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信息类人才培养研究初探
2019-01-27聂尧吴欢符茂胜刘仁金
聂尧,吴欢,符茂胜,刘仁金
(皖西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1 引言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1-2]。
信息类专业是“新工科”建设中的基础性专业,包含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下一代移动通信等关键性支持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举足轻重[5]。可以说,国家对于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非常之大,皖西学院作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本科层次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紧缺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工科”的提出,国家对信息类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型信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2 皖西学院信息类人才培养现状
皖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信学院)是该校信息类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 个本科专业,并已申报成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上专业都是我国建设“新工科”过程中的核心专业和重要支撑。电信学院作为皖西学院“新工科”建设中信息类学科最为集中的学院,在现有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2.1 理念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电信学院信息类专业从2002年开办至今,从单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至五个主要信息类专业,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仅遵循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仍在探索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培养机制和模式,人才培养效果还有待提高。
2.2 课程设置单一
信息类学科有着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但电信学院在信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多依赖经典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对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夯实起着关键作用,但也存在更新慢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类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的融入程度不够。
同时,站在“新工科”需求的角度上来看,电信学院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仍存在缺乏对“新工科”背景下信息类人才培养机制、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跨学院专业联合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具体表现为:①人才培养机制不配套。目前,电信学院信息类人才的培养局限于对信息类课程的教授,虽然有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但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尤其是符合“新工科”需求的实践与实训课程较少。②跨专业人才培养未兴起。信息类专业是“新工科”建设的基础性学科,学科间对于人才培养有着一定的不同,但由于同属信息类学科,在很多课程设置上有较多重合部分。电信学院不同专业间并未采用大类培养方案,但很多课程又存在交叉现象,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较多,也不能做到每个专业的特色培养。③跨学院人才培养基本为零。作为国家布局“新工科”的基础性学科,信息类专业会给其他专业极大的支持。我校目前对于信息类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以及信息类学科对相应专业的支持等的开发还有待提升。对于国家急需的以信息类为基础,其他工科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基本为零,短板非常明显。
3 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针对以上目前电信学院的不足,为适应国家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在信息类人才培养上的初步思考和探索主要集中在贯彻“新工科”理念,树立“新工科”思想,以“新工科”需求为抓手,探索适合电信学院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机制。
3.1 树立“新工科”理念
教学主体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对于“新工科”内涵的理解决定了电信学院对“新工科”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等的导向。为此,需要在学院大力打造“新工科”环境,让教师在思想上认同“新工科”理念,明白国家提倡“新工科”理念的初衷和目的,让教师从被动接受“新工科”变为主动推动“新工科”。这样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提出和新教学模式的突破,提升“新工科”背景下信息类人才培养能力。从学生角度看,树立“新工科”理念是“逼”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国家需求,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增强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适应并配合“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师生树立“新工科”理念,可充分激发双发的主动性,让人才培养呈现互动性高、更贴近实际、培养成效好等特点,实现完整、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3.2 人才需求倒推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需求,信息类学生的培养也需要适应科技发展和国家需求及社会变化而有所改变,信息类课程体系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体现以适应“新工科”需求,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国家急需前沿课程,同时减少传统课程的开设课时。当然,传统课程课时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对这些课程的不重视,而是在有限的课时下增大对前沿学科知识内容的讲授,以培育适应于最新信息科学发展的人才。
3.3 专业学科融合
信息类专业是“新工科”战略的基础性学科,推动信息类专业间和信息类专业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可以更好地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服务。
第一,实现学院内不同专业间的融合。信息类专业存在较大的类似性,有很多课程设置相同,为此,推动电信学院内部的专业融合,提供大类培养,夯实专业基础。在高年级根据学生兴趣和师资及社会需求,选择不同方向,尽可能达到最适应于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培养效果。第二,打破学科壁垒,与皖西学院其他与“新工科”息息相关的学院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促进信息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发展。在不同专业开设相同或类似的适应“新工科”培养的专业课程,实现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渗透”,再将“新工科”所需专业看作一个广义的学科大类,在大一实现“新工科”信息类课程的大类培养,大二时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科,以信息类课程促进其他专业课程的发展。
3.4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当下社会、企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与企业合作开设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通过企业,高校能够获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制定出更适应于社会的培养方案。通过与企业联合开设课程,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应用知识,极大地锻炼了动手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自身优势,实现“1+1>2”的效果,实现协同育人,共同打造适应“新工科”需求的信息类人才的目的。
3.5 “新工科”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师资力量的分配也是重要的考虑内容。学院制定以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着力引进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的战略。同时,积极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着力于高学历师资的培养,积极引导教师在进修学历时瞄准“新工科”需求,实现电信学院师资队伍的梯队化建设。
4 结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年作为新学科出现在国人面前的信息类专业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多年改革较少,导致目前信息类专业出现了交叉不足、课程单一和培养理念及模式无法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特点。针对以上不足和趋势,考虑国家在“新工科”战略中对信息类学科的要求,论文提出了顺应社会发展、适应电信学院现状的信息类“新工科”建设路线,实现信息类专业的跨越式发展,培养出能更好地服务于“新工科”战略的信息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