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2019-01-27李文方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昆明650228
⊙李文方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昆明 650228]
《印度之行》重点描写了英国和印度两国在文化、社会、制度、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在这些差异背景下所产生的冲突、隔阂,等等。印度代表着亚洲和东方,而英国则代表着欧洲和西方,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同时也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一系列情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让这部作品具有了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进而在世界文坛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部作品的作者福斯特以独特的视角对印度之行中的相关人和事进行细腻的刻画描述,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和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这跟同时期其他描写印度的英国小说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印度之行》这部小说中,作者福斯特积极地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处原则进行探索,体现出作者对和谐共处的渴求和向往。作者福斯特不断地对东方和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途径进行探索,探求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度统一以及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印度之行》这部小说已经超越了那个特定时代的限制,具有积极的时代进步意义。
一、后殖民主义基本概述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集合性话语,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皮瓦克和爱德华等。后殖民主义主要基于多元化的政治理论和批判性方法,它同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通点,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内涵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内涵是丰富的,其外延也是较为广泛的,它一般包括解构主义、女权主义、种族主义、后现代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内核。后殖民主义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采纳的文学批判方法必然也是多样的和跨学科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研究西方的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国家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其中包括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等等。除此之外,后殖民主义理论还关注基于殖民行为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冲突以及在这些冲突背景下的文化融合等。在殖民主义背景下,宗主国和被殖民国之间的矛盾和复杂的国际关系也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并探索揭示殖民国家通过种种手段对被殖民国家经济文化资源的疯狂掠夺和占有,这种具有批判色彩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意义,它不再一味地对西方殖民主义进行修饰和掩盖,而是直面殖民主义的丑恶面,并试图通过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去消除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后殖民主义受到了多种理论学说的深刻影响,其中包括话语权理论、文化霸权理论以及文化领导权理论,等等。这些文化理论深层次分析了宗主国和被殖民国家之间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历史地位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文化方面的研究,而是与当时的经济和政治军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试图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对殖民主义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后殖民主义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的时代积极性,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殖民行为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进行的,西方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其政治势力不再仅仅局限在欧洲的范围内,而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将自身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殖民国家一般都具有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扩张色彩的殖民主义极度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又进一步提升了西方殖民国家的综合实力,但是被殖民国家在经济资源遭受掠夺的同时,却没有获得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在殖民主义背景下的这种不平等必然会激烈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体现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直接对抗,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文化和思想层面的矛盾冲突。文化和思想层面的矛盾和冲突更加具有隐蔽性,但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二、福斯特:后殖民主义与殖民主义的矛盾统一
《印度之行》的作者福斯特深受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其在创作《印度之行》时已经对后殖民主义理论进行深刻解读和分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印度之行》的字里行间都明显流露出福斯特的后殖民主义倾向。福斯特成长和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背景属性决定了其观点和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倾向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出身于资产阶级的福斯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政治优越感,因为他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着较高水平的资本主义生活待遇,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与东方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经济生活方面的优越感必然会使其思想方面产生微妙的变化,使得福斯特对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进行高度崇拜。从客观上讲,作者福斯特无法完全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批判和摒弃,但是他在研究和评价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和彷徨,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福斯特越来越清晰地发现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丑恶一面,进而降低了他的认同感。通过印度之行等亲身实践和感受,福斯特发现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宣传中的那般美好,而是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欺骗。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和实际感受方面的巨大反差,使得福斯特陷入了矛盾和深思中,这也是他创作《印度之行》的重要灵感之一。
《印度之行》体现了作者福斯特在后殖民主义理论方面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试图从政治经济层面对西方殖民主义的破坏进行修复和弥补,但是受制于福斯特的资产阶级身份,客观上导致其不可能完全摒弃西方殖民主义思想,这就决定了福斯特的这种探索行为必将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三、《印度之行》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作者福斯特曾经两次去印度旅行,正是这两次印度之行使福斯特产生了创作一部以印度为故事情节的小说,《印度之行》便应运而生。福斯特起初是想写一部跨越国界的爱情故事,但是在他第二次印度之行后改变了想法。福斯特发现通过写作的形式反映出后殖民主义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从而《印度之行》从当初的爱情题材转为后殖民主义题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这部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地位。
《印度之行》的故事框架紧紧以“马拉巴岩洞事件”为中心,并以此为中心线索进行情节展开。马拉巴岩洞事件发生在20 世纪初期,是一起穆尔太太和她的准儿媳妇,即阿黛拉去印度看望穆尼时受邀参观马拉巴岩洞时在洞内发生的异族强暴事件。英国是印度的宗主国,这个事件的发生在英国和印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事件的主要人物阿黛拉向警方控告阿济兹在马拉巴岩洞里企图强暴她;另一方面,印度人为了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费劲全力也要和阿黛拉周旋到底,英国作为印度的宗主国将这次事件进行升级,企图以这次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手段进一步压迫印度人。马拉巴岩洞事件作为小说的中心故事情节却从始至终没有得到最终的确认,这次事件的真相一直没有得到准确的揭示。作者福斯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写作思路,反映出其写作重点并不是强暴案件的真相本身,而是试图通过这一事件折射中印度和英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以及文化融合,这是作者福斯特创作的主旨。
纵观《印度之行》可以看出其主线马拉巴岩洞事件中的强暴具有两种层次的内涵,一是事实上的强暴,二是比喻意义上的强暴。事实上的强暴指的是当时大英帝国的殖民主义行为对印度各种资源的疯狂掠夺,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破坏,这是事实意义上的。比喻意义上的强暴则是指作为被殖民的印度人对英国殖民者的强烈反抗。《印度之行》的整体故事框架就是围绕着这两种层面的强暴事件进行展开的,体现了英国和印度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剧烈碰撞和冲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交流和交融。
四、《印度之行》中殖民主义的矛盾性
从创造角度来看,《印度之行》的产生与作者福斯特的两次印度旅行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小说中的很多情节都是源自于作者的印度旅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因此,《印度之行》并不是纯粹的虚构,而是基于一定的事实。福斯特在创作《印度之行》时内心也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他来自于发达的工业文明国度英国,接受着高等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却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场景,这里贫穷、落后。英国的殖民统治不但没有使印度得到发展,反而更加受到压迫和剥削。福斯特在创作的过程中渐渐感受到了殖民主义的邪恶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殖民主义的矛盾特性。殖民主义一方面宣扬其自身是正义的,目的是为了普及先进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却费尽心机地对被殖民国家进行经济掠夺,其本质与强盗没有差别。福斯特在创作过程中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演变,他对殖民主义从最初的支持和赞同,转为质疑和否定,但是受到其阶级地位的制约,又不能全面否定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只能是在维护殖民主义的前提下另辟蹊径去探索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之间和谐共处的方式和途径。
作者福斯特思想上的转变主要是基于两次印度之行的所见所闻,另外,他还去了同样是英国殖民地的埃及。这两个被殖民地国家的状况大大出乎了福斯特的预料,这里没有工业文明的迹象,反而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充斥着贫穷、落后和混乱。福斯特在亲身的印度之行中体会到英国殖民统治的残暴,更加同情被殖民统治的印度人。福斯特认为印度人不是低等民族和野蛮的民族,而是充满着智慧的民族和善良的民族。福斯特在创作《印度之行》中,将自己真挚的情感倾注进作品之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印度人的勇敢、智慧和善良,同时也用相对客观的方式描写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是正常的,不论哪一种文明如果故步自封都必然导致灭亡,只有各种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共同发展,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印度之行》中情节方面的矛盾恰恰反映出了殖民主义的矛盾性。在小说中,阿济兹与穆尔太太、菲尔丁等人有着较为愉快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段友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交流和短暂的友情在穆尔太太和菲尔丁之间有着更加明显的表现。穆尔太太是虔诚的基督徒,内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仁爱和善良的,认为印度和英国一样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虽然在工业文明方面远远超过印度,但是印度也应当得到同样的尊重和地位,由此可见,穆尔太太是倾向于反殖民主义的。穆尔太太的这种反殖民主义观念也体现在她的行为举止中。例如:她非常尊重印度和相关宗教习俗,她在进入清真寺之前主动脱鞋,这让印度人阿济兹非常感动,认为这是对印度人高度的尊重和理解,这也为他们真挚友情的建立埋下了伏笔。菲尔丁作为一名英国校长,他崇尚公平正义,在阿济兹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他坚定地坚持公平正义,站到了印度人的一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职务和身份而颠倒黑白,这是值得人尊敬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穆尔太太、菲尔丁与阿济兹之间的短暂友情是建立在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历史扩张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殖民主义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作者福斯特也意图通过这种情节设计体现出殖民主义积极的一面。
从1757 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到1947年印度民族独立,印度被英国统治了将近两百年。在这殖民统治的两百年时间里,英国一方面疯狂地掠夺着印度的经济资源,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向被殖民地印度输出着民主、权利、科学等先进文化,尽管这些所谓的先进文化并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印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文化输出的理念在《印度之行》中的很多情节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在《印度之行》中,主要角色穆尔太太和菲尔丁都是英国文化输出的代表,他们的角色地位也非常引人注目。穆尔太太是虔诚的基督徒,菲尔丁则是恪尽职守的学校校长。穆尔太太想通过宗教的力量实现世界和平和民族独立平等,而菲尔丁则试图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印度之行》中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积极描述的重要内容。但是,《印度之行》在情节设计上又给读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这些则反映出了英国殖民主义消极的一面和殖民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矛盾属性。在小说中,阿黛拉多次伤害阿济兹,并让阿济兹受尽屈辱,穆尔太太在阿济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断然离开印度,这些情节反映出了英国殖民者的虚伪特征,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会抛弃公平正义的观念,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由此引申,可以反映出英国所倡导的殖民主义并不具有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作用,其所提出的种种华丽的口号只不过是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幌子而已。
五、《印度之行》的后殖民主义价值取向
后殖民主义是《印度之行》中最完整和充实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的视野进一步扩大,他跳出了原有的基于殖民统治者视角的描述,从更大的宏观层面上试图探索后殖民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作者福斯特在创作《印度之行》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东方和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再回避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过程中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也就是说,福斯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资产阶级的范畴,不再是英国殖民统治者的代表和辩护人,而是在一种更加客观的角度去描写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主义行为,而其中更多的是批判倾向。《印度之行》是福斯特的重要代表作品,涉及比较敏感的政治问题、人权问题、民族问题,等等。这些涉及的问题具有广泛性,也是福斯特对其两次印度之行和自身创作生涯的重要总结,其创作思想也随着这部小说的完成而得到了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很多文学评论家认为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为福斯特在小说中尖锐地指出了英国人最大的性格缺陷就是人格冷漠。尽管英国人是充满智慧的,他们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文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英国人冷漠的性格特征几乎成为英国整个的民族特征。英国人在很多情况下都给人留下了刻板、古怪、冷漠的印象。英国人的这种冷漠特征反映在其为人处世方面,也反映在其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方面。尽管英国是当时先进的工业国家,并依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经济实力进行殖民主义扩张,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但是,实力的强大并不代表其行为的高尚。相反,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邪恶的、残暴的和非正义的。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遭到了印度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这同样也反映出印度人并不是软弱的,只是受制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落后而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人内心是极度反感英国殖民统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印度人的民族自尊心。在《印度之行》这部小说中,很多具有殖民主义统治者的人物如各种英国官员都过着奢靡的生活,他们高傲无知、没有丝毫同情心、性格贪婪冷漠,对于社会底层的印度人进行压迫和掠夺。福斯特在创作《印度之行》的时候刻意将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冷漠性格进行了细腻的刻画,生动地体现出了其贪婪的消极一面。在这部小说中,英国殖民统治者信奉“丛林法则”,认为在当今世界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强者才配得上光荣和荣耀,弱者必然会被统治和欺凌。英国殖民统治者认为自身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设备,就必然要向其他落后国家进行殖民主义扩张,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冷漠的殖民主义特征在福斯特以及其他很多后殖民主义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印度之行》的中心线索马拉巴岩洞事件反映出英国和印度两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念冲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英国的殖民主义观念和印度的反殖民主义观念在冲突的过程中又是相互交融和影响的。作为印度的宗主国,英国必然希望自己的殖民统治能够长久地持续下去,只有这样才符合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印度作为被殖民国家,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迫害,在经济、文化和民族自尊心等方面都受到了殖民统治的侵害,因此,印度人必然在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极力地寻求着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六、《印度之行》的时代内涵
《印度之行》是作者福斯特后殖民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作者对以印度为代表的神秘的东方文明表现出一种尊重和喜爱,福斯特在很多情节描述上都表现出了对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人民的无限同情。但是,福斯特在潜意识中对大英帝国的辉煌又非常迷恋。于是,福斯特在创作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的心理,他既真诚地对待着受压迫的印度人,同时又对印度人流露出一些偏见和傲慢,这主要也是其资本主义心理优越感作用的结果。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作者福斯特的写作思路,可以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后殖民主义色彩和期待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世界主义色彩。但是,福斯特的世界主义情怀是以殖民主义为前提的,并且同他本人的殖民者身份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与作者福斯特的这种矛盾心理是密不可分的。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印度之行》作者福斯特的世界主义倾向是强烈的,其所追求的世界文化大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分析,福斯特一方面对大英帝国的殖民行为感到非常不满,认为这些殖民行为没有很好地传输工业文明的精髓,只是单方面对被殖民国家进行资源掠夺,造成了被殖民国家更加的贫穷和落后,所以被殖民国家的人民才会生活悲惨,这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行为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另一方面福斯特在批判英国殖民主义行为的过程中也仅仅是针对殖民者中的中产阶级自由分子,而不是对殖民者进行整体性批判,这就使得福斯特的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局限性。同时,福斯特在内心深处对大英帝国的衰落也感到惋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作为西方资产阶级作家的福斯特也具有特定的帝国主义情结。福斯特对大英帝国衰落的惋惜充斥在整部作品中,他既想继续保持大英帝国的繁荣昌盛,又反对大英帝国贪婪的掠夺行为。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看,《印度之行》的深层次内涵还是将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文明国家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天然地认为西方工业文明代表了人类最先进的文明和社会生产力,那么西方人也必然是上等民族。这种种族精英主义在《印度之行》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和流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西方文化优越感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正在进行交融,整个世界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模式的全球化更是进一步加速了这一发展趋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掌握了各种包括军事武器在内的先进技术,将人类社会带进了工业时代。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东方封建国家的国门,大量的西方殖民者蜂拥而入,疯狂掠夺着这些被殖民国家的经济文化资源。《印度之行》中所体现出来的后殖民主义具有时代意义,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和借鉴意义即便是在21 世纪也同样适用。当今时代,美国已经取代了过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成了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这跟一两百年前大英帝国的殖民主义扩张具有很多相似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通过很多方式进行,其中就包含军事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美国以超级大国自居,认为自身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具有世界最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理所应当地应该成为世界霸主。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客观地对英国的殖民主义行为进行批判,认为这些殖民行为表面上宣称是正义和公平的,但实际上就是为英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纵观当今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与《印度之行》中的英国的殖民主义行为也是相通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扩张,动辄使用军事打击的方式使相关国家屈服,占领后向其输出所谓的西方式的民主和文明。但是,从实践来看,美国的民主主义思想的输出大部分是失败的,因为美国民主主义并不全部适用于其他所有国家,而美国热衷于输出所谓的民主主义思想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推进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是为了增加和维护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从这个层面来看,《印度之行》中的后殖民主义具有时代意义,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