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式”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2019-01-26沈丽琴

考试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摘 要:笔者尝试运用“对话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其他媒介对话等手段,开展教学。“对话式”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三步。第一步:初步对话,让学生体验形成知识;第二步:深入对话,通过交流澄清价值;第三步:拓展对话,通过反思引領成长。无论在哪个阶段中,对话都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对话体验;澄清反思

2017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苏州地区投入使用。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与以往《思想品德》教材相比进行了较大改革。新教材更多的关注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他们成长中的体验和困惑,注重对中学生在思想性和精神成长方面的引领,更加强调学生从思想认识到生活实践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简单的用问题解说法或案例论证法来开展教学,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成长、关注实践。

初步对话:体验形成知识

知是行之始,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是学生践行道德与法治行为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观的基础。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不同于科学类知识,如果只是简单“告之”,学生难以产生认同感,更不要说在生活中践行了。而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得来的知识,则不仅可以根深蒂固于脑海之中,也能持久的促成一定的行为。

通过初步对话,让学生体验形成知识,这是“对话式”教学法开展的第一步,是教师与学生深入“对话”的基础,让学生体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唤醒已有经验和课堂生成体验。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许多内容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来自生活。如“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框题,“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命题是处在13、14岁这个转折期的青少年都可能会想过的问题。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当感觉无事可做很无聊的时候,夜深人静,很多人都会对自己发出这样的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或清晰、或模糊,或正确、或错误。这些已有的经验是我们开展本框题教学的前提,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轻松的“聊天”方式与学生展开对话,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回忆、表达出来,进一步去了解学生。

深入对话:交流澄清价值

虽然学生通过回忆或体验构建了相关知识,但这些知识可能只是粗浅的认知,也可能仅仅只是感性的体验,或者是片面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认知。如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有的学生就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赚大钱,成为成功人士”。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组织师生、生生或学生与教材、案例的深入对话,来让学生不断的修正、完善和深化自己的认知,形成新的、正确的、全面的、深刻的认知。这一对话过程的实质是学生价值澄清的过程。

师生:在问答中师生对话指的是教师在基于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的引领,以问题为载体,步步递进、深入,帮助学生进行价值澄清。如上述学生“生命的意义就是赚大钱,成为成功人士”的认知,教师以此为基础,可以与学生展开如下对话。

师:能获得成功、赚大钱,人生自然是很有意义的。那么,是不是只要赚大钱就是有意义的人生?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你说说看。生:有些人有钱爱炫富,或者为富不仁,就不是。

师:说得好!有钱不能任性,否则,赚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还有一点,有些人通过非法的手段,也可能获得巨大的财富,那他们的人生有意义吗?生:肯定没有。

师:为什么?生: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说不定被判刑,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师:太棒了,你不仅看到了钱怎么用才有意义,也看到了钱怎么赚才有意义。那你能修正一下刚才的观点吗?生:用合法的方式赚钱,赚了钱不炫耀,把钱用到实处,比如投资,或者做慈善,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对赚大钱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不断修正、完善。这种师生对话的过程要求教师善于抓住学生认知中表面、片面或错误的地方,同时要设置好恰当的问题,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新的认知。

生生:在活动中生生对话指的是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生生合作的活动,在合作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看法。如果说师生对话是在问答的方式中进行的,那么生生对话则是在活动中开展的。如在“体味亲情”这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说说我的亲人”的生生交流活动。在倾听与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对亲情、父母、孝顺、沟通等这些问题都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媒介:在案例中与媒介对话主要指的是与案例的对话。案例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的案例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思维成长。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对案例精挑细选、合理布局、恰当呈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与案例对话。学生与案例对话的实施流程包括:教师呈现案例,学生思考;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拓展内容,学生深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学生结合案例对问题进行思考、回答、交流,层层深入,达到价值澄清目的。

拓展对话:反思引领成长

通过对话学生已经不断地纠正、完善和深化了自己的认知,但这些认知仍有可能是零散的、表面的。学生这时候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反思和沉淀,用新的逻辑去整合零散的知识、拓展浅显的认知。反思既是对对话结果的拓展和重组,也是引领学生成长的途径。

反思仍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活动进行,而这个时候的活动,不同于之前的讨论交流活动,应更侧重于实践性活动。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实践性的活动情境,首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反思,然后用一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或参与实践。在解决问题、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增强,从而达到成长的目的。

“对话式”教学法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是真正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人的位置,关注学生的基础、重视学生的成长,其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我成长。“对话式”教学法的推进路径是从经验到知识(价值)到价值澄清再到行为,最后实现自我成长。在整个过程中,对话作为教学手段,贯穿始终,是师生、生生的一种平等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沈丽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