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设计
——以《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为例

2019-01-29

中小学电教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素养信息技术

(长春市实验中学,吉林 长春 130117)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要素,其中,信息意识与计算思维是学生个体信息素养的基本呈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注重人与技术的关系,基于问题的学习下更关注学生对数字化资源的运用,满足学生创新发展需求;信息社会责任是高中生迈向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个体融入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社会品质[1]。四个核心要素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时,需要依照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技术为手段、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实,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举例

(一)目标确定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高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新课标中明确本节课课程目标是: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能够识别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三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到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和评价信息,获得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习判断信息价值的过程和思维方式,能够对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较为合理地鉴别与评价。

3.素养目标

通过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提高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通过信息鉴别、评价这一思考过程,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环节确定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构建知识,凸显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更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将课程设置为三大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片从而获得不同的信息内容,自然导出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内容,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诱思导学,掌握新知

活动一: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分析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出从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的三个方法。其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域名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从信息来源鉴别信息的依据。

活动二:角色扮演

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价值大小与信息的价值取向有关,笔者设置了两个角色扮演的活动,分别是不同社会角色面对同一信息时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相同社会角色面对不同信息时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鉴别信息的价值大小决定于社会角色的多样性。这样做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并设计旋转图形的算法。

活动三:信息的时效性

该环节中选取最近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台风“山竹”给我国带来的危害、2018女排世界锦标赛中国女排挺进前四强以及长春长生问题疫苗造假案件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从信息时效性判断信息的方法,学生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国内外信息并按照信息的时效性进行总结分类。

3.课堂总结,章节回顾

这部分让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在学生反馈的同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画出本节课以及本章的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将知识系统内化。

三、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再理解与落实分析

(一)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鉴别的思维习惯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需要对所接受的信息作出一定的感知与辨别,因此教师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是关键。新课标提出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将信息意识落实到生活和学习中,就是要让学生处处留心,养成一种信息鉴别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带着批判性的思维重新审视、观察周围的世界。

其中,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指当遇到信息难题时,头脑中对该问题的处理过程、使用工具、具体方法的快速反应。例如本课中,学生在观看视频案例后,对被害人受骗的经历展开思考:信息来自何处?信息源是否真实可靠?如何防止上当受骗?这些思考引发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不仅涉及对信息技术学科中相关概念的理解,还包含数学的逻辑推理。这个基于任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的敏感度具体体现为:学生在收到未知信息源发来的信息时,头脑中快速出现鉴别信息的方法:即从信息来源判断、将信息与同类信息进行相互比较以及观察信息所反映的情况是否有偏颇之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将生活经验和情境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相应的活动探究,起到强化信息意识的教学目标。比如:手机会经常接到获得奖金的诈骗信息,信息中会提供网页链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结果误点击而造成财产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受骗者的信息意识薄弱,在没有对信息的真伪进行仔细辨别的情况下轻易点开未知链接。所以,人们必须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不盲目相信任何信息,抱着批判性的态度去审查信息,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官网查询、拨打客服电话等,然后再采取行动。凡是涉及到个人信息的问题时,都需要谨慎操作。

(二)计算思维——算法建模

课标中提出的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思维活动”在设计图像旋转的程序算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模的方式,将问题转化为对像素值的处理,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变化前后的规律。在编程时,学生通过创建合适大小的二维数组以及与循环配套使用来实现像素值的存储与调用,进而实现图像的旋转。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讨论的方案转化为一句句代码的实现,这就是将抽象思维转化为计算思维的过程,享受通过设计程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快乐。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以及程序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发现信息技术的美妙之处,逐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网络信息的获取

新课标中提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时可以对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进行查找与收集。通俗地讲,就是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和高效应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特定的学习问题,学生要能对数字化的资源和工具进行合理的评估,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同时根据特定的学习任务,利用数字化资源完善学习过程以及作品的创作[2]。学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化资源和工具开展学习。比如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时,学生需要先明确搜索的主题,确定范围,然后通过信息的要素把信息分类汇总,学生在完成后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资源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四)信息社会责任——网络信息安全与道德修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社会责任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中大量涌现的键盘侠无时无刻不在对信息社会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信息安全防范、信息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提升成为当代学生的必修课。新课标中对信息社会责任的解释是“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科技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同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亦是如此,信息化时代方便了我们更加快捷的获取资讯,但是同样也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并正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让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完善自我修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化法律法规宣讲活动、观看权威视频。国家未来的发展这一重任落在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身上,所以,培养敢于担当负有责任感的未来之星又落在教师的肩上。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注重对个人以及他人隐私的尊重和保护。与此同时以技术手段对重要数据的安全进行保护:莫要威胁他人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自己的信息不受他人侵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在虚拟世界中也是如此,当我们面对信息时,既要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又要有理性判断和果断行动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社会中每个成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保护自己的权利。比如:网络中时常出现的诈骗广告、不良信息的大肆传播、键盘侠在不了解事情缘由的情况下任意评论,这些都会蓄意煽动消极情绪,导致社会舆论,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甄别,不随意传播虚假信息,成为新时代下的合格网民。

四、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完善自我修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在牢牢把握学科知识点的同时,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逐步落实下去。由于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偏重于技术工程类的学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运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规律,强化信息意识、提高计算思维、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创新并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相信学生会逐步对信息技术产生认同。作为教师,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字化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