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2019-01-28杜迎范
杜迎范
摘要:“学习共同体”是知识创生时代师生同构的教学新模式。本文首先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其次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以及教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以“学习共同体”概念为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践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实践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1.004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1-0022-04
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问题,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校内设置的德育教育内容产生重合、教师重视后期教育而并不重视前期探查、教育教学团队质量有待提升以及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过少等。这些都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显性问题,应该被及时解决。学习共同体是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沟通交流行为中被提出,其能够强化校内交流模式的影响作用,提升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交流密度,令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应用学习共同体的优势,有助于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
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一)“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学习共同体”实际上就是以社区形态呈现的学习空间。一般情况下,在校园内部构建的“学习共同体”以教师和学生作为主要成员,两者需要在学习空间内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如果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所得”,那么“学习共同体”这一学习空间便更加注重交流的过程。
(二)“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首先,“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根本目标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只有当双方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时,“学习共同体”才具有开设意义。其次,“学习共同体”的组成难度较低。“学习共同体”主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无论是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或是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班级内部都可以形成完善的“学习共同体”。最后,“学习共同体”成形后,其内部的活动具有责任平衡特征。也就是说“学习共同体”需要按照一定规律来运行,且教育辅助者能够判断固定学习行为的活动走向,更能够在预测的同时做好准备工作。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
(一)教师缺乏与学生的面对面接触
在高校环境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直接面向当代大学生,并且心理教育与一般的心理治疗存在一定不同。心理治疗需要患者在察觉到自身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时主动或被动与医生进行交流。而心理教育则拥有固定的开展时间和空间,且无论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都需要加入到心理教育空间中。同时心理教育的开展形态多以面对面教学形式为主,因此对于心理教师来说,其的确需要长时间直接“面向”大学生,且这种面对面形式对于教学效果具有提升效果。
(二)学生对相关课程和活动重视不够
心理干预和引导行为若要正常开展,除了心理教师自身要具有专业水准外,也需要被干预者的配合。而当前高校环境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呈现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学生大力配合心理教师工作,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定期进行自我判断并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但每年被检查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数量正不断增加,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即使学生配合心理教育工作,其仍然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而第二种则是不配合教师工作。填写调查问卷不认真,逃避面对面交流,甚至逃避心理教育课程。第二种情况的发生概率虽然较低,但也的确加了大心理教师开展工作的难度。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具有一种特征,那就是心理教育的开展难度普遍较大。
(三)教师难以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沟通
基础教育环境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其可以及时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并根据现状共同商议解决方法。但在高校环境中,这种沟通方式无法再现,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进入到高校求学后都会选择住校,他们无法短时间内与父母面对面。同时当他们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大学生们的本能反应是要瞒着父母,以免父母担心。因此,他们也会本能地阻断教师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这无疑也加大了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难度。由此可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三个特征即为教师难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三、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心理教育实践与德育教学产生重合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先为学生传达一些正确的价值观思想,呼吁他们看到生活中更加阳光的画面。深入调查后可发现,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能够引导大学生掌握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方法。但同步观察高校开设的德育教育可发现,德育教育的重点同样是精神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调整的方法。因此双方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重合特征。而理论上,虽然双方的教育重点相似,但只要心理教师具有规避的意识,就不会产生教育内容重合的现象。但实际情况为,多数的心理教师在设置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都并未与负责德育教育的教师进行沟通,这便导致双方的教学内容存在大面积的重合。一个内容完善且效率较高的“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细致地调节共同体中的交流内容,因此当两个“学习共同体”存在内容重合现象时,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自我调节思维就会变得混乱,这并不利于心理教育顺利开展。因此,这种重合印象应被尽快改良,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重视后期教育,轻视前期探查
观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结构可知,当前教师在建立“学习共同体”时,重点往往只放置在后期教育层面。前期阶段中,教师并不注重观察学生的个人状态,只会传达一些基础的判断性信息,要求学生通过理解记忆的方式明确什么是“正确”的心理状态。这种教育方法的问题是“过于片面”。通过教学令学生对理论内容进行理解属于单项信息传输,如若教师不打通学生信息反馈渠道,那么学生的状态便无法到达教师的认知中,进而令教师无法“对症下药”,也会令前期心理健康教育失去“教育”属性,仅能作为普及课程而出现。实际上,心理健康是最需要教师做到“对症下药”的课程。当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时,在前期阶段不会出现明显征兆,而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必须要通过日常的接触和交流发现这些潜在的问题。但当前多数心理教师会将教学重点放置在教育层面,也就是真正发现班级学生存在明显的病态特征时,他们才会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深刻的调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存在明显问题,即并未履行自身作为心理教师的健康维护责任,因此,当前各个高校便应该深入地调查校内心理教育课程,一旦发现教师所构建的“学习共同体”内存在重视教育、轻视探查的情况,则应立即对这种教学现象进行改良。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结构存在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直接面向大学生开展教育教学行为,其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当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较强,且能够言简意赅地获取到可用信息时,大学生们自然会围绕在教师身边,乐于与教师分享内心想法。当代大学生中多数人已经成年,他们对于教师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拥有成熟的判断能力。因此,当心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未能达到他们预期内的水准时,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同时他们内心对于教师也会产生主观性的印象,那就是该名心理教师“不能缓解我的心理压力”。产生该印象时,学生也会失去一个倾诉的渠道,于是其内心深处的心理压力便会不断积攒,直至形成关乎健康的心理问题。但对各个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实际质量进行调查后发现,国内高校心理教学部共形成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在校心理教师专业能力过硬,但教师团队人数较少。随着国家教育结构的不断改良,高校的入学人数正不断增加。而当教师人数过少,需要负责的学生数量过多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工作压力较大,教师整体的心理教学质量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第二种状态为,心理教学团队人数适中,但教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当不同教师分别负责不同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这种专业能力上的差异便会清晰凸显,这不符合校方所坚持的平衡教育理念。为了改良这种现象,重新保障校内学生处在平衡平等的教育空间中,各个高校应尽快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四)学习共同体中信息交流不密集
对部分心理教育人员的工作意见进行普查后发现,多数心理教师都认为心理教育同属于教育学科,因此教育教学行为在课堂开展即可,在课下无需进行跟踪维护。但实质上,基于“学习共同体”而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行为属于公共教育,学生们即使在与教师进行交流,交流内容也都会展示在公共空间中,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根本无法及时与教师分享。所以本质上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要结构放置到非公共空间中,通过建立一对一、面对面的“学习共同体”,来与学生共同解决心理问题。从上述的课下教育必要性中即可看出,如果心理学教师在除掉课堂教育的时间内并未与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时,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种现象也应该被各个心理教师加以改良,进而继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
四、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一)采集学生意见,确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范围
“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强调成员之间要进行相互作用,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围中的成员为教师和学生,因此,教师在设置“学习共同体”教学结构的过程中,务必要结合学生对于心理课程的意见。首先,教师应该设置一些基础的教学结构,而后直接在课程中询问学生对于课程结构的意见。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想要使用课堂活动的形式参与学习,或是使用冥想的形式参与学习,等等。选项可以依照教师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调整,但重点在于要将学生包含到讨论的范围内,询问和吸收学生对于课程的意见。采取该形式一方面是为了高度配合“学习共同体”的成型原则,另一方面则是要提升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感受,要求其参与讨论能够令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中可以受到重视,进而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其次,完成对课堂形式的设定后,心理教师应该与负责德育教育的教師进行交流,双方务必要交换教学目录和教案进行研究,要保证双方所教内容不会再出现重合现象。最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选择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当学生刚刚接触到心理类课程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调查类的活动。例如:先清除教室内部的课桌座椅,要求学生席地而坐,形成圆圈状,而后教师站在圆圈的外部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引导学生作答。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体会,也可以询问他们面对不同事件时的应对方式,重点在于要通过交流和对话了解学生“冰山之上”的外在形式。在询问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获取到一些基本的学生心理信息,也可以明确本班学生可以接受的心理咨询范围和倾诉诉求等,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完成“对症下药”,构建内容明确,范围也符合大学生心理素质特征的“学习共同体”,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教学阶段的可拓展范围。
(二)重视学生感受,定期以深度交流形式发现问题
实际上大多数有着心理压力的学生都想要找到一个安全的途径倾诉内心情绪,而倾诉也是高校环境中最好的治疗和预防途径。针对此,心理教师便应该重视学生的倾诉需求,不应该将课堂重点放置在教育方面,而是要尽力使用交流的方式,发现大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心理问题。首先,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初期阶段都具有“求生”和“倾诉”的本能。也就是说,他们会有一段时间十分明确自己进入了“非正常”状态中,这种“非正常”可能以情绪混乱波动的形式呈现,也可能以行为无法控制的形式出现。他们在意识到后会本能地求助于专业人员或亲近的人。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从课堂环境内的细枝末节中找寻线索。教师可以私下单独为学生布置“任务”,即要求学生在诉说自身情绪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和交流的过程中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如若发现某些同学出现反常情绪或行为应及时告知教师。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将“学习共同体”延长至学生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倾诉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度,进而精准地挖掘潜在隐患。其次,教师可以将课堂进行简单的布置,具体则可以塑造出属于教师和学生个人的“学习共同体”空间。教师应在课堂中设置“沟通屋”,学生可以用匿名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诉说自身的压力和苦楚,而教师则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心情进行调节。教师在这一情景中可以更加深入和直观地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效果。
(三)提升团队质量,构建质量效率较好的“学习社区”
校方应该重新审视校内心理教育团队的实际质量,具体可以使用心理学专业内标准的考核模式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进行验证,通过验证的教师应该参与一些专业的教育讲座,通过研讨和积累的方式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而未通过验证的教师则应该持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直至通过验证后方可继续参与教学。校方也可以将视角放置到社会空间中,尽可能地吸收一些社会环境内的心理教育专业人才,邀请其与高校保持长期的教育合作关系,而后这些外部教育人员可以进入到校园环境中组织讲座,改良校内文化的形态和内容,这样便能够从内外部两个角度提升校内学生学习环境的质量,减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部压力因素。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商讨后成立以学生为主的社团“学习共同体”,邀请一些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学生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研讨和交流,进而在增加交流渠道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调节的掌握能力,也令学生之间形成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互动调节模式,进而降低高校内部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
五、结语
综上,教学课堂实际上属于公共空间的一种,其与其他课堂的分别在于内部所传播的信息类别不同。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其明显可以利用公共空间信息传播的优势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针对此,文章以“学习共同体”概念为背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望文中内容能够为各个心理健康教育专员提供一些教育方面的参考素材。
[责任编辑:周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