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小学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9-01-28何雯
何雯
摘要: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对品德培养重视不足、缺乏实践性、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深入剖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德育目标、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环境的应对措施,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校道德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德育;人文关怀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1.008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1-0039-05
德育,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施加系统的影响的活动。它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简称,其外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扩充,从狭义上讲,即学校德育。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德育”视为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崇尚道德教育,在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德育是各育的首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道德教育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德育的质量直接反映了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和道德的形成。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而德育则关系到如何培养人的性质,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塑造人的关键时期。因此,增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全民的整体素质,从而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学校道德教育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任务更加艰巨。
如何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其有效性和科学性,使德育工作逐渐适应新形势下的各种要求,成为我们亟待处理和思考的问题。
一、中小學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本身就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在道德成长的过程中,其道德观念极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曾表示:“很多在大城市中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人生态度却是十分灰暗和消极的。”相当多学生表现出信仰缺失,道德观念不清楚,厌世,功利等心态。与此同时,校园暴力、青少年自杀等其他事件也频繁发生。这与他们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有很大的关系。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在社会实践的考验面前,难以取得足够理想的效果。
(一)对品德培养重视不足
一些学校在德育工作上更倾向于进行政治教育,忽略了道德的共同性和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在强调政治教育时,也应该重视学校德育的另一项职能,即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公民。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德行修养,理应是我们进行政治教育的基础。我国德育教育的重点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而当前的中小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础文明的教育,相比个人品德,更关注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学习和宣传,着力点放在“爱祖国、爱集体”的大方向上,与个人品质的养成和细节方面的道德联系不足,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德育与生活关系不大的想法,而对德育教育采取冷漠的态度,觉得道德遥不可及,使得德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自然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缺乏实践性
杜威在谈学校教育时提到:“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不能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定阶段,贴合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忽视了学生当下的现实需要,脱离学生品德认知的实际水平。长期以来实行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强调学生个体对集体的服从,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掘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老师喜欢并奖励“表现好的、听话的”学生,教给你什么,就是什么,要求学生听从并好好学习知识,取得好成绩,而不会主动去引导学生自由发展其个性,造成大部分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缺失,学生很少去思考,或是去分析事实,缺乏创造和独立思考能力,课堂上讲的东西大部分并没有听进去,更不会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把知识转化成道德信念的有效系数很低。
(三)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
学校德育工作者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对校规校纪的解读上,却忽视了深层次的情感教育。规章制度在制定时,大多是基于其社会功能,表现为对人的约束,而不会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情愿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学校往往要求学生学习和接受既定的社会化道德规范,每个学生的实际意愿很少得到关心和尊重。那么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也许可以在学校控制住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但却不能控制住学生想什么,不想什么。只能暂时抑制某些不良行为,不能真正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学生对规则的遵守是基于外界的压力,而不是出自个人的内心情感,不能培养出行为主体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的自我价值认识受到挫伤。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道德品质的养成上本来就极易出现问题,进人学校之后,与他人相处容易出现障碍,不能很好地解决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老师又极少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无法及时理解和沟通,使学生缺少道德情感上的关怀和交流,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都是值得引发学校德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
(四)教育者的素养有待提高
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会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对学生而言,面对相同的课程,不同的老师讲授,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育者的个人魅力也十分重要。如果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板着脸,照本宣科,丝毫不生动,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一点都听不进去。或者有的老师总是以一种掌权者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道德素质,要做到事必躬行、言行一致,使学生信服,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格。还有个别学校让非专业的、其他职务的老师来代教德育课,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不能对学生们的道德观念进行有效引导。
二、造成中小学学校德育问题的原因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德育状况,不论从形式还是效果上,都还存在不足。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模糊,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一)社会外部环境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导致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内在冲突。
第一,存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出现了过分强调自我和个人价值,而忽视集体利益的情况,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更严格的品德规范来约束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产生了矛盾,传统道德教育中的集体主义原则和市场经济下的个人利益至上存在冲突。市场经济原则延伸到社会生活领域,形成了一种功利主义思潮。金钱交换、权势主义等行为泛化,導致社会道德失调。
第三,学生在面向社会时看到的一些负面现实,让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感到十分困惑,无法正确认识。
学生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自然而然在面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时会缺乏判断能力,以致于道德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偏移和错位。尤其是处于中学阶段的受教育者,往往用自己的观点去认识社会,不能正确区分善恶对错,可能染上恶习。如果这时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倾向于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通过努力和勤劳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总想着投机取巧,做着天上掉馅饼的美梦,把吃喝玩乐,奢华攀比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生活颓废,精神状态不积极向上,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学校对目标的执行偏差
某些学校在德育目标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不分阶段和层次,没有充分结合实际,很难落到实处,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无法达到预期,实效不足。有些学校对德育的教学目标的理解没有充分结合现阶段公民的整体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文化素质等情况,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水平,不讲可能性,只讲方向性,制定出的德育目标中的道德和政治标准在具体的活动中很难实现,使学生们丧失了学习和实践的兴趣、信心和动机。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开设德育课程的目标更注重提高成绩,死记硬背,认为只要考试拿到高分就是完成任务,这样的德育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只能是在思维定式引导下进行德育学习,而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精神,真正培养学生自身的德行修养。
(三)“灌输性”教育单一生硬
由于受到传统伦理观念中过分强调规范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生硬说教来灌输德育知识,没有与学生形成情感的互动和交流,把掌握某些现成的道德规范等同于德育的全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只是干枯、苍白的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道德说教,剥夺了学生判断和选择的权利,使学生的道德水平仅仅是“他律”,而不是“自律”,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深化和发展。教师极少了解学生的道德实际,不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也无法将德育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信念,缺乏观念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全面养成,从而影响中小学德育的成效。
(四)家庭对青少年的内在影响
学校生活并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孩子在成年之前,生活在家庭之中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学校的时间,所以家庭对学校德育的影响非常大。假如一个孩子在学校因为与同学争夺东西而发生纠纷,回家哭诉,爸爸可能告诉他:“下次再有这种情况就直接抢过来,谁抢过来谁算好汉。”孩子问:“但老师不是说要相互谦让吗?”爸爸:“那些都是大道理,人善被人欺,我们不能当孬种。”于是孩子便产生了困扰。可见,如若家庭教育不正确,学校教育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因此有些中小学老师会时常抱怨道:“老师在学校讲的十句话顶不上家长的一句话!”
而且,如果在家里没有得到良好道德价值观的引导,家庭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比如父母每天采取吵架、暴力等方式处理问题,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会养成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道德知识事实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加之青少年本身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还没有形成完整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容易对家长和老师存在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极不稳定,逐渐会偏离道德发展的正轨。
三、对当前中小学学校德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德育有着新的机遇和动力,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只有对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地进行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把握好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探索新的、有效的对策,才能将德育真正地落到实处。
(一)结合实际进行目标制定
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上,除了要有总体目标,还应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制定目标。具体到小学、初中、高中,考虑到其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目标,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比如: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孩子们基础道德行为的规范、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而初中阶段则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如民主法治观念、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的养成;到高中阶段,则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开拓进取,培养社会责任感及理想抱负。要通过对实际社会现象中学生道德行为的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新问题,从而制定出学校德育的可操作性目标。同时,要重视养成教育,保持道德判断和发展的一致性,循序渐进地实现德育目标,从而使学校德育任务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丰富德育内容
首先,改变德育政治化的倾向。要更加注重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培养,重视基础道德的教育,把德育转变为全面养成教育,使德育内容更加多元化,实现道德基础教育和政治思想导向的有机统一。其次,德育内容既要包含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又要贴近现实。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生生不息,应当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运用,促进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德育终身化观念转变。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制定的负责人鲁洁教授指出:“新课程改变以往那种唯知识论的课程理念,把德育课程建立在生活经验论的基础之上”。再次,应吸取外来优秀道德文化。树立开放意识,摒弃腐朽的思想道德观,将外来优秀道德文化为我所用,以适应时代变化的新需要。在德育课上介绍一些西方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加深学生对“利己”“利他”观念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创新具体方法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学校德育的方法上,广大德育工作者也做了许多探索。如何把“教”的单向活动,转变为“教”“学”双向过程,不仅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更要强调和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一,说服和讲解。
说服不是说教,而是循循善诱地进行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是以说理的方式让人信服,绝对不同于用强制性手段迫使人屈服。只有通过说理教育,用理性说服来教导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信服,并将道德理念应用于道德实践,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发展水平。说服和讲解的过程要做到贴近生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便于学生们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践。
第二,讨论和谈话。
只有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谈话、讨论和交流,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想法和道德发展情况,及时对其不良认知和行为习惯进行疏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在谈话的过程中,态度要亲切、和蔼,多肯定学生和了解学生。要经常进行谈话和交流,而不是只在学生犯错之后找学生谈话,导致学生谈“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而色变。应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多激发学生主动与同学、老师之间进行问题讨论,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教育。
第三,体谅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关注和理解,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应对学生有充分的尊重和关爱,也要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民主的德育氛围。要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和观念,并予以分析和评价,这样才能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思想,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第四,社会行动,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这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我们只有把道德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用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行动,才能真正为改变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一定要最终回归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经历各种具体道德事件,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素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得到充实,做到知行合一。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教师除了要具有基本的教师资格以外,自身也应起到示范性作用,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教师应真正具有从事本项德育工作的能力,要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掌握业务知识,自觉遵守各项道德规范。各级教育部门也要注重培养中小学德育专家,通过培训和德育实践,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在德育工作和教学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将德育工作纳入考核、评职评优奖励的条件之一,促进教师提升道德素质的积极性,以促进德育改革的发展。
(五)共创良好的德育氛围
除了校园内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以外,为了让学校德育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氛围,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德育资源,优化家庭、社会环境。既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尽可能减少不良社会风气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利影响和冲击,同时又要重视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的相互配合,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要“言传”——生动化、生活化、富有道德价值的故事和言论,以及“身教”——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感染孩子,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社会和家庭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促進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
尽管当前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相信通过制定更切合实际的德育目标,努力改变德育课程的单一化倾向,传统德育观念会逐步向现代德育终身化观念转变。通过具体德育方法的创新和应用,加强人文关怀,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中小学的学校道德教育会真正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良好的德育氛围要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创造,让德育回归现实生活,才能帮助学生们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这样,德育工作也会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得到切实、有序的开展,从而使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学校德育水平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