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市探索构建行政协助管理新模式

2019-01-27厦门市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4期
关键词:跨部门厦门市督查

● 厦门市委编办

为解决长期以来一些政府部门行政中存在执法不到位、推诿扯皮、各自为政、效率不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福建省厦门市积极探索建立行政协助机制,促进政府职能的融合互补,实现了政府行政效能和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一、创新协助机制,变“各自为政”为“齐抓共管”

针对部分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厦门市从创新机制入手,构建规范化、一体化、高效化的行政协助体系,改变政府部门“各自为政”现状,实现社会治理齐抓共管。一是建立健全机制,推动行政协助规范化。制定《厦门市行政协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建立行政协助机制,明确行政协助的办理形式、管理方式、责任承担、监督检查,推进行政协助依法规范开展。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配套制定行政协助清单管理、动态调整、协调联络和督查考评四项制度,构建起制度完备、科学规范、运作高效的行政协助管理体系,有效加强和规范各部门行政协助行为。二是统筹协调推进,推动行政协助一体化。强化统筹领导,将行政协助工作纳入年度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摆上市分管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推进行政协助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办法。市委编办牵头负责行政协助工作,审核编制行政协助事项清单,指导、督促各部门开展行政协助。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积极参与,疏通渠道,上下互动,左右衔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密切配合的行政协助工作网络。三是加强联合监管,推动行政管理高效化。将“两违”整治、社会组织管理等列入行政协助清单,建立常态化协助机制,整合各部门资源,推动跨部门联合执法、联合监管、联合整治,切实解决部门执法权力不够、监管手段有限等问题,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如在查处城市违法建设过程中,通过行政协助,建立了市直各部门、区直各单位联系单制度,有效缩短案件调查取证的时间,加快案件查处的办结速度,保障城市建设有序发展。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多家社会组织主管部门建立联合年检制度,厦门市432家社会组织开展集中年检,提升管理效率。

二、规范协助管理,变“被动协助”为“主动协助”

针对部分政府部门存在本位主义、被动协助多、角色转换不及时等问题,从规范管理入手,实行清单化、信息化、制度化管理,推动各部门变“被动协助”为“主动协助”。一是实行清单化管理,缩短协助时限。先后梳理编制了两批行政协助事项清单,公布了176项协助事项,用清单形式明确协助部门、协助内容、协助时限。依托厦门市权责清单系统,统一对外公布协助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推动部门按“单”执行、市委编办按“单”考核、公众按“单”监督,解决原先协助内容不细、协助时间不限、部门推诿扯皮等问题。各部门按照清单要求积极对接,主动提供协助,如针对清单中涉及的地下管线、农村生活污水进出口水水质监测数据等,业务部门定期向请求机关发送监测数据,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提升协助效率。不断优化跨部门协助流程,简化以往繁琐、低效的内部流转和不必要的协调,依托金宏网等办公系统实现协助事项即来即办,并在清单规定时限内完成协助,提升跨部门行政协助效率。依托大数据管理,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共享协同平台,汇聚70个部门8.7亿条数据,建成人口、法人、交通、信用、空间等6个基础资源库,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数据同步、业务协同。通过“互联网+”行政协助,推动更多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一次办”。三是实行制度化管理,拓宽协助范围。试行协助请求否定报备制,将行政协助延伸到清单外的事项,对部门认为请求协助事项不符合《办法》或上级另有规定的,填写《否定报备表》,说明无法提供协助的理由和依据,并报领导审核。经审核后,确实无法提供协助的事项,及时答复请求机关,归档备案;对按规定可提供协助的,督促部门积极配合,及时协助。否定报备制的建立,进一步拓宽了行政协助的范围,疏通了跨部门协助的“堵点”“难点”,减少了部门间的推诿扯皮,推动行政协助工作提质扩容。

三、强化协助考核,变“按部就班”为“争先创优”

针对一些部门在行政协助中不推不动、应付过关等问题,从强化考核入手,抓实日常监管、综合评价、绩效考核三个重点,构建“三位一体”的行政协助考核体系,推动各部门变“按部就班”为“争先创优”。一是强化日常督查,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建立完善日常考评机制,抓实日常督查、定期通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效能问责五个环节,实现对行政协助的动态化、过程化监管。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定期深入各部门调研、检查行政协助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进行政协助工作落地。同时,将行政协助日常督查与效能督查、明察暗访相结合,对效能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部门不配合、推诿扯皮、协助不及时等问题,在全市通报,并责令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挖掘提炼,把有益的做法经验化、具体的探索系统化、有效的措施制度化,及时通报表扬和推广宣传,以“点”上的成功经验带动“面”上的整体推进。二是强化综合评价,全面衡量工作实绩。改进行政协助评价方法,突出公平、公正、合理,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增强行政协助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注重单位之间互评,将以往单向评分的方式转变为各部门根据协助清单、配合程度、协助成效等进行相互打分评价,实事求是地衡量各部门行政协助工作实绩,有效解决了过去评分不精确、不全面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行政协助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大公众评价比重,将评价范围从上级、平级、下级扩大到服务对象和社会群众,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加大对公众评价意见建议的分析研判和反馈力度,有效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三是强化结果应用,促进部门争先创优。将行政协助工作纳入年度全市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考评细则、评分标准,采取“共性+个性”的模式,既注重考核共性目标,又凸显部门创新做法、特色亮点等个性化指标,确保各部门在完成行政协助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坚持结果导向,将日常监督、部门互评和公众评价的结果应用于年底的行政协助绩效考评排名,实现了行政协助考核由“软指标”向“硬任务”转变、由“评时”向“平时”转变,促进了各部门主动作为、争先创优。

猜你喜欢

跨部门厦门市督查
我国将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事项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跨部门项目团队合作绩效管理研究
“跨地区”、“跨部门”、“跨币种”协同监管方法研究及政策建议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联动:高校跨部门机关党支部活动方式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