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课赛促进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2019-01-26陈东亮

考试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促进有效课堂

摘 要:随着课堂讲赛的不断深入,常态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变化,参赛教师都能通过现实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挖掘生活素材,引导课堂教学,在教案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上都有很大改观,在赛课的实施过程中展示了最佳水平,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课标》理念和新课程精神,尤其讲赛课后的说课、评课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品位和内涵,促进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优质课赛;促进;有效课堂

在优质课赛的实施和评选过程中,参赛教师在导学案和PPT的设计上,注重教材内容,精心设置预习题目,指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提出猜想;在教学方式上,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重视课堂环节的指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在教学效果上,强调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丰富学生心灵,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一、 优质课赛实施过程中呈现的亮点

1. 参赛选手形象良好,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富有亲和力,教学语言有情有趣,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讲解过程中声音洪亮,穿透力强,有气场,与学生沟通交流亲切流畅。

2. 教师素质高,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精练、幽默,富于感染力,粉笔字工整美观,刚劲有力,板书规范、整齐、大方,设计科学合理,给学生作业书写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3. 教师角色转变大,由导演兼主角转变为编剧+旁白+策划+剧务。能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习成果的欣赏者与评价者,把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和谐民主的生命课堂中诠释着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新课程精神。

4. 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参赛教师都能着眼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展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纠错、点拨和评价,体现课程精神。

5. 讲解耐心、细致、透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对教材挖掘较深,思维清楚,讲解透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教学有厚度,彰显了教师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6. 重視教材整合,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概念生成有理有据,水到渠成。精心设计训练题目,再进行跟踪训练,当堂检测,把简单的问题教得有厚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在知识的生成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真正做到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7. 挖掘课本内涵,感悟编者意图。教材除正文外,还有“动手动脑”“探究”“想想议议”“科学世界”“旁注”等栏目,功能都不一致。“动手动脑”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探究”能拓展和延伸知识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科学探究”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再创造的历程;“旁注”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感悟编者意图,才能恰当定位,设置准确高效的导学案,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和实用化。

二、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

(一) 学习课程课标,挖掘教材外延

数学教材是以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等形式呈现的教学模板,学生要掌握和理解课本知识,教师不仅要研究课标和学情,还要研究教材,准确领会教材实质,挖掘教材外延,做好知识定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研究课标,精准确定本节课达成的目标,准确把握本节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做好能力定位,控制好难度,例子不易过难,教之有“度”,教师站在学生角度,用容易观察和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来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提升;研究学情,反思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接受能力,详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课堂行为和需要,做好课堂定位,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进行换位思考,将教师置于学生的位置来领会教材、感悟教材,才能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和外延。

(二) 恰当导入生活问题,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生活情境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以问题引领探求方向,指向明确,切中要害,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三) 指导小组协作,挖掘学生潜能

小组之间的交流协作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协作,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生学习潜能。小组之间交流协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具有开放性,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展开,必须合理分组、学习任务指向明确,教师有序组织,一节好的合作探究课,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准问题,激活思维,使其通过解决问题真正有效地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运用信息技术,演绎直观生动

多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手段。PPT课件制作的创新和视频资源的直观展现,将抽象的学生难以体会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保证“有效课堂”的构建。

(五) 注重学生基础,分层施教满足需求

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为知识储备、生活阅历、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情,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的学生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总之,有效课堂不只是一种理念,不只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小组交流协作提出合理的猜想,经过自己的验证,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最终达到乐学、会学、学会。

参考文献:

[1]孙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2]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陈东亮,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促进有效课堂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浅论QC小组活动对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