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贷业务在商业银行发展问题浅析
2020-01-10李慧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李慧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一、引言
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科技创新的产业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具有轻资产的特点,无法提供传统的银行贷款业务所需要的抵押物,因此进行科技创新的小微企业,想在银行取得融资较为困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等中央文件要求,中共人民银行、银监局多次发文,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为此,科创贷产品应运而生。
二、成都市科创贷产品开展现状
科创贷贷款产品是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及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面向成都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入驻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初创企业,通过政府资金帮助企业增信,联合银行(包括经市金融办批准设立的科技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开发的一种信贷产品。目的是帮助这一类轻资产企业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利用企业信用、股权、知识产权获得银行贷款,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目前,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与13家银行及小贷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不同时期、不同银行,签订的协议条款除了针对准入条件方面的注册地、缴税关系、研发费用投入占比、成立时间等有统一要求外,由于风险分摊机制设计不同,贷款的担保方式、最高额度、最高利率不尽一致,例如,成都银行最高贷款额度为1000万元,贷款利率最高为基准利率上浮20%,中国建设银行最高贷款额度为300万元,贷款利率最高为基准利率上浮30%等等。
自2014年开展至今,共计受理了1592家符合条件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截止2018年底,累计投放约77.7亿元贷款,目前,尚未出现一笔不良。
2014-2018年科创贷放款情况
三、科创贷在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获客渠道窄,业务规模难以迅速扩张。要想实现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必须降低单个银行客户经理搜索客户的时间和成本,使其能够准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形成持续大规模的客户推送。尽管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可以集中批量向商业银行推荐客户,但其人力资源有限,且推广范围有限,所推荐的客户仅为成都市万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符合条件的客户则需要商业银行自行挖掘。目前,目前商业银行已经与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甚至科技园区管理方等搭建了合作平台,取得了一定的获客渠道,但仍然不成规模,难以实现客户的大规模增长。同时,要想获得符合条件的科创贷客户,要求银行客户经理采用传统的一户一户走访的形式,调查客户,了解信息,无疑增加了客户经理的工作量,降低了获客效率,导致业务规模难以实现迅速扩张。
(二)业务流程复杂,单笔业务办理周期较长。科创贷产品主要针对的是处于初创期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规模较小,财务数据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是其一般特征。而该产品在银行的业务操作中,仍然按照传统的贷款业务流程走,即寻找客户、沟通调查、内部评级、撰写报告、审议通过、发放贷款、贷后管理全部流程,经常在某一步出现问题。例如,因为客户特殊性,采用传统的评级模板导致内部评级未通过,需要向上级申请等等,每一个步骤都延长了单笔业务的办理周期。同时,所有流程均由客户经理一人完成,单个客户经理工作量巨大,导致其手中管户数量难以提升,进而影响科创贷业务无法批量开展。
(三)贷款金额小,难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就已经成功申请科创贷的企业而言,该产品最高限额在500-1000万之间,可以满足其初创期的资金需求。然而这类企业一旦取得成绩,发展非常迅猛,则该贷款产品的金额上限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此时,企业一般转而寻求其他贷款产品而放弃科创贷,这也导致了一部分科创贷产品客户的丢失。
四、措施建议
针对前面的分析,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科创贷产品的推进水平,银行和政府方面都应该进行改进。
首先,拓展获客渠道,实现批量获客。只有增加客源,让更多符合要求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了解和认识到该产品,才能从根本上增加科创贷业务规模。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梳理,通过内部平台对该产品进行广泛宣传,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实现客户的大规模输送;同时,对有意向的企业,联合银行客户经理共同上门,提高企业信任度。
其次,简化业务流程,实现批量审批。针对科创贷产品的目标客户的特殊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设定更加优化、合理的业务流程,节省人力成本,实现批量审批,缩短单个业务办理周期,进而提高单个客户经理管户数量。
第三,优化产品设计,实现合作共赢。目前,该产品的设计一方面使银行的利润较低,没有发展业务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上,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更多样化的产品,既能在创业初期对企业进行低融资成本的支持,也能在企业有一定积累以后继续提供后续的更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同时提供银行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