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视角下会计监督的优化

2019-01-28汪亚男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区块监督

汪亚男

引言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直以来被视为是强化财政管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财经法规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复杂化,资本的趋利性日益严峻,传统的会计监督并不能有效地在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中有效发挥职能作用。财务造假、非法操纵证券账户、信息披露违规等不规范经济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秩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通过网络中多个计算节点参与数据计算和记录,并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具有去中心化、共识机制、高度透明、无须依赖信任等显著特征,被看作是可以改变现有交易模式、优化会计工作的突破性变革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当前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的剖析,以区块链技术应用原理为切入点,研究区块链技术对会计监督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会计监督提供借鉴。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会计监督的研究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者多是基于会计监督现状,从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加强内外部控制、建立内外监督体系、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完善“国家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的具体意见。如:汪为民等(2013年)针对会计监督力量薄弱、工作开展不平衡等现状,提出严格程序规范检查、加大考核力度等措施,提高会计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易平良(2013)针对上市公司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建立会计机构与内审机构并存的制度重构上市公司会计监督体系”的观点;吴缨(2017)基于新常态下会计监督的问题,提出整合会计监督资源、提高会计执法者及监管者的综合业务素质等解决对策。

(二)关于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研究

目前,国内区块链技术还不成熟,学者们主要针对探讨区块链技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如:钟玮(2016)从区块链的本质和特征出发,探讨该技术对会计业务的重要价值和场景应用并提出展望;许金叶(2017)通过对比分析“互联网+”下财务运作的问题,探究区块链信息技术下企业财务运作的效果;杨霞(2018)提出采用区块链技术,从效率成本与安全透明两个维度优化企业财务活动。

综上,现有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偏重于采用理论研究法,很少有文献把会计监督系统的构建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起来,做深入系统的研究;(2)很多文献都涉及了财务共享、大数据、区块链等的信息技术,但重点不在会计监督系统的优化而是对于会计业务、会计核算的影响和运用展望;(3)部分文献针对区块链信息技术对会计监督的影响研究,却未分离出信息技术下会计监督的具体优化路径,可能影响其结论建议的应用价值。

二、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内部会计监督环境建设不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诸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倒逼”压力,企业高层往往会弱化或者忽视不会带来直接利润和价值的内部会计监督,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报送不同财务报告等解决企业资金面紧张、融资困难等问题。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等问题,一味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环境建设不足。

2.内部会计监督工作执行不规范。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很大程度上使得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会计人员个人职业素质低、应有的专业能力不足,无法对管理监督手段和方法进行完善和改进,就很难对企业财务信息做出准确判断,揭露企业真实信息。另外,我国企业内部监督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本身也会使得内部会计监督的结果大打折扣。

3.内部会计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会计并未建立内部牵制机制、授权审批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的是专为应对会计监督部门的检查,做表面功夫,制度与执行仍是“两张皮”。会计人员实际监督和管理企业的过程得不到制度支持,不能进行深入的执行,内部会计监督没有得到贯彻和执行,发挥不了存在的价值。

(二)外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外部监督环境异化。当前信息不对称及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外部投资者拥有的企业内部信息少,信息获取途径单一,缺乏有效性。于是很多投资者纷纷给自己的投资“买保险”,根据第三方审计报告做决策,特别是随着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化、股市不稳定情况恶化,投资者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更大。而企业内部抓住市场的这一趋势,往往隐瞒真实情况,利用各种手段编造虚假财务信息,给传统外部监督思维造成巨大挑战。

2.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政府监督存在监督对象分散和监督力量有限的矛盾,税务、审计、财政等社会监管部门存在交叉监督问题,完善的会计监督体系并未建成。同时各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标准、力度不一问题,部门间出现冲突及相互推卸责任等情况,会计监督未能落实。

3.外部监督效率较低。目前外部监督一般采用的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后监督、人工检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传统手段,程序相对简单,监督资源共享不足,监督无法得到有力保障,且涉及数据整理等耗时久、波及面广、成本高的工作,往往对监督主体要求高,搜集证据难度大,披露的监督结果可靠性不强。

三、区块链在会计监督中的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

1.追踪会计监督信息。区块链具有高冗余储存的特点,能以电子档形式管理、储存、历史数据,切实提高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时间轴上对历史的连续追溯和向未来的无限延伸(钟玮,贾英姿;2016)。相关人员开展会计监督工作可以直接从区块链获得准确的数据源,信息分析和监督视角可以不再只基于单期,能达到全面诊断和监督整体经济情况的效果。

2.进行实时会计监督。对于经济活动的控制和监督应与其各个发生环节同步,单靠事后纠正,可能会带来重大的损失。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式的分布式储存结构,更加强调事中实时同步落实会计监督,改善事后会计监督的滞后性现状。相关会计监督人员在网络环境下实时获取企业财务数据信息,做到在企业经济活动发生的同时进行会计监督,及时对相关信息展开相关追踪调查,落实对企业经营活动一举一动的监管。

3.智能审计。传统的复式记账法是两个方向的记录,而区块链技术下的超级账本实际上是多个方向的记录。并且发生更新或录入数据时,区块链的处理是自动进行的。每笔记录在开始就有经过了每个参与节点的确认,任何一个节点上的虚假财务信息都将被其他节点识别和排斥,财务信息将被赋予信用价值,实现智能审计。

(二)区块链技术在会计监督中的应用价值

1.改善会计监督环境。区块链技术下,每一项财务业务运作都是基于区块链网络,网络上每一个设备或者节点均可获得账簿副本,通过密钥或签名获得控制账簿的访问权,账簿的实时改动被全网监控,能反映到副本不被篡改,保证公司经济活动的全貌,使企业趋利性行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阻碍难以实施,会计监督环境能得到改善。

2.降低会计监督成本。传统会计监督主要是会计人员通过对原始凭证等进行质量审核,对经济业务内容监督控制。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往往成本高、耗时久、效率低,违背成本效益原则。而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总账本”,任何企业财务业务都会在“总账本”上得到记录,输入的每条记录都会实时发布一个时间戳,具有可审计性、可搜索性与可验证性,能有效降低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提高会计监督工作的效率。

3.提高会计监督质量。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技术能够完整地追踪任何一条历史数据,其天然的不可篡改性、自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改善传统集中式记账依赖于记账人员的熟练程度和责任心的问题,还能降低传统会计监督人工获取数据过程中数据丢失、缺失以及数据错误的风险,提高会计监督质量。

四、区块链技术下优化会计监督的策略

(一)构建新型数据库,提高会计监督的独立性

利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的模式,构建新型有效的数据库,实现在网络参与者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信息交换,中间不再通过中心机构的转换,由全网结点共同实施会计监督。更加注重弱化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控制作用,分散相关会计责任,规范企业行为。力求会计监督过程中利用好区块链搭建的综合信息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多样化的会计监督工作需求,使会计监督精准化,提高独立性。

(二)建立防范机制,增强会计监督防范职能

如前文所述,财务造假的手法和套路隐蔽性更强,被发现后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加严重。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单靠区块链的时间戳来防范篡改和伪造的区块链财务数据库的行为,需要结合智能合约和分布式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实时有效的防范机制,落实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立体化分析,及时报告异常,事前事后防范风险。

(三)加快“智能化”转型,重构会计监督机制

“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利用区块链技术研发“智能化”会计监督体系,改善目前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现状,使原进行会计监督的相关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富有挑战的财务工作中,实现由“反映”到“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是会计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不难发现区块链技术顺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的发展契机,能优化会计监督的路径,帮助解决会计监督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对会计监督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必将成为会计监督的新途径,提高整体会计监督水平。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区块监督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关于粮食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浅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