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发展探究
2019-01-29芦爱疆
芦爱疆
(1.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2.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天津300222)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践对于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党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特别是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具体任务。高校实践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等育人体系协同配合,也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各系统协同配合。协同理论被誉为“协调合作之学”,是研究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以协同理论为视角研究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现状分析
1.我国高校实践育人的基础
我国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他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实践基础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根本任务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等。
理论基础: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认为,人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的所有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且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也蕴含了丰富的实践育人思想。毛泽东同志曾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邓小平同志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强调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坚持贯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胡锦涛同志曾在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实践观”都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阐释了实践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一系列实践育人思想是高校实践育人理论基础的“总纲”。另外,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系统学等相关理论同样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众多相关理论中,协同理论与高校实践育人契合度较高,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特别是实践育人协同机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协同理论是有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被誉为“协调合作之学”,旨在通过发掘系统潜能,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欠佳到优化的过程,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其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为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
实践基础:我国高校重视实践育人,是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息息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表述经历了几次转变,对“人的全面发展”及“实践在育人中的作用”的认识逐渐深化,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神圣使命”到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21世纪初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新时代提出的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说,党的教育方针的不断深化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宏观基础。另外,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勾勒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十大育人体系”的科学规划,将“实践育人”与“课堂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相结合,并提出“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的目标指向,号召各高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指引下,各高校在“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一定成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2.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育人内部机制张力不足
从内部系统看,各高校近些年在教育部各项政策推动下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在理念、思维、方法方面实现了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重专业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育”的状况;另外,从政策、财政、人员等方面给予了一定倾斜和保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实践育人内部机制张力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当前很多高校虽然出台了各方面的制度政策文件,对实践育人的各项具体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但系统内部各项工作的制度设计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整体部署。二是内容供给有待进一步丰富化、阶梯化、主题化和体系化。当前很多高校在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等方面增加了实践育人的内容,但各版块、各环节的实践育人工作内容缺乏协同性,导致各种实践育人“招法”多但实效性差。三是队伍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目前很多高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在“全员育人”工作理念指引下大力加强实践育人工作队伍建设,但在“角色分配”和“责权匹配”方面还存在问题,队伍建设机制张力不足。
(2)实践育人外部系统协调不足
从外部系统来看,当前高校虽然在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方面达成了共识,一些地区的高校在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实践育人外部系统还存在协调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各高校对“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共同体”是需要高校、社会、家庭、个体各个子系统相互配合,协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资源、条件、平台的责任共同体。二是各高校对“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重视有待加强。三是各高校实践育人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一方面是实践育人系统内部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协同,另一方面是实践育人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等其他育人系统的协同。
二、协同理论在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发展中的应用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被誉为协调合作之学,旨在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实现最优功能和最佳状态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含协同效应、支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重在关注和研究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性;支配原理即“序参数(序参量)”原理,序参数代表着系统的“序”,支配者系统的其他因素变量;自组织原理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一些规则自动优化和升级,使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协同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协同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事物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和方法,高校实践育人系统就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系统内外存在诸多因素需要协同配合,存在着大量的无序状态和参数变量,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个体相互协同配合,还需要实践育人、课程育人等育人系统协同配合;既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需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就需要建立一个有序的、科学的实践育人工作系统。因此,高校实践育人与协同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协同理论为依据研究高校实践育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1.支配原理:实践育人机制建设的理论依据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2017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也再一次明确了“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可以说,“立德树人”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命题。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也明确了实践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同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也就是说,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立德树人”,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即学生的全面发展。协同理论的支配原理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内部都存在“序参数(序参量)”,它支配着协同各个部分,代表着系统的“序”,决定着整个系统演化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因此,只有准确把握系统的“序参数(序参量)”并使其发挥重要、积极的支配作用,系统能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非科学变为科学。那么,根据协同理论的支配原理以及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根本来看,高校实践育人系统的“序参数(序参量)”就是学生个体,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效果决定和体现着实践育人工作各系统运转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与否。这就告诉我们,在制度设计、内容供给、队伍保障等实践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将“学生个体”的实际诉求作为各个层面机制建设的决定因素。
2.协同效应:实践育人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
协同理论中的协同效应观点认为,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联关系,且各相联关系是一种契合合作关系,一个复杂开放性的系统是由错综复杂的相联关系组成,其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和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同时各系统内部及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矛盾,都遵循对立统一的规律,系统内及系统间矛盾的统一于斗争,共同推动着各子系统的发展,进而促成整个系统的发展。高校实践育人系统就是一个既涉及高校、社会、家庭、个体,又涉及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等其他育人系统的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的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需要调整各子系统相互关系,理顺各子系统的关联作用,就必须以协同理论中的协同效应理论为依据。一方面,在系统构建中,统筹协调高校、社会、家庭、个体各子系统,整体规划各子系统在实践育人方面的具体任务和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在系统构建中,还要按照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具体要求,统筹规划十大育人体系,将实践育人与其他九大育人系统统一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自组织原理:实践育人效果评价的理论依据
按照协同理论中自组织原理的基本观点,在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中,系统变化的“涨落”现象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且在出现“涨落”现象时,系统会根据其内部形成的某种特定规则自动优化和调整至最佳状态。高校实践育人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在于“立德树人”,其工作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实践观,在不断实践中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实践育人系统中潜移默化起着决定作用的“特定规则”必须首先是“学生发展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等。其次是“学生全面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加强实践育人机制建设,还是构建实践育人系统都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效性来评价高校实践育人的实际效果。
三、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发展对策
1.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机制建设
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就是遵循一定规律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根据协同理论的主要思想和基本观点,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制度建设、内容供给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各子系统的机制建设。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首先要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对各部门、各环节涉及的实践育人工作任务及责权进行全面部署和统一要求。其次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高校实践育人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另外要立足顶层设计和各项具体机制建设的要求,出台各项具体的制度政策文件,确保各项机制落到实处。二是在内容供给方面。高校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实岗挂职等内容模块的实践育人机制,并将其融合于实践育人整体的机制建设中,使其形成“内容互补、功能相长、效果互评”的实践育人内容协同机制。三是在队伍建设方面。高校要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建立一支由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等组成的“实践育人活动队伍”,以及由党政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组成的“实践教学队伍”,分别负责实践育人活动及实践育人教学工作。同时建立两支队伍的科学流动机制和互评机制等,切实保障两支队伍能够协同配合,共同为实践育人工作贡献力量。
2.依托“实践育人共同体”健全系统建设
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要求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基地,倡导学校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广大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2017年,教育部思政司、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共同部署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部分地区高校大力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长效。但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工作多数仅限于学校、社会等主体,在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中紧紧突出了“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体性,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共同体”应有的功能和优势。基于协同理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应从两个层面创新发展,一是构建高校、社会、家庭、个体“四位一体”的“横向共同体”,“高校”负责统筹和协调各主体,行使“首要责任”;“社会”负责营造氛围且提供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系统支持,行使“主要责任”;“家庭”负责鼓励、引导、监督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各层面的实践育人活动和教学,行使“监督”责任;“学生”负责激发主观能动性,积极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实践观,行使“主体责任”。同时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体形成协同配合的四个子系统,融合于整体系统。二是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协同配合的“纵向共同体”,明确实践育人在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定位及目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在十大育人体系中的作用及功能,使其共同发挥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
3.基于“学生获得感”设计效果评价体系
按照协同理论中自组织原理的基本观点,高校应以习总书记多次提出的“提升学生获得感”为根本理念和基准考核目标,设计高校实践育人效果评价体系,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实践育人效果评价的核心指标,将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贯穿于高校实践育人的系的系统运作,不断提升高校实践育人系统的自组织性,以应对客观环境的变化。一是可以将学分制引入实践育人效果评价体系,以学生获得学分的整体情况来评价学生参与实践育人的效果。比如,一方面可以加强第二课堂学分的管理,将实践学分纳入第二课堂学分体系,明确学生在学期间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长、频次,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在思政课和专业课的第一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模块,通过思政课实践和专业实践丰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渠道和平台,不断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另外还可以单独设置“德育学分”,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增加实践教育模块,并将学生获得的“德育学分”纳入整体教学规划中,切实保障学生参与实践的实效性;二是可以将社会、家庭及学生个体等三个系统的反馈纳入评价体系,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实践育人系统,不断优化高校实践育人系统使其切实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