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

2019-01-28朱帮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小学语文

朱帮成

【摘 要】《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案例以读代讲,入情悟境。通过读,让学生读出意境,读出画面,读出诗人的心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案例 《清平乐村居》

【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入情悟境。

【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及朗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诵读不同于背诵,诵读强调的是读,是以理解为最终目的而不是背诵,要让学生读出意境,读出画面,读出诗人的心声。诗词是“缘情”而作的,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当时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准确充沛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并引起共鸣,得到启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2.介绍词牌名。

二、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阅读课文。要求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写了些什么?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翁、媪、无赖、剥、莲蓬。

3.指名朗读。这首词有上下两段,中间停顿要长一点。同学们读得时候要注意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齐读。

三、读课文,读出节奏

1.古诗词的朗读,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词的节奏美。要读出节奏美,就要体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比如,第一句“茅檐/低小”,停顿的地方,读时要做到“停而不断”(老师范读)。

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来,你觉得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用“/”划出,然后试着读出词的节奏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3.指名读。

4.古人喜用平、仄音,平声音拉长一些,仄声音拉短一些。(师范读)再指名读,师生评。

四、学生质疑,理解词意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再将图文结合,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诗词毕竟难懂,到目前为止,你还有什么字词难以理解?

2.质疑。(如果学生能解答,可让学生说说你怎么知道的)

3.老师点拨。(村居;吴音;卧剥莲蓬)

五、学习课文

1.请大家把书打开,把词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然后告诉我,你从中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

2.学生自读,个别指导。

3.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个别画面(多媒体):茅檐、小溪、翁媪、大儿、中儿、小儿

4.这些图美吗?你能談谈自己的感受吗?

5.“醉”字真好啊,这里的一切让我们都醉了。那咱们就一起和这家翁媪聊聊。

6.听完了老人家的话,让我们再来夸夸三个儿子。先来夸夸谁?

……

7.指名读,相机指导感情朗诵、齐诵。

(点评: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教师相机点拨,从而真正做到读懂课文。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去品“醉”,这个“醉”是全词的词眼,品了它就能对全词有更深地了解。)

六、读课文,读出画面

1.学生试着边低声吟诵,边想象画面。

2.指名学生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3.配乐朗诵。

七、体会词人情感

1.征战沙场二十多年的作者看到眼前的一切,他会怎么想?

2.在辛弃疾眼里,只要前方的将士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后方的人民才能生活安宁。这就是辛弃疾毕生追求的理想!

3.让我们把体会到的带入词中,好好品读。

八、展开想象,进一步理解词意,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1.诗人用寥寥数语向我们我们展示了一幅农家生活的画面。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拿起书本,把自己完全投入到词文中去,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幅画面是丰富的。

请结合老师这里的句式,发挥你们的想象:读着 ,我仿佛看到(听到)。

2.生自由朗读,汇报。

3.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画面?这是怎样的生活啊?

幸福,安宁,悠闲,快乐,恬静…… 板书

4.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配乐朗读。

5.同学们,这一幕,就叫“安居乐业”。再想想,此时此刻,词人辛弃疾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喜欢,向往…… 板书

6.再读,读出词人的感受来。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