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2019-01-28章建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际化职业院校一带

李 莉 卜 宁 章建新

前言

“一带一路”是国家针对现阶段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扩大,各国经济发展都遇到重重阻碍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为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职业教育来讲,不论是其使命、属性,还是生存需求都会给其国际化发展趋势带来直接影响,决定其是否能够为“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地区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更新理念,构建职业教育管理联盟

各职业院校教育管理者在做出各项决策、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中应具备一定的国际化实业、战略眼光,整合现有资源、力量来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盟建设。其中,通过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联盟能够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沿线国家、地区的互动交流。而产教联盟的建设完善,既能够实现与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协调统一,也能够全面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区域联盟主要强调的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地区具体情况来加强经济、贸易与科技联合,以此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文化联盟主要强调的是要以此来增强人文交流,完善文化互鉴包容,将沿线国家、地区历史与文化传统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各国丝路文化软实力的大幅度提升。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相关部门及其各个院校应给予足够重视。

二、完善体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运行机制

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各级政府应适当加强政策的恰当引导,以及资金方面的合理投入,使得过程管理、监控能够得到不断优化,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合理纳入到各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当中,整合现有资源来进行“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建立,进行职业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的合理制定,优化内外联合机制的科学构建,其中涉及到谈判协商机制、知识共享机制等,通过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来对教育国际化行为做出合理规范、有效约束。我国与中亚、东南亚等一些周边地区的地缘优势相对较为显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动地区,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中应积极合作的重点方向,要注重走出去办学战略的有效实施,应基于国家一系列重大项目来进行沿线国家、地区职业院校分销,或者是海外教育基地的建立,以此来为我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出创造良好条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职业教育品牌优势的进一步提升。

三、共享资源,构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支持服务保障系统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学生上学,以及就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各职业院校应结合具体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咨询、技术服务,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上真正实现与国家方面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加强沿线国家、地区职业院校,以及跨国企业的联合,跨界开发出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的国家化、文化,以及专业课程,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落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行业标准的对接与引入,基于此来进行国际化职业教育质量体系的科学构建。同时,教师职业素养、业务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态度、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进一步拓展也要给予足够重视,促进全球化、跨文化交流意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针对一些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设立的分支机构,各职业院校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对其各项便利的充分利用,基于其提供的全方位咨询服务背景下,加强对原版资料、教材的积极引进,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本土化的吸收、自主创新做出恰当调整,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不同方面来为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四、不断加强各职业院校间的教育交流

政策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此,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中,要想实现对相关战略的细致了解,以及对各项战略的紧密衔接,就必须要重视较高级别会议论坛、国内外热点地区研讨会等形式来为各地方双边、多变职业教育政策的互动交流创造良好条件。这样既能够实现对不同地区、方面智慧的有机融合,也有助于职业教育合作共识的凝聚。在此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多方面、充分的沟通交流,要实现对沿线各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情况,对最新推出的各项政策做出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各方面提出的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区域合作政策规划,以及各项具体措施的共同制定与有效推进来促使职业教育资格方面的相互承认,尤其是要实现与周边国家共同建立、享有区域职业教育资格等级参照标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不同层面,为区域职业人才的就业发展,以及合理有序的流动创造良好条件,才能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进程的不断加快。

五、跨界融合,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具有良好国际化视野,且对国际惯例比较了解,能够实现对行业特征全面掌握的国际化人才是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目的。为此,就必须要注重跨界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基于互联网、文化+等思路模式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跨界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各级政府、各职业院校,以及相关行业之间应加强合作交流,完善跨文化意识的科学培养,以此来促使学生在文化价值差异背景下,进一步推动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发展。职业人才培养标准主要强调的是要充分满足外国企业、相关行业对人才提出的各项要求,从不同方面着手来加强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系统的有效实施,重视、完善人才培养、课程标准,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对接工作,在职业资格证书认证、鉴定上,沿线国家与地区政府之间应统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就目前来看,我国在中英、中德等方面开展的合作项目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基于此,在职业教育培养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逐渐从技术层面向国际层面转变,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一带一路”职业院校还可以设置公派留学基金,以此来激励更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走出国门,加强进修学习。同时,也能够招收到更多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中国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交流。若条件允许,高职院校还可以进行“一带一路”智库人才基金项目的合理创设,对于在华工作、学习的沿线国家学者,以及技术人员提供适当奖励。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突显,并逐渐程度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改变、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对此,为了培养出更多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各阶段实际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各职业院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本校人才培养模式做出适当调整与创新探索,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2018SJYB15,比较经济学视域下浙江省职业教育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国际化职业院校一带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聚焦港口国际化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