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的“性”和魅力
——严歌苓小说中动物叙事的生态体认

2019-01-28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西安710005

名作欣赏 2019年26期
关键词:黑影中心主义严歌苓

⊙吕 洁[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西安 710005]

严歌苓1981 年开始发表作品,对文学创作的持续热情和旺盛的创作力在中国当代文坛留下了鲜明的印记。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称严歌苓为“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海外题材创作的代表”。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作家,严歌苓对西方文艺思潮的吸纳和借鉴更为直接和便捷,在严歌苓的小说中,倾注了对女性、动物、自然、生态的大量关注,其中蕴含的对于动物原生态野性的肯定,动物高贵品质的赞扬和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驳,体现了作者对人与动物、生态的反思和审视,对动物生存权利的诉求和生态危机的思考,是严歌苓生态伦理关怀和生态精神的体现。

一、“性”之美:动物的自然魅力

严歌苓小说中对于动物和自然的偏爱是有目共睹的,她曾在访谈中坦言从小就喜爱动物,是一个动物狂。这种偏爱一方面来自于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源自女性和动物、自然天然的亲和与认同。严歌苓认为动物本身都是充满野性、自由而不肯屈服的,这是它们的天性,也是它们的特性。在生态圈中,它们并不隶属于人类,它们的魅力来自于作为其他种群的独立性。在她的小说中,动物的“性”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和自然魅力。

《黑影》中的小野猫黑影保留着最原始的野性,有着琥珀一样纯净、冷傲的眼睛,纯黑的皮毛闪耀着它们纯粹的未掺杂任何驯养痕迹的野性和华丽。黑影宁愿绝食,也不愿意食用来自人类的嗟来之食。它那永不从属、自由自在的样子在小女孩穗子的眼里美得无与伦比。《爱犬颗韧》中的颗韧是一条漂亮威风的藏獒,有着沉甸甸的豪华尾巴和猛兽般的体格,它倔强、自尊心强,宁愿一整夜在外面奔跑取暖也不愿意进入温暖的房间里受人屈辱和作弄。《雌性的草地》中的红马美得像一个红色的惊叹号,优美、俊逸的身躯上没有丝毫人类鞭挞和奴役过的痕迹和痛楚,奔跑起来悄无声息、风驰电掣,散发着原始的野性和自由不羁的魅力。被狗养大的小狼金眼是最纯种、高贵的狼,它矫健、勇猛,总是高昂的额头显示着它的孤傲和自尊。它们拥有自由蓬勃的生命和自然本真的情谊。黑影被囚禁后,在野猫妈妈的呼唤中,一次次窜向玻璃窗户,直到被撞得奄奄一息;颗韧每夜奔跑五公里去炭窑幽会心爱的瘦狗姑娘;红马和小母马绛杈形影不离,生有定偶,为了和小母马绛杈见面,红马几次三番从军马营地偷跑回去……这些动物所有的美丽、高贵和魅力全部来自于各自物种所具有的“性”,它是野性和自由,是不羁和独立,而不是被人类奴役、驯化、阉割后的卑躬屈膝和温良顺从。动物生命的灵性和内在价值,展示了它们生命中的高贵和魅力。严歌苓通过对动物自然魅力的书写和对动物生命主体性的赞赏,表达了对动物生存权利的生态思想诉求。

二、动物的高贵品质

人类将母性、忠诚、知恩图报、献身精神、对自由的向往等高贵的品质和特性标榜为人类所特有的品质,殊不知这些高贵的品质是大自然赋予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品质,并非人类所独有,将它们命名为“人性”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和等级观念的思维。人类将这些品质上升到道德的高贵层面,并且一厢情愿地赋予它人类专属的特性,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具有生态意识的作家和人群发现了其他物种身上所具有的这些高贵品质,严歌苓就是其中之一。在严歌苓的小说中,小野猫黑影在20 世纪60 年代的饥荒时期,为挨饿的穗子和外公叼来各种食物,甚至叼来过一整条足足有十来斤重的金华火腿,足够穗子爷孙俩过个充实的年。小野猫虽然野性难驯,但却懂得知恩图报,以它独有的方式报答曾经救过它两次的小穗子和外公。《雌性的草地》中的老母狗姆姆,不遗余力地履行着它繁衍后代的职责,它不仅是一位尽心尽力的母亲,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姆姆爱它所有的孩子,无论俊美、健全还是丑陋抑或低能,即使生育了一只没有狗形,像个肉团一样的小怪胎,它也一视同仁,不仅没有丝毫的厌弃,甚至偏袒和守护着这样一个低能的生命。老母狗姆姆生动传神地诠释了母性的无私、宽厚和不加取舍的慈爱之美。它不但无私地哺育了它的每一个狗崽,还哺育了异族的小狼憨巴和金眼,甚至哺育了人类柯丹的儿子——布布。藏獒颗韧是战士们忠实的朋友,它不顾饥饿和寒冷,奔跑数十公里路程,替被困的士兵们寻求救援,战士小周跌落马背摔伤后,同样是颗韧找来救援的人,及时挽救了小周的性命。它尽职尽责地守家护院,甚至为了保护一碗咸鸭蛋被刀刺得鲜血淋漓。小狼金眼忠诚、勇敢,宁愿永远背叛狼群,和野狼浴血奋战,也要誓死保护人类的羊群和自己的养母——老狗姆姆。红马自由不羁,果敢英勇,群马以其马首是瞻,它身上所具有的生态生存智慧,使得它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严歌苓的书写揭示了动物所具有的高贵品质,母性的仁爱,知恩图报的可贵,忠诚的宝贵和善良勇敢的彰显,使得这些动物形象散发着熠熠夺目的光彩和魅力。

三、动物观“人”:压迫性观念框架下的生态圈

与各色动物的善良、忠诚、仁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统摄下,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和统治的物种歧视以及对其他物种和自然的压迫和伤害。他们随意改写动物的“性”,异化它们的生存方式,甚至肆意剥夺它们的生命。小野猫知恩图报的行为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饥荒年代的疯狂人类用火钳烫焦、烙伤了黑影,它的嘴巴里里外外都被烫烂,被折磨得不成猫形。当黑影的小猫崽在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母亲怀里拱着想要吃奶的场景逼真呈现,人们的残忍和无情才更令人触目惊心。与颗韧的善良、忠诚相对应的是人类的欺骗和残忍,他们将颗韧的母亲碾成了一张薄片儿,将它的兄妹宰杀烹煮、大快朵颐。《一个女兵的悄悄话》中的颗韧同样对人类抱有善良的幻想和忠诚的态度,最终也未能逃脱被宰杀吃掉的厄运。俊美的红马被兽医残忍地骟掉,被剥夺了“马性”后的红马,失去了它所有的神采和魅惑。严歌苓在小说中借助红马的视角对人类进行了描述:“ 它头一次认清人。人就是永远凌驾于马之上,掌握着马的生死甚至性别的力大无穷又足智多谋的两足动物。”黑影眼中的穗子“是人类中幼小脆弱的一员,野性也尚未褪尽,尚未完全给那人类驯化。”颗韧在目睹了它的兄弟姐妹被人类熟练地剥皮烹煮后,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人一样复杂的表情。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体系中,这些具备着高贵灵魂和品德的动物,遭受着来自人类的欺凌和折磨,它们的生存权利被随意剥夺。人类中心主义将其他物种的生命视同草芥,它们的生存意义被扭曲为如何更好地服从于人类的统治和为人类服务。

严歌苓通过描述这些动物如何被人类残害、异化,控诉了压迫性观念框架下人类的残忍和卑劣。控诉的背后,寄寓着严歌苓对于动物生存权利的强烈诉求和深切的生态伦理关怀。生态主义是在“人类中心”的危机中诞生的,是“压迫性观念框架”的产物。压迫性的观念框架包括等级思维、价值二元论和统治逻辑三个特点。在压迫性观念框架下,等级思维、价值二元论和统治逻辑使得女性遭受着来自于父权制社会有形和无形的压迫和摧残。同样,动物和自然也遭受着来自人类中心主义的残害和压迫。严歌苓用“雌性”将女性与其他物种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雌性的宽厚、包容和相同的境地,让她们惺惺相惜。同样,草原上的牲畜、羊群,甚至是狼,被浩浩荡荡的人群吃光杀尽,具有母亲般孕育万物的雌性的草地也遭受了来自人类无休止的掠夺和蹂躏。他们带着大型的垦荒机械,反复耕种和破坏,最初丰美富饶的草地日渐走向荒芜,草地在人类不断地折磨中失去了它雌性的本色,无法再孕育和繁殖,整个草原的生态圈被完全破坏。

人类中心主义将大自然视作无机的客体存在,不愿意承认其他物种和自然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认为大自然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资源,人类可以自由索取和利用。自然万物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大自然是一个俨然有序、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个别物种的灭绝和局部生态的破坏,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势必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严歌苓小说中的动物叙事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关怀伦理,寄托了她对于人类与动物以及自然关系的生态体认。人类为了一己私利,肆意攫取和破坏自然,没有了自然生命的整体共荣,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利益最终也会受到破坏和影响。

①严歌苓:《雌性的草地》,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②严歌苓:《穗子物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猜你喜欢

黑影中心主义严歌苓
夜半神秘黑影
影子
影子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法益中心主义的目的解释观之省思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严歌苓:那些小人物是怎样打动我的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