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干预脾瘅临床研究进展

2019-01-29黄燕峰王东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
关键词:运化脾胃体质

黄燕峰,王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0 引言

糖尿病前期三种表现形式: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IFG合并IGT,上述三种状况被称之为糖调节受损,介于正常血糖水平、糖尿病之间一种病理生理状态。相关文献报道提示[1],随着时间延长,患者糖耐量水平减低,会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率,相应增加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系统受损发生率。上述疾病发生造成患病人群家庭总体幸福指数下降,为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经济损伤。因此,对临床IGR患者早期开展治疗、干预,使得整体病情得到逆转,根本上阻断2型糖尿病发生,降低后续并发症发生率,为个人、社会带来一定益处。文章就脾瘅予以中医药干预疗效进行以下探究,具体如下。

1 脾瘅病因机制

“脾瘅”病机中《圣济总录》中提到,卷四十五记载“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表明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以热气上溢故也,名曰脾瘅[2]。”分析得出,若脾胃功能正常下,则水谷精微能游溢全身,四肢百骸充斥,充分运用营养物质。此时若脾胃处于失运状态,往往水谷精微积聚点为中焦,长此以往造成腹部营养过剩引起肥胖。从而四肢肌肉不能完全吸收精微物质,造成式样失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消渴一证,分为上、中、下之分”,表明中焦极于上、下。上述文字表达,引起消渴病主要因素与脾胃功能受损有关。造成“脾瘅”与中焦脾胃自身运化功能障碍相关。随着现代医学事业发展,糖尿病前期病因、病理机制尚不明确,造成糖尿病前期发生因素较多,与遗传、环境相关,两者且相互作用引起病理。王艺飞等人[3]研究中对糖尿病前期中医西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出:引起糖尿病前期与机体内各种胃肠激素、全身系统调节及代谢相关。杜丹峰等人[4]研究中认为,IGT阶段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且IGF、IGT两者之间具有2型糖尿病两大特征表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异常。

2 脾瘅体质学研究

李雪青[5]研究中提到,中医体质学为中医理论操作指导内容,分析患者体质特点、类型及生理、病理,并进一步分析疾病整体反应状态,后续病变性质及病程发展趋向,可作为指导疾病预后、治疗及后续养生康复一门学科,通过继承中医基础理论创新点,为当前中医基础理论开展突破点。往往不通体质之间相可决定疾病易感性、发生、发展及转归。因此,体质探讨对疾病后续预防起着重要临床意义。魏文鹤,王东[6]研究中对临床517例IGR患者信息进行收集,并开展中医体质辨识研究得出,前三位体质研究类型表现为痰湿兼湿热质、痰湿兼气虚质、湿热质,占比为64.8%。因此,通过分析脾瘅患者体质状态,合理结合病情状况予以评估,可作为后续医师治疗依据,对应改善患者整体疗效、时间起着重要临床意义。

3 脾瘅论治阐述糖尿病前期

《素问》中对“脾瘅”论述中提出,引起糖尿病前期发生主要病理机制为中满内热。糖尿病前期中引起疾病产生主要病理机制为脾运转功能失常,作为疾病产生重要因素,因脾虚失运造成痰湿,当痰湿内阻日益增多引起化热。蔡静,董丽娜,赵志刚等[7]研究中表明,从三个方面阐述脾、糖尿病前期之间关联,病位、病因、病机三个方面表达出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引起脾失健运,因脾作为生痰之源,会造成痰湿内生,久而久之郁结从而化热。湿热日久煎熬真阴,会产生消渴。另一方面,当长时间处于湿热状态,会引起疾病产生,常见为血瘀、气滞、痰瘀,造成四肢百骸内精微位置不能通达,引起消瘦。消渴病常见病理过程为“相对虚”到“绝对虚”,此时所提到“绝对虚”为糖尿病前期,因此,临床予以治疗措施干预上,重点为调理脾胃,并恢复脾胃原有运化功能。

《素问奇病论》中对“脾瘅”中提到,对应患者治疗遵循“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因此,可予以芳香醒脾药物作为主药,药效发挥具有健脾祛湿、清化湿热作用。《温热论》中提到:“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浓涎沫者,其口必甜”。并提出对应治疗干预中予以芳香醒脾之佩兰叶,达到除湿运脾治疗脾瘅。施今墨老先生对IGR用药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以玄参作为基本药物,能发挥健脾祛湿知晓。对部分寒化症状应添加淫羊藿、桂枝,口渴状况下多饮水,添加天花粉、麦冬,气短患者往内添加黄芪,后续医学者在其辩证治疗基础上应用上述药物并取得满意效果。对临床糖耐量减低患者治疗措施干预中,根本上并非脾原本运化功能恢复,脾具有运化散精作用,往往机体各个功能运转依靠水谷精微输送,维持正常代谢功能,维持正常人体内环境,并恢复正常。与此同时,其他脏器是否损伤仍是后期关注重点,对应治疗遵循个体化。将脾瘅理论应用于治疗中,遵循开郁清热法为治疗准则,期间遵循开郁轻胃、清利湿热、通腑泻浊、辛开苦降等各类治疗措施,对应糖尿病前期患者予以大柴胡汤、小陷胸汤、葛根芩连汤干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患者耐受程度较高。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中成药逐渐用于IGR治疗中,不少学者对金芪降糖片进行研究,药物组成部分为金银花、黄芪、黄连所组成纯中药制剂,药物应用特点为清热益气、生津止渴功效。金芪降糖片应用可发挥显著降糖作用,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发生,进一步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8-10]。

4 结论

现阶段我国国内对糖尿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得出,20岁以上为9.7%,前期发病率占比15.5%。多数患者处于糖尿病前期症状时,因疾病隐匿性造成机体难以准确感受到不舒服症状,同时临床表现不明显,部分人群对糖尿病前期相关认识偏少。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来说,早期不予以合理措施进行干预,后续疾病会向糖尿病方向进展。因此,对上述患者合理开展治疗措施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后续发展。中医学上依据“脾瘅”理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开展治疗,往往引起发病主要病理机制为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对应治疗措施干预上恢复脾胃原有运化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并治愈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状态,对上述患者合理予以中药制剂干预,合理加减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状,临床开展个体化治疗,融入中医学特色,将优势完全体现出来,同时将中医学治末病思想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运化脾胃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