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19-01-28张彩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张彩英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及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事业单位不管是在财务管理体系方面,还是在财务管理方式方面,都得到了优化和完善,更好的满足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财务管理方式,将其运用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时,不但能够及时找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处理,同时还能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对事业单位今后运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占据主要地位,我国事业单位并不是把盈利当作主体,其资金来源往往以国家财政部门支持为主。站在所有权属性角度来说,国家作为事业单位净资产的管理者,但是国家并不是真正参与到事业单位运营发展活动中,同时也需要分享事业单位获取的效益。国家作为事业单位投资者,其目的就是将单位公共职责全面激发。近几年来,随着事业单位全面改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这给事业单位运营和发展带来了影响。要想充分处理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上的问题,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在减少成本投放的同时,提升单位运营效率,给其创造更好的效益,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组织问题

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往往把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但是因为事业单位市场化发展比较滞后,预算管理经验不充足,使得财务部门在落实预算管理工作时,专业性水平有待提升。以某事业单位为例,在事业单位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支出部分经济费用,其中包含了管理费用支出、固定资产采购支出等,但是由于财务部门人员担具的职责比较多,无法把更多的经验放置在预算管理上,导致预算管理结果不理想,和实际之间存在偏差。并且,随着经济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成为了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各项信息采集的主要平台,但是当前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有待提升,导致预算管理水平低下,存在诸多失误,从而影响事业单位整体运营和发展。

(二)预算编制问题

结合预算编制情况来说,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呈现出的状态在于预算编制不规范、不合理,不能实现事业单位各项资源的汇总和整合。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用的预算编制方式主要以增量或者减量预算为主,也就是结合事业单位上半年度预算目标通过预算数据的增减进行预算。这种预算方式缺少和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没有综合思考各个部门运行状况,无法将预算内容落实到实处并进行管理。所以,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内容过于随意,并且出现预算编制结果和实际管理相偏离的状况。

(三)预算执行问题

部分事业单位预算财务管理体系缺少全面性,使得事业单位预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少刚性。因为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比较粗放,事业单位部分项目资金应用没有结合预算要求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事业单位即便落实了相对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经济活动或多或少会出现资金消耗现象,这样不但给事业单位经济发展造成防线,同时也会加剧事业单位资金压力,让预算管理自身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预算监管体系,对预算资金应用情况缺少实施监管,没有根据财务预算管理要求进行超预算资金应用情况的追踪和考察,预算落实监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效率的提升。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完善预算组织框架

要想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顺利应用,还要做好预算管理组织框架设定工作。所以,即便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在内部设定专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往往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为了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人才培育,全面提升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让其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操作各种计算机软件的技能,引导事业单位快速组建预算管理团队,实现单位内部资源的优化,给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提供充足人才保证。

(二)优化预算编制方式

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均把现代化财务管理工具运用其中,例如移动办公、ERP系统等,在这些现代化管理方式的作用下,有效的提升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给精简预算管理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所以,在现有管理工具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还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及经济活动,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实现对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把控。并且,在预算编制环节中,还要做好预算执行状况分析和管理活动,在当前信息化平台的引导下,实现对预算管理情况的监管,及时找出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理,针对超预算内容进行预警,保证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预算编制工作中,还要把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式运营其中,保证预算编制结果和实际的统一性,促进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从实质角度来说,全面预算管理也就是一种预算管理行为,更多注重预算编制情况,在实现预算编制之后,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保证预算作用顺利发挥。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时,为了提升预算执行水平,还要把预算执行结果和绩效考核充分连接,针对预算执行情况理想的部分进行激励,针对预算执行效率较差的部门进行处罚,以此保证预算管理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还要强化预算管理职责,把预算职责分配到各个部门,科学设定预算管理目标,保证预算目标顺利实现。并且,事业单位还要建设完善的约束体系,优化预算考核指标,把预算执行和激励充分结合,及时找出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处理,保证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目标有序落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环境下,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把全面预算管理方式运用其中,借助有限资源给单位创造理想的效益。随着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为了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还要对预算管理目标进行适当修改,优化预算编制方式,完善预算组织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全面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引导预算目标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