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价研究
2019-01-28王大飞贵州财经大学
王大飞 贵州财经大学
伴随全球经济已跨入服务主导的新经济时期和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多样性,服务已然成为各大制造型企业摆脱日益严峻的同质化产品竞争困局,实现差异化产品竞争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下,供应链中产品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开始进一步增强合作,提高竞争力,借助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与服务的集成化系统,即“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service system,PSS)”,来提升供应链中上下游合作企业的市场价值。鉴于PSS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PSS的定义与定价两方面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以期为企业决策和理论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义
产品服务系统(PSS)的定义在1999年由Goedkoop提出之后,又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下面主要介绍部分学者给出的PSS定义。如,Goedkoop等[1]指出PSS是将市场和服务联系起来,通过服务市场化和产品的有机结合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并且可依据客户功能的经济价值对PSS中产品与服务的构成比例进行相应调整;Manzini 和Vezzoli[2]认为PSS为创新战略,改变了原有的经济模式,由原先只关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转变为关注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有效整合过程;孙林岩等[3]指出PSS是将服务和产品紧密集成在一起并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不仅能满足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还能增加企业市场价值。
二、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价研究
有关产品服务系统定价的研究文献可归纳为如下三种类型:
(一)产品因素影响下的定价策略。此类研究较少,主要关于产品质量和延保服务价格决策问题。例如,寇军和赵洪泽[4]考虑产品质量对消费者购买产品和延保服务的影响,研究了集中与分散两种决策下的定价与库存决策。
(二)服务因素影响下的定价策略。例如,Li和Yang[5]基于产品升级可以带给企业新的利润源,提出企业可通过调整产品升级策略和产品售后维修时间来影响客户的购买与更换策略,研究了产品升级周期长度与产品定价决策,探讨了产品售后维修时间与产品升级频率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产品与服务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下的定价策略。例如,张旭梅和王大飞[6]针对策略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影响产品服务系统的需求和服务使用时间,研究了两个销售周期内制造商和服务商的动态定价策略,并给出了服务商采用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的条件。王大飞等[7]考虑消费者的策略延迟购买行为,研究了产品服务系统两周期最优定价和供应链协调机制,通过设计动态契约来抑制消费者的策略延迟购买行为,实现产品服务供应链的完美协调。
三、研究展望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企业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来识别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并向其提供恰当的产品服务系统,这对提高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收益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下一步可对该方面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