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需有“示弱”的智慧

2019-01-26王振元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潘作业本道题

王振元

“示弱”的基本含义是“暴露弱点,表示软弱”。因为自己软弱,所以不敢同对方较量。示弱,有时并不表示软弱或无能,而是出于某种特殊需要而采取的策略。春秋战国时的越王勾践因战败对吴王夫差示弱,甘当马夫,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成为一代霸主。汉初三杰之一韩信所受的“胯下之辱”也是一种示弱,假如当时不示弱,一种可能他被地痞流氓杀害,另一种可能他杀了地痞流氓,自己吃官司。历史上就不会出现这么著名的“战神”了。

自古以来,大部分教师都是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大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诲人不倦,总是无所不能地帮助学生,对任何事情都喜欢包办,知识技能全面,以在学生面前树立绝对的权威。

著名教育学家兰海教授曾说过,当孩子面对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的时候,他只有兩个选择,一个是学习这个无所不能的人,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另一个选择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这个人什么都能做!如果教师能够在孩子面前有那么一点不完美,有那么一点软弱,孩子就会变得宽容,变得坚强和有责任感,继而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其实适当示弱,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运用得恰当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以唤醒学生的各种潜能。

小潘是个转学生,胆子特别小,可以用“胆小如鼠”来形容她。一次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在走吊桥的时候,我的腿突然抽筋了,走得有点吃力。正好看到小潘在我后面跟着,我灵机一动,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就对小潘说:“老师腿抽筋了,你能帮老师一把吗?”小潘不乏豪气地说:“王老师,我来扶着你,我们一起走!”语气斩钉截铁、步伐坚定地搀扶着我一起行走在摇晃的吊桥上。教她一年多以来,我从来没有看到她有这么大的勇气。那勇气从何而来?我始终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次的示弱,让小潘发现被教师所需要、被教师所信任,所以要展示自己,克服了胆怯的心理。经过这次教师的示弱,让小潘发现自己有能力战胜胆怯,原来改变也不是太难的,增强了小潘完善自己的信心。教师的适当示弱,唤醒了小潘改变的意识,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上百倍。

后进生小尹,听课效率低,经常走神,为了增强他学习自信心,我导演了一次“示弱”剧。一天课间,我让小尹到办公室来捧英语听写本,他看到我正在眉头紧皱地看一道语法题,就瞥了一眼。我抓住这机会,对他说:“小尹,王老师考考你,这道题你会做吗?”小尹思考了一会儿,说出来的答案是错的,我就细致耐心地给他讲解了这道题,最后还让他独自再解释一下审题思路。他彻底懂了之后捧着作业本返回了教室。

第二天上课,我把这道题写在黑板上,开始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在作业本上写出答案。我故意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错误答案,小尹立即站起来说:“老师,你的答案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我让小尹给老师和同学们当一回师傅,说一下自己的答题思路,小尹完美地给出了解释,我在班上郑重地表扬了小尹:“小尹真厉害,老师有时候学得还没你好,都能给老师和同学们当师傅了,而且还当得很优秀。”从那以后,小尹的上课状态有了180度大改变,他的目光有了和老师同学交流的动力,思维一直活跃在课堂上。有了学习自信,伴随着课堂听课效率的提高,小尹逐渐迈入了优秀行列。

当然,适当“示弱”作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必须在有利时机出现时才能使用,不能无原则地乱用,它不是作假,也不是作秀。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弱”促使了学生的“强”,是为了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探究和思维,以获得有用的技能和本领。

教育者需要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教育观念,适当退一步,给学生更多成长的机会,去激励、去唤醒,为学生取得的成绩而欢呼鼓舞,做学生成长的见证者和陪伴者。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小潘作业本道题
有难同当
有难同当
误会
作业本
作业本里的故事
谁都不喜欢我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