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整理的数字化思考

2019-01-28丁一平于逢春

中国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出版者遗产东北

□文│丁一平 于逢春

数字出版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中央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近些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2017年为例,“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突破7000亿元,达到7071.93亿元。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规模达到18.25亿人(家/个)(包含了重复注册和历年尘封的用户等)”。[1]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数字出版的定义,即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由此来看,数字出版从业者实现的是从内容编辑加工到网络渠道应用的过程,并没有涉及收集整理研究的环节。比如出版档案文献,一般是依托档案文献的管理者或研究者来对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鲜有以出版者为主或出版者真正参与其中的。当然术业有专攻,行业有分工,无谓的参与或融合并不提倡。但是笔者在调研工业遗产档案时发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档案文献数量庞杂且分散,老工业企业现存档案的信息化系统陈旧且主要服务于企业经营,专家学者难以进行系统性的查询与研究。特别是破产企业,档案文献存放散落,尚未被系统收集和整理,更没有数字化,专家学者无法获得研究资源,使得东北老工业档案遗产相关的出版物很难问世,对中国工业企业的系统研究也很难深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相互依托,共同繁荣的发展模式日趋彰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出版的思维和流程,推动着出版业的变革与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出版机构可以与相关部门和研究者联手,主动涉足工业遗产档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成为相关内容的整理和研究者之一,推动工业遗产档案快速数字化,从出版人文化使命担当角度,呼吁从更广泛层面对中国工业遗产及其工业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积淀出版成果。同时,这也是承担着记录和传承使命的出版者自我培养、向研究型学者型编辑转型的路径,对高质量数字出版物出版或数据库建设也是一种保障。鉴于此,本文提出,在数字出版定义中的内容编辑加工之前,应该增加“在对某一领域专业内容策划和整理研究中,发现数字出版的价值,进而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本文将对笔者在参加东北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收集整理活动中的思考做简单梳理,以此为例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的意义

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实践经验的丰富,使工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建设得以有更广泛的探索空间和出版形式。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对于整个出版业变革与发展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促进了出版环节前置

出版应包括编辑、复制、流通这三个基本环节。工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虽未超出此范畴,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出版者前置到著述者进行档案文献资料查阅之前,为其收集整理档案文献,搭建档案文献数据资源存储库,便于著述者便捷地查找。编辑活动也突破原有疆界,可以重组内容生产和出版流通的链条,实现出版媒体对内容的主动融合,从而也调控了出版流程,缩短了出版周期。

2.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改变了传统出版业评价标准

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得以完成,因此其评价标准较传统出版业要复杂得多。对于档案文献的传统出版,只需评价出版物本身,再加上市场满意度等外部条件即可。数字化出版不但要兼顾传统出版业的评价标准,还应该从信息类型、信息含量、存取方式、利用便捷程度等方面,采用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和经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2]对数字出版物进行评价,使编辑参与到专业学科领域,比如档案文献学研究中,把档案文献的编纂标准与数字出版的标准很好融合,创新产品样态,获得良好评价,高质量地扩大出版版图,使出版在新媒体时代更具底蕴。

3.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促进了出版者编辑行为改变

在传统模式下,工业遗产档案文献的管理者因为掌握大量原始资料,所以在出版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出版者和用户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特别是出版者,只能坐等档案文献整理后的内容交付。档案文献出版数字化,或者是出版者参与数字化整理活动,使出版者可以学习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方法“搜集”“整理”相关的档案文献并对这些档案文献本身进行某一方向的专门“研究”,获得创新出版的灵感,促进出版者编辑行为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档案文献管理者整理档案文献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数字化出版所需要的档案文献知识体系的建立。

4.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实现了出版物形态多元化

传统档案文献的出版形式较为单一,或是做成汇编,或是做成专题书,二者均未超出纸质出版的范畴,这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基于档案文献的丰富内容,着力打造数字化档案文献产品,例如专题数据库形式下的不同档案类别资源的数字产品、多媒体视听产品、电子图书产品等。这有利于工业遗产档案文献价值的深入挖掘,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5.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改变了出版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档案文献出版者结构单一,只要有中文、历史、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新闻出版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即可,而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对出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数字化出版背景下,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上述背景,还应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甚至还需要有广告设计、广播编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加入到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之中,这就要求出版者不断更新融合的观念,建立融媒体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项目团队协力工作模式,在工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的实践中培养多元化全媒体出版人才。

综上所述,工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对社会进步、资源保存以及出版业自身的发展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出版人能够审时度势,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使档案文献整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变,进而推动出版业不断向前发展,也将工业遗产档案文献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展现给读者和用户。

二、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学术思考

笔者通过对东北老工业企业工业遗产档案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认为工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不仅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有着深刻的学术出版意义。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

东北老工业企业工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改变了以往学者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学者无须再到处查找、翻阅相关档案文献,只需借助档案文献数据库就可以随时随地对数字资源进行检索、查阅、下载,使学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东北老工业企业的研究中去。此外,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存在数量多、范围广,许多企业档案不易获取等问题,这使许多专家、学者对东北老工业的深入研究望而却步,而档案文献的数字化出版解决了这些难题,能够推动东北老工业企业研究不断深入。

2.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有助于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

档案出版物记录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还原当时的情景,不但具有教育意义,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直观性。[3]对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的整理和数字化出版,可以满足学者多角度的研究需要。如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党群、工会工作对职工生活的影响范式;从产业发展史角度摸清工业企业兴衰的脉络,分析工业企业盛衰的原因;从多学科角度归纳总结老工业企业“企业办社会”模式及其对企业驻地社会的影响等。可以使研究者更清晰地了解整个东北老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决策及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内容,发掘其兴衰的内在原因以及与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进而探讨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东北振兴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

3.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交流与传播

就目前来看,档案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编著历史书籍提供大量的历史事实,将档案信息运用在学术研究上,档案可以说是学术研究的条件和基础。二是档案承载文化的方式就是文字,将这些文字汇编之后出版能够很好地传播文化。三是在进行各种文化教育活动中,档案出版具有文化教育功能,可以作为极好的文献,促进档案文化的传播。[4]在数字化出版条件下,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的传播方式得以扩大,人们只需要通过网络设备就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对这些资料进行查阅。此外,档案文献的数字化出版使出版机构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极大地提高了学术交流与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4.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有助于推动工业遗产保存和传承

1978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成立,2006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的《无锡建议》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均纳入工业遗产中。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工业遗产档案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想通过工业遗产档案进行社会问题研究很困难。出版者将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的东北老工业企业档案文献进行数字化出版,可以使这些珍贵资料得以更好的保存,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北老工业的过去和现在,有助于研究老工业基地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贡献,把这份工业遗产传承下去。

总之,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作为出版者应该意识到对其进行数字化整理、出版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

三、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整理方法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工业遗产档案文献整理带来新的发展。出版者可以此为契机,在传统档案文献整理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深入挖掘档案文献的利用价值,进而实现档案文献出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1.传统档案文献整理

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中,首先要考虑传统档案文献的整理规则。我国档案文献整理活动有着久远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整理规则。传统档案文献的整理,首先要确定所整理、编纂档案的题目。具体而言,就是要确定选题方向,掌握选题依据,确立选题角度。其次要做好编前研究,这是档案整理与编纂的重要环节。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与题目相关的档案文献状况,编订大纲和制定整理计划等。只有做好编前研究工作,才能保证之后的整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再次要掌握好查找档案文献的方法。即要循序渐进,综合把握时间、地区、人物等线索并进行实地调查;要善于利用全宗介绍、案卷目录、主题索引等相关内容进行分工协作再加以查找。此外,档案文献的选材要在“宁多勿漏”“博收约取”原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初选、复选和定选。[5]最后要进行考订、加工,完成档案文献整理工作,这些也是档案数字化出版所要遵循的方法。

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数量大、范围广且浩繁、分散,因此整理及编纂的难度较大,但也并非无迹可寻。第一,确定所要整理档案的方向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方向既可以指某一行业,如以鞍钢、本钢等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可以是某一地区的老工业情况,如辽宁老工业、吉林老工业、黑龙江老工业;也可以指企业内部的某一类或某些类档案文献,例如党群工作类、行政管理类、经营决策类等。第二,根据所确立档案文献的方向,制定整理、编纂计划,明确研究企业及方向并实地进行考察,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档案文献。第三,对所搜集的企业档案按时间、地点、人物等线索进行归类编目并加以分析、考订,直至最终完成。不同行业之间档案的分类规则不同,整理标准也有区别,如工业企业档案就要遵循《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

2.数字化档案文献出版

档案文献的数字化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扫描、光学字符识别(OCR)、数字摄影(录音、录像)、数据库、多媒体、存储等高新技术,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网络化形式互相联结,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的建设过程。[6]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档案文献的整编模式并为其开辟了一条数字出版的新途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编纂出版选题广泛化。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传统档案文献的出版选题范围往往过于狭窄也不够灵活。而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档案文献整理中,可以使编纂者根据需求者的不同建立数据库,广泛地、有针对性地设计选题,为接下来的整理工作明确目标。其二,整编内容手段信息化。数字化档案文献整理改变了手工操作方式,提高了档案文献的编纂效率,特别是在对档案文献的选择、归类、检索等方面,这一优势显得格外明显。其三,整编出版成果多样化。在传统模式下,编纂出版成果类型较为单一,或为纯文字型,或为图文结合型,内容不够丰富。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编纂成果呈现纸质、视频、音频、图像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在手机、电脑、电视等多终端应用,从而给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整理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模式下和数字化背景下的档案文献整理之间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与传统档案文献编纂相比较,基于数字出版的档案文献编纂目的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仍是将一些重要的档案文献编辑成汇编并审校出版,不过其工作环境确实已截然不同——数字化环境,[7]但是由于目前尚没有见到档案数字化标准,只能借助传统模式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实际上,在工业企业档案数字化技术实现中,涉及工业企业、档案、出版和数字技术等多维度元数据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甚至《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CNONIX)》标准都要研究,规范使用并在数据库架构中形成“合力”,融合起来。

3.互联网颠覆传统档案出版应用

在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前,传统档案的整理和出版都是有规模限制的,其普及也是在图书馆等小众范围内,主要就是供研究人员查询。但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使档案的数字化出版可以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的人在网络平台上自由查阅,甚至可以使一直是政府财力支持的档案部门突破固有的局限,把档案活跃起来,如同底蕴深厚的古老故宫现在焕发出无穷魅力,在互联网平台上备受关注一样,流量、广告、文创等商业契机的产生也成为可能。出版人从出版市场化思维考虑,建立起基于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数据库运营商业模式也成为可能。

就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而言,在实地考察、档案搜集、初步分类等方面仍然首先要采用传统模式下的方法和原则,按上文所提到的档案文献整理方向进行整理、分类等。在进一步的深度整理工作中,才可以根据所掌握档案文献的具体情况,运用数字出版技术,进行数据库类目建设,工业企业档案文献的数字化加工,研发专门的分类标引工具,对数字化内容进行批量加工、入库等流程环节逐一实施。

四、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路径

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的数字化出版,是整合企业档案文献资源,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进而为新时代全面、全方位振兴东北献计献策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内容与形式、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系统完备的文化资源,将东北老工业企业档案文献与数字出版结合起来,利用技术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从而提升东北老工业企业档案文献数字出版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数字化出版路径有以下几种。

1.电子图书资源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为之改变,逐渐由纸质图书转向数字电子图书。与传统纸质图书相比,数字化图书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整体覆盖范围更广、读者与作者进行互动也更加方便、快捷。[8]所以,开发电子图书资源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出版业的必然产物。以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为例,出版单位在取得相关企业的许可后,可以对其进行搜集、整理,然后通过扫描制成PDF文件,或是采用OCR软件对图书页面进行扫描再转成电子文档,最后制成电子图书进行留存或销售。电子图书既可以做成企业工会工作、经营决策等多种专题形式,也可以以企业为单位做成企业档案汇编。在电子图书发布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仍然可以对电子书内容进行修改,读者看到的也总是最新版本。[9]而且,作者可以在电子图书中嵌入与企业相关的图片、动画甚至音频等多种形式,为人们阅读、学习、研究东北老工业创造便利条件。

2.专项数据库构建

根据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关于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96/9/EC)》的定义,数据库是指经系统或有序的编排,并可通过电子或其他手段单独加以获取的独立的作品、数据或其他材料的集合。所以,以数据库为载体并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把海量的资源进行合理编排,使人们能够快速检索到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从而节约时间成本。目前,在整个数字出版领域中,数据库出版是最为成熟的一种。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机构都在进行专项数据库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档案文献数量大、范围广,既可以将企业志书等内容做成书目数据库,将企业的统计资料、财务信息、科技数据等内容做成数值数据库,也可以将企业各类文件、管理标准等制作成指南数据库。在传统模式中,出版者很难将如此庞杂的档案文献整理、归纳,加以出版,而读者也难以轻易在其中找到想要的信息。专项数据库的构建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既方便了出版者的编辑工作,节约出版成本,也便于读者对相关档案文献的检索和利用。同时,数据库在档案文献保存、深度挖掘信息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此外,东北老工业遗产档案文献数据库就建库目的而言,既可建成公益性数据库,也可建成商业数据库,从而取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虚拟现实(VR)技术运用

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室内设计、应急推演等多个领域,在数字出版领域也有一定发展。实际上,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有效地扩展了人们的认知手段和领域,借此可以生动还原并展现东北老工业兴起、发展、繁荣和演变的历史全貌,使之成为永存的工业文明史。这种方式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能够扩大影响,带动经济发展。尤其是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对其档案文献进行整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全景再现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员工生活等方方面面,生动还原东北老工业企业曾经的辉煌,使整个东北老工业档案的文献整理更具动态性。进而起到良好的传承作用。在国家提倡工业遗产保护的今天以及新时代振兴东北的大背景下,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老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使某些不可再现的或被人遗忘的历史场景以一种新的形式得以再现。[10]

4.移动阅读平台建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使移动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变得更加普及,为移动阅读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虽然有一批代表性的移动阅读平台,但是专门服务于某一领域的阅读平台则并不多见。而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出版人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长期以来,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被收藏于各企业档案室以及各省市图书馆、档案馆之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对这些档案文献的数字化出版,将其建成专门的移动阅读平台,使人们只要登录该平台就可以对东北老工业档案文献进行检索、阅读、下载,这有利于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利用,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为东北老工业研究提供便利的条件和更好的服务。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一定要有很好的培育环境。其中,企业自身追求产品、技术、管理和文化建设是必然,但是,整个社会对工业遗产的珍视和对工业文明建设的正确认识等综合素质提升也是重要因素。目前,东北老工业企业遗产档案文献整理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出版者应该积极探索新方法,分析新技术,坚持数字化出版思维和路径,主动与企业和学界共同联手,推动并参与其整理、出版活动,对中国工业遗产及其工业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积淀出版成果。让承载着工业历史记忆的工业遗产档案很好地保存、利用起来,在新时代发展蓝图中,为中国工业文明的传承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出版者遗产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遗产怎么分
大东北的春节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
新书架■NEW BOOK
千万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