包括三个部分:价值观技能、社交和情感技能、全球化技能。其中,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负责、正直、关爱、坚毅不屈、和谐。这些都为深入研究、探讨和阐释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和良好借鉴。[1]

2016 年9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该框架是团队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传统文化分析、课标分析以及实证调查而形成,并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该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及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涉及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及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框架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科学、逻辑体系完整,为核心素养的扩展、深化和落实提供了权威依据。[3]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分析

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特殊性,从人才培养层次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要具有研究型人才的素养;从学科特点和服务方向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具有应用型人才的素养,包括职业性、社会适应性、服务性等。

(一)基于“人才培养层次”视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首先应具备研究型人才所需要的素养。

研究型人才是指“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育水平,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人才”。具体来说,首先,研究型人才需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研究型人才要有健全的智力,包括敏捷洞察力、严谨思维能力、较高注意力、充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包括以这些能力为基础塑造的个人创造力,能够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4];再次,研究型人才还需具备非智力素养,包括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敢于怀疑、勇于创造的精神,对挫折的忍受力和意志力,不畏艰险,追求真理;最后,研究型人才需具有扎实且深厚的知识积淀,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不断创新的眼光、宽泛的学术视野、高尚的情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基于人才培养层次视角,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应该具备研究型人才的素养,包括良好的身心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坚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技能,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新素养。

(二)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特点和服务方向”视角

1.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具备“职业性”特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主要在于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培养能够掌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着显著的职业性特点。[5]

2.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社会适应性”特点。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必须时刻关注社会实况,并时刻做好奉献社会的准备。学校也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社会、产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有效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总之,各办学主体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实践性”的特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与一定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因此,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必须是具备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集研究型与应用型于一体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凸显实践性的特点,强调“手脑并用”“学做合一”。[6]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凸显实践性,加强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得到资格证书,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

4.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具备“服务性”的特点。高校培养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将其培养成为研究型人才,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其利用在校所学的理论和技能服务于、应用于社会,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框架内涵阐释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框架研究,要立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深入分析专业发展方向。为此,笔者基于已有的国内外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进行分析,确立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生需要和专业发展要求的核心素养构成,以此全面阐释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

(一)专业认同素养,获取幸福感

学校要想让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并提高专业技能,调动其科研兴趣及研究主动性,并能够在本专业获得较高的幸福感,就需要加强硕士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首先,“专业认同”是个体在专业的学习、工作和研究领域中对所学或所从事专业的认同,包括个体是否热爱所学专业、是否认同其价值、是否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中感受到自我实现、是否愿意将所学专业作为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甚至个人的终身理想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的专业认同程度,不仅影响着职业教育学专业建设,而且影响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在专业学习和研究领域过程中,专业认同的形成对于个体自我归属感的生成,对于专业成员身份的辨识,对于专业群体的态度、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具有重要作用,促使个体愿意接纳并调整自己的观念、态度等,并与行为保持一致。专业认同包括内在的情感认可和外化的行为表现,认同专业的学习者会以积极的态度激发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专业知识与探究专业问题,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其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本身的认知、专业学习的体验、专业情感的体会以及专业就业的感受等方面都会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对职业教育学专业的整体认同水平。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一旦降低,必然会妨碍其在专业学习上的投入度,进而阻碍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要帮助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建立对专业的正确认同,逐步促使其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和情感以及对本专业价值观的接受等,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本专业学习,并获得较高幸福感。基于此,把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作为核心素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关键。

(二)专业理论素养,提高专业研究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是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论知识主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职业技术教育学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其理论基础是关键。作为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成果,职业教育理论超越了直接而具体的职业教育现象和实践,从中跃升、分化、抽离出来,有利于我们认识客观的职业教育规律,并揭示蕴含在其中的信念尺度和价值取向。[7]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职业教育学习者常常受限于思维定势,缺少对理论进行反思的能力,从而很难形成完备的教育理论体系。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系统了解并能够整体把握古今中外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发展脉络,并对当今理论前沿与未来发展趋势有精准的见地是至关重要的。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建立在硕士研究生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了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这有利于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分析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并采用适当的方式来解决它。因此,对于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而言,厚重的职业教育专业理论积淀及宽广的专业学术视野对于整体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交叉学科知识素养,扩宽学术视野

随着学术发展和教育活动的日益丰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自身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他学科的发展成果,这极大地拓展了职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职业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更需要深入了解其他相关学科,这样才可以进一步了解把握职业教育现象。

跨学科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变革,几乎对我国所有学科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以及学科理论发展的不断深入,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式,如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管理学、职业教育行政学、职业教育生态学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至今,不断从其他学科的土壤中吸取有用的养料并进行消化吸收,以最初的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增加了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等,彼此借鉴、融合,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丰富和发展。其次,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视野和问题领域拓宽的现实情况,也提出了向其他学科借鉴和取经研究思路、方法、成果等的客观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交融重叠,综合发展,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传统藩篱,因此,能更加全面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总之,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面对更为复杂的职业教育现象与问题时,仅靠单一的职业教育学学科知识已远远不够,急需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这样既拓宽了视域,又开拓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新领域。因此,学校要把交叉学科知识素养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培养,扩宽他们的学术视野。

(四)专业实践素养,理论来源于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价值不应仅停留在职业教育理论层面,更应该通过实践得到彰显。首先,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科学地处理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归纳和总结职业教育实践经验,最终接受职业教育实践的检验。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由理论走向职业教育实践,日益成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其次,在职业院校中,职业教育实践并非完全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灵活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中如果忽视了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就很难发挥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也就难以得到稳固。此外,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的就业将直接面向职业院校,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教学技能,因此,在各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需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重要比例。

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形成应该建立在职业教育问题之上,而职业教育问题的暴露更多地依赖于职业教育实践。扎根于职业教育实践,能使理论的价值与作用得到实现,一改当前部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现状。因此,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关注职业教育实践不仅有利于自身理论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发现更多鲜活的职业教育现象背后的职业教育问题,而且能够观摩、见习丰富多彩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其自身行动智慧的增长与职业技能的形成。

(五)巩固文化底蕴,培养人文素养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文化作为人存在的根和魂,重在强调个体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人文素养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趣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对古今中外的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发展脉络有系统的了解和整体把握,还应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化以拥有广博的文化基础,这样才能够对当今的理论前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精准的见地。基于此,促培养人文素养,对巩固职业技术教育文化的基石、加强职业教育学人的文化底蕴大有裨益。

此外,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人,职业教育作用于人,因此,只有全面地了解人,正确地看待这些生气勃勃、各有千秋的鲜活个体,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彰显。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只是具备了基本的就业能力,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积淀上到达一定高度,才能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这应是职业教育学人的追求。因此,理解和尊重人与文化的差异性,对培养职业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培养创新素养,鼓励批判性思维

深度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职业教育学硕士而言至关重要,因为科研的本真价值在于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命力的强弱在于其是否具有超越既有理论的创新力。科研创新意识是科研创新的起点,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是判断学生能否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依据。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当树立正确的科研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地激发科研创新行为,提高科研创新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只有增强创新思维自觉性,才能深度挖掘职业教育理论的内涵,提升为职业教育实践服务的质量,从而成为在基础理论研究、研究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更为出色、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教育研究人员。

同时,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作为现实及潜在的职业教育知识精英,研究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应该以博大的人文情怀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和争鸣,发出独立的、理性的声音。事实上,深度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元素,是研究生区别于其他学段的学生的关键指标。尽管其他学段的教育也需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但要求却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发散性的、否定性的、审辨式的,旨在扬弃先前的结论或方法,指向全新的理论或实际事物。只有在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解决足够复杂的,尤其是超越经验层面的理论性问题中,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才能得到实质性发展。基于此,把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定位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关键性的核心素养之一,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七)外语素养以及文字撰写素养

成果呈现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形式包括论文、专著、调研报告等,有时还包括用英文撰写的论文。科研成果的优质文本要求逻辑缜密,结构完整,概念界定严谨、清晰,语言表述准确、通顺、生动,这对撰写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换言之,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理应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项核心素养。不少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和其培养单位对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够重视,或没有认识到成果表达的重要性,或认为这是研究生教育之前的阶段就应该养成的素养。事实上,不少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欠佳,逻辑混乱,结构残缺,词不达意,贫乏干瘪,甚至出现一些低级的语法错误,撰写的文本不堪卒读。这也反映了一些硕士研究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存在严重缺陷。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够正确使用外语,并能用外语进行日常交流、获取所需知识与信息。这对阅读外文文献、查阅外文资料以及提高专业水平很有帮助。至于英文论文的写作,大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并不具备英文科研论文的基本写作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把文字表达能力与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纳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素养之中,既是科研工作的需要,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一部系统研究批判教育学的力作
——评《批判教育学的当代困境与可能》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曲靖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