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中西医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9-01-29宫晓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西医教师队伍学科

宫晓洋 刘 勇* 沈 会 杨 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000)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学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及“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学”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中西医结合医学取得了长足地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在博士、硕士、本硕连读、本科、大专等多层次教育上发展都很迅速。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师资培养方面,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中西医结合教育的教学质量。所以培养一批真正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师资队伍,使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真正感受到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特色所在至关重要。结合我国当前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现状,对一体化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思考。

1 提高一体化中西医结合教师的中西医结合水平是基石

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事业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学科。与西医和中医相比,中西医结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相当缺乏。而目前从事中西医教学的师资队伍则以中医学专业、西医临床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生留校任教为主[1],缺乏高水平的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所以教育模式仍是中医只讲授中医知识,西医只讲授西医知识,而真正要实现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教学,任教教师必须首先要掌握中医和西医两套理论,并能将二者融会贯通,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做到高屋建瓴,化繁为简,使学生既掌握中医理论,又学会西医知识,并不断开拓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培养一体化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关键所在。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及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

2 关于一体化中西医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行性举措

2.1 建立中西医结合教师的中西医结合思维 吴咸中院士强调“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思维方法很可能比解决一二个具体诊疗问题更为重要。”指出了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及方向性。

2.1.1 鼓励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并开展继续教育项目,继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所以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鼓励中、西医专业课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西医和中医相关课程,参加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中西医结合培训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中西医理论素养。在掌握了一定中西医的理论基础之后,可以继续参加全国各地组织的中西医结合教学培训或学术会议,通过专家授课、示范教学等多种形式,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中西医结合教学基本要求以及临床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授课水平和专业修养,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教学思维和模式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2.1.2 名老中医师承教育培养模式 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教师的教学及临床能力,应积极鼓励并引导中西医结合学科教师团队大力开展继承中医学术思想、提高中医思维能力的工作。名老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传统中医人才的重要形式[3]。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经验医学著称。没有广泛深入的临床,没有名师指点,很难真正体会中医的理论精髓和精妙所在。而跟师者也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所以需要选拔一批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同时也是教师)跟师学艺。通过耳濡目染,口授心传,单独指导等多种形式,使跟师者逐渐领悟和掌握中医精髓。并引导跟师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展中西医创新研究。在中西医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灵感,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并将这种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逐渐形成这种思维模式,并实践运用于临床。

2.1.3 积极开展前沿科学知识讲座 使教师及时了解科研动态 找到中西医结合科研的切入点 目前在国家各种利好方针的指引和推动下,中西医结合在科研和临床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临床上,如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功能脏器衰竭等。在科研上,如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机理的研究等,均居国际领先水平。所以对于这些已取得的世界前沿的骄人成绩的中西医结合成果,应及时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深入了解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求同存异,寻找中西医共同的思维基础,并进一步指导临床科研实践,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中西医相互融合。

2.1.4 鼓励中西医结合教师进行科研创新 中西医结合科研是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的。中西医结合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在反复的实践中寻找出用现代医学的方法与手段阐释传统医药学理论的有力证据。当然,这种科研应不只是停留在低水平的用单一方法来解释另一种现象,而应是用中西医结合的思想高起点地设计能展示出中西医结合医学优势,在理论与临床上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课题,这种以医疗促科研,以科研带医疗,并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方式必定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稳步快速发展。

2.2 构建合理的教师梯队 教师队伍的建设始终在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树立教学质量观和“以育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坚持主讲教师培训制度,构建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研团队。一方面,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另一方面,老教师也需要在与青年教师的知识共享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储备。对于新教师要制定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明确未来培养目标;对于中年教师,要提供各种发展机会,促使他们成为教学骨干;对于老年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动和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所以建立一支合理的教师梯队是造就一批过得硬、用得上、留得住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队伍的必备条件。另外,也可以采用强强联合的办法,与外校联合办学,将高素质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联合起来,发挥各自所长,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

2.3 抓好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是实现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学科建设是决定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只有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才能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积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为提高医疗质量、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提供有力保证。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拔学识渊博、技术精湛、治学严谨、品德高尚的人才作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带头作用。(2)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改善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和方法,促进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3)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师队伍。(4)重视学科基地建设,保障科研、教学和工作所需场所及相关设备。(5)定期召开中西医结合学科会议,进行自我督查和阶段评估,保证学科可持续发展。

2.4 举办中西医结合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 提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授课教师,而授课教师的优劣,又取决于其在课堂上教学水平的高低。通过教学大奖赛,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教学大奖赛虽然只是中青年教师参加,但在他们身后有着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帮助中青年教师准备授课内容,传授授课艺术,使中青年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教学大奖赛的评委组由主管教学的院长出任组长,并聘请教学经验丰富且教学成果优秀的专家担任评委。认真点评每位参赛教师,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组织未参赛的授课教师现场观摩学习,使广大教师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结语

一体化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中西医结合专业持续长久发展的前提,是促进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的培训工作,应作为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需求亦不断增加,所以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改革和实践。

猜你喜欢

西医教师队伍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超学科”来啦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