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起步运算的方法与策略

2019-01-26刘月和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1期
关键词:加法减法算法

刘月和

[摘 要] 加法和減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运算的起点,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的计算学习。因此加法和减法教学一直是教师极其关注的对象。

[关键词] 加法;减法;算法

低年级数学教学以学生游戏活动为主,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对于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接受能力。

一、小学数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下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发扬个性,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算法的丰富想象,把他们的思维有意识地引向多发性的道路上。

1.数数法

这是学生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孩子依据手指去计算,例如:5+4,大多数学生会去掰手指,一只手伸出5个指头,另一只手伸出4个指头,然后把两个手合起来从l开始数,从而得到结果;再如5-2,学生先伸出5个指头,减去2就是从中收回两个指头,剩下的指头再数出来,这样就得到结果,当然,还有学生会用小棒或小石头等一些辅助工具来计算。

2.凑十法

依据十的特殊性,好多学生会把一些数字用凑十的方法来计算,例如:9+2,把2分去1,和9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下的1,即10+1=11;再如12-9,可以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得1,再用1加上剩下的2,即1+2=3。其实教师再让学生口述9+2、12-9等算式的过程中,学生逐步体验了“凑十法”的优越性。由此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一种计算的思维模式,长期练习,逐渐达成口算,这样计算速度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而且学生的大脑反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类推法

针对不同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还有一种方法叫类推法,例如:9+4,先把9放在心里,然后接着9依次往后数四个,就得到13,也就是说两个数相加时,我们要先把大数记在心里,较小数用手指来掰出,然后接着大数依次往后数伸出的手指就能得到结果。再如,13-4,可以伸出4根手指,先算出13-1=12,即缩回一根手指,再减去1,即再缩回一根手指,剩11,然后依次类推,即得出结果。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便于运算,而且准确率高。

二、小学数学加减法运算的策略

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在学习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传统的教材编排把学生的起点放的很低,显然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需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面对学生的这些数学现实,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认真备课,加强知识之间联系

现行教材基本符合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所以教学不是走在学生智力发展的前面,它是以一定难度的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如果落后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中,我们应加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注重算理,强化学生理解知识

既然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并且正确率较高,那么,在教学时应把着力点放在方法的探究上、算法的理解上。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应重视过程,通过对各种不同计算方法的尝试、探索、交流、点评,通过知识的整理、规律的寻找,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开拓思路,提高能力。

3.加强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认真倾听、广泛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

4.正视差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个体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面对差异,承认差异。有针对性地帮助个别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加强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分层练习,促进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小学阶段,数学贴近于生活,在保持数学味的同时,要加强其生活味的一面,使学生喜欢数学,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起步运算能够顺利地过渡。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加法减法算法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例谈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做“加法”
苏州西部生态城:创新思维做好生态“加法”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国家“减法”与地方“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