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视角的餐饮企业集团经营风险及对策
2019-01-28于丹凤玖福团膳餐饮管理大连有限公司
于丹凤 玖福团膳餐饮管理(大连)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餐饮业已逐渐走上了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餐饮市场的规模已经突破5万亿人民币大关,餐饮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业态、生产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我国餐饮业的现代化水平还处于发展水平,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具体探讨了基于财务视角的餐饮企业集团经营风险及对策,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餐饮企业集团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筹资、投资等各种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的企业实际经营财务成果低于预期经营财务目标的情况。
(二)财务风险的类型
1.筹资风险。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当企业的资金缺乏时,此时需要进行筹资。很多餐饮企业固然在经营上具有机动性、灵活性等优势,筹资方式也比较多样。但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很多餐饮企业集团也难以筹措到资金,即使筹措到资金也存在高利率与高风险,使得在企业自身经营过程中存在高风险。特别是餐饮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不合理利用或者滥用金融工具很有可能让企业经营突然发生变动或者事故,造成筹资风险。
2.资金回收风险。餐饮企业集团为高流动性行业,多存在资金回收率低、回转周期长等问题,从而大量出现资金回收风险。可使得餐饮企业集团的现金流周转发生问题,偿债能力受到影响。由于各种因素,我国很多餐饮企业集团必须留存高比例的流动性资产,可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使得企业盈利的渠道减少。并且很多餐饮企业有一定的坏账率,使得企业资金回收风险发生率也会增加。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为企业管理人员与企业常规工作人员的决策或工作失误而导致的企业盈利能力突降,而使得企业遭受经营风险。特别是原材料是餐饮企业生产的开端,这一环节的出现失误会导致企业不能进行经营;特别是出现安全事故更加容易导致企业的风险性增加。当前也有很多客户以赊账的方式购买餐饮企业集团的产品,使得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比较大,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
4.收益分配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了良好的利润,导致在分配中存在问题或者不合理也会让餐饮企业集团陷入财务危机。不合理分配是导致收益分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导致餐饮企业集团员工积极性降低、偿债能力低下与企业再发展资金匮乏,使得企业很难扩大再生产,也难以提高企业的声誉与利润,从而不利于企业发展。
二、基于财务视角的餐饮企业集团经营风险的管理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作为衡量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强有力市场竞争力的标准,也已经被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同时无论在任何行业,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必然需要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当前我国餐饮企业由于内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空间严重压缩。为此需要餐饮企业集团所有当事人员具备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采取各种对策,以应对企业随时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一)加强融资风险管理。餐饮企业集团需要和银行与投资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筹资,使银行与投资人可以为自身提供资金援助,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合理使用资金,从优化管理模式入手,取得最大的资金回报。积极经营自身的品牌文化,提高自身风险处理以及抗风险能力,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扩大品牌的回报水平,形成权责对等的平衡状态,风险责任的界限必须清晰明确,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完善全过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餐饮企业需要强化自身抗风险能力,完善全过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使财务管理活动更具有规范性以及合理性。同时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稳定性,完善监督机制,有效减少企业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建立全过程与动态的后续监督工作体系。并且建立完善的赏罚制度,有效避免和降低财务风险,增加财务人员提供数据的准确性。
(三)丰富财务风险控制方法。餐饮企业集团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不断更新菜系与实施不同的服务体系,以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在使顾客享受到种类丰富的菜品,也能得到各种人性化服务,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对利润的增长要进行合理测算,在确保资金收入增加的同时,新店的加入不会拉低餐饮企业集团整体的利润水平。
(四)建立财务风险应急处理制度。餐饮企业财务风险通常具有破坏力极强、突发性与持续性的特点,为了应对该类风险,企业必须关注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以通过提升研发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财务风险应急处理制度,增强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可以依据企业发展的未来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债务,为企业持续良性的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当前我国多数餐饮企业面临着较大压力,从财务角度分析餐饮企业在政策调整下的财务风险状况和表现,有利于企业壮大自身的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