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学校园暴力的防控研究
2019-01-26卜全民徐月红
卜全民,徐月红
(1.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003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把它提升到教育方针的高度。“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而中学校园暴力问题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学校园暴力很容易沦为一种典型的越轨行为,导致学校教育的失序,让身处校园的中学生提心吊胆、校园外的家长忧心忡忡、学校的管理工作者焦头烂额,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呵护好祖国的花朵,让他们专心汲取知识,将来安身立命、报效祖国,是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责任。李克强总理曾在关于校园暴力的批示中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1]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冲击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如果把它视若无物、放任不管,终有一天会让全社会为其买单。因此,亟需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要加强中学校园暴力防控研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
所谓中学校园暴力,是指在中学(初中和高中)校园内或周边发生的给教师、学生造成精神上、身体上的伤害,对校园秩序、社会治安造成危害的一种破坏性行为。具体来说,只要是发生在此类学校或者学校周边,对中学生及其老师的身体伤害、财产侵害、名誉打击、精神虐待等行为都可视作校园暴力。挪威从事暴力学研究的专家唐恩·奥尔屋斯把校园暴力分为五种类型: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关系暴力、性暴力和网络暴力。从我国国情来看,这一分类亦符合我国中学校园暴力特征。[2]与传统的物理攻击为主的校园暴力不同,当前中学校园暴力的种类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恶劣,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女生欺凌现象严重。中学校园暴力的实施者包括在校学生、教职工、学生家长、离校的问题生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不法者,本文主要侧重在校的问题学生。中学校园暴力因其暴力伤害性质,会给参与暴力事件的双方带来极大的伤害。这些伤害不仅仅使受害人身体受到侵害,更可能对双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一)危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学生是中学校园暴力的首要受害人,往往会在校园暴力中直接遭受各种暴力侵害。在公共卫生学的领域内,校园暴力被认定为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的“源泉”,同时体现流行病学的部分特征。一方面,被侵害的学生身体直接受到伤害,严重的甚至会致残致死;另一方面,校园暴力会给被侵害人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伤害。中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校园暴力常常会使被害学生发生情绪波动、心情压抑、学习生活的积极性遭受打击,出现抑郁甚至轻生的念头,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对其后续的成长过程极其不利,乃至对以后的成年生活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3]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步入社会以后都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常常是违法犯罪的诱因。
(二)威胁学校的建设发展
中学校园暴力不仅对中学生造成直接的身心危害,还会对学校正常的校园生活、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在发生了校园暴力的校园里,老师作为校园暴力的直接见证者,除了直接承受暴力威胁,还要承担来自社会各界的谴责,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会导致他们难以专心教学甚至会担心失责而影响教育工作的前途。[4]同时,发生校园暴力的学校学习氛围、学习秩序都会受到严重打击,学生无心学习、老师无心授业,学校的学风和形象遭受严重损害,直接影响学校的建设发展。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前提,如果在校师生常年笼罩在校园暴力的阴影下,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都很难取得好成绩。
(三)影响侵害者和受害者的家庭生活
校园暴力的发生会使得施暴学生的家长承受来自人际交往、社会舆论等压力,会因支付赔偿金而对家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同时还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对家庭而言,这种变故无疑是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使得施暴者的家庭被冠以恶名,难以正常地在社会上立足。[5]而受害者的家庭则会长时间笼罩在暴力侵害的阴影中,终日承受着暴力带来的负面效应,会对学校、社会失去信心,难以正常生活。
二、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剖析
纵观我国发生的诸多校园暴力事件,其特征明显,种类繁多,这是因为校园暴力在发生过程中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由此引发不同主体的校园暴力事件。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内因和外因。内因方面主要是心理方面,包括被害人和实施主体的心理因素;外因方面主要是家庭和社会等一些外部环境因素。[6]
(一)学生难以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
身体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在心理方面也处在敏感和关键的发展期,价值观念还不成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比较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易冲动、好模仿、比较叛逆,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的个性。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当前阶段的中学生在安全、爱、尊重、自我实现、生理等五种需要中,除了自我实现以外,其余四类基本实现。[7]在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大部分中学生都受考试、高分等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成绩而不重道德教育的功利性教育模式致使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过于看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学生要想获得自我满足就只能通过考试成绩来证明。学校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种单一的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对中学阶段的学生自我实现有很大的影响,过分宣扬“第一”“状元”,造就了大多数中学生都是失败者的认知,还容易让“A类学生”觉得只要成绩好,其余的都不重要。这种错觉往往会把学生往坏的方面引导,让他们变得自私、目无法纪。另一种情况就是,部分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不能获得成绩上的自我满足,会对自己产生失望感,失去自信,进而增加对学习的厌恶感,因而变得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没有学习能力,主动放弃努力学习。而学生又比较爱面子,喜欢证明自身价值,从而导致部分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把注意力转移至其他方面,于是通过调皮捣蛋、打架斗殴及其他形式的违法乱纪来引人注目。[8]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防止学校过分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选拔和甄别,不断提升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诉求,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的素质。[9]但历时18年之久,如今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改革成效。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仍然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排挤而成为“边缘人”,渐渐失去对学校的信赖感,进而成为受害者或者施暴者,有的演变为校园暴力的主导者。
(二)学校分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
由于学生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因为历史或者政策的缘故,学校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梯队,部分学校成为人们心中的“低等学校”。在这类学校中聚集着大批“不思进取”的学生,由于社会普遍追求高分数,所以该类学校也主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故而在监管上有所失策。部分老师对问题学生教育方法失当,喝斥、排挤甚至变相体罚成为教育这类学生的主要手段,造成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服管教。[10]现阶段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使得城市教育资源远优于农村,但城市中也存在“名校”与“草校”之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更加体会到这种教育不公。受到等级制度划分的影响,部分学生更容易出现校园暴力的倾向;同时,暴力、越轨等问题的存在也进一步恶化学校的外在环境。[11]一部分被排挤出校园的学生甚至会有报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滞后使校园暴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避免,对一些可能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苗头,学校教职工通常缺乏防控意识和能力。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渠道,学生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向老师反应,从而使问题不断积累,矛盾逐渐恶坏,最终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三)校外环境的不可控性和整治的缺失
中学校园暴力事件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和文化背景差异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IPAD等的迅速普及,中学生较以往有更多渠道接触到网络媒体散布的暴力、色情信息。因社会上某些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经常散布夸张、不实的误导性报道,加之理解力、辨别力不足,却善于模仿,中学生对在网上接收到的信息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受暴力题材的信息蛊惑,中学生很容易对这些错误信息进行复制模仿,甚至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12]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由于校规约束力有限,学校无法对施暴者采取刚性有力的处罚措施,能采取的处罚大多都是对违纪学生进行不痛不痒的口头批评,达不到教育警醒的作用。另外,受害者及其家长由于害怕来自校园的二次伤害,大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唯恐遭受打击报复,这反而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让他们越来越张狂,更加肆无忌惮。更重要的是,实施暴力的中学生多因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下而很难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我国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并将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放在首位。[13]现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一些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强调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但对未成年人违法施暴的处理和善后却未作明确规定,这导致校园暴力行为发生以后难以有法可依。施暴者实施暴力却可能得不到相应处罚,渐渐丧失罪恶感;许多暴力事件只能由学校或当事方家长协调解决。[14]笔者以为,这些因素都助推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中学校园暴力的防控机制建设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5]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为学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学校要笃行育人为本、厚植立德为先的办学精神,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对中学阶段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将德育课程的开设作为重点项目,不断向学生传递德育知识。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重视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过程管理,拓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家校联系,进而减少中学校园暴力事件。[16]由此,塑造中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培养中学生的个性与道德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学生的内心深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未来的学习与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任何社会都强调“德”的重要性。“立德”为我国古代“三不朽”之首。学校要坚持以德树人,坚持全人培养为基本目标,树人先立德,这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和建立。德育应该是智育中最重要的考量点,学生只有在具有健康心理的前提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在学校生活中,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全方位培养,不断用德智教育促进学生的智力教育,促使学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17]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应当成为他们的指路明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坚持德育为先,相互团结与帮助,不断传递正能量,防止小团体的出现和蔓延,鼓励学生用合法、合规、合理的方式去处理棘手的问题,而不是以暴力方式去解决。不断培养学生的大我和小我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全员以德育人,全体成员都要树立德育意识,这里面包括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都要参与到德育建设的队伍中来,建立老师、管理者、学生、学校工作人员都参与到德育建设中的良好机制。[18]学校不应当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指标,要注重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谐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合格的公民做准备。
(二)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贯彻实施“立德树人”的目标和教育理念,须从学校的德育水平提升上抓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每个老师都要坚守一颗纯粹的“匠心”,不忘初心。充分发挥德育副校长的作用。负责德育工作的领导应当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一套完整的德育实施方案,引导学校朝着正确、合理的德育方向发展,并且在日常管理中突出班主任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不断用德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19]作为教师,应当学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形成一批先进的、具有典范性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在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班主任要潜心研学,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潜力。[20]处理各类道德问题之前,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处理问题时,要秉承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分析事件;处理问题后,要及时归纳总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要求班主任树立德育意识,深谙德育规律,提升德育素质,提高业务能力,明确担负的责任,掌握德育方法教育和指导学生,进而提高自己的德育工作水平。学科专任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诲人热心,结合所教授的学科特点间接渗透德育基础知识。每位教职员工都要笃行育人为本、厚植立德为先的办学精神,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机制,达到时时可以育人,事事可以育人。
(三)完善校园暴力防控机制,探求有效预防渠道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德育可以践行兼职导师制。实施此种制度的目的是让负责德育的老师及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变化,针对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作为德育老师,要执教专心、为师仁心,根据每位学生所处的不同境遇,制定不同的辅导计划,并做好后期的追踪指导工作。可以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及时了解学生的近况,针对不同的状况实施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将学生的心结打开。[21]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一些德育方面的文章,实行文化育人。制定中学校园暴力的自我保护演练制度。校园暴力事件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不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防止在不可控的暴力事件中受到伤害。学校作为学生阳光成长的主要阵地,应根据校园暴力的危害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防身演练,增强学生对校园暴力事件的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遇到此类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伤害。学校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各种技术措施,便于在紧急状况发生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校园暴力带来的二次伤害。要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提前做好预警机制。事先的预防比事后的补救更有效,化解情绪火药桶,避免其爆炸,比什么课程都重要。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要按照应急处置预案中的程序,第一时间进行上报,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坚持公平的态度,将信息进行公开,减少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配置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课,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抗压能力,才是一个孩子终身的财富。[22]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加强家庭与社会参与
所谓的德育网络,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德育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使三方面教育互为补充,通过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具有各自的职能和优势。[23]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以及管理育人的责任。学校教育是核心,要主动与社会和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教育是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教育,教育的主体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以行导人,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24]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加强学校周边的社会治安环境治理与保护,为学校教育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逐渐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充分发挥德育网站的作用。德育网站要注重内容的教育性,同时不能忽视规律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网站上的内容,从而促进自身德育的发展和完善。不仅如此,网站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对于学生有比较强的教育性,还可以作为家长和外界人士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通过网站的建设和使用,使家长与学校之间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和学校的情况,学校也可以及时将学生的状况转告家长。学校应定期举办校园防暴专题讲座,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实施暴力应得的惩罚以及面对校园暴力该怎样去应对以避免受侵害或让伤害最小化。[25]防暴教育与普法教育应齐头并进,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让学生明白校园暴力实施者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被害者又有什么样的法律权益。
(五)丰富德育活动,强化榜样作用
学校德育体系是一个综合大系统,既包括我们所了解的品德、德行教育,也包括艺术、体育、科技和卫生等方面。从目前来看,有很多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形式是多彩多样的,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开展这些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要切实提高学生德育的时效性,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频率,学校还需对学生的言行以及相关的德育工作进行合理的规范。优良的校风学风是人才脱颖而出所仰赖的“空气”,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升国旗、开班会、家长会、开学典礼等,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不仅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懂得礼仪和感恩,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传统封闭的德育方式,难以适应现实发展需求,应该由开放的德育方式取代,并且在开放的德育过程中,注重增加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26]在德育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树立好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向学生传递应有的正能量。学生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既有利于其个性的发展,还能对其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悬挂英雄、名人的画像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余论
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基本范畴来看,学校是校园暴力防控的主导,学生是校园暴力防控的主体。尤其对于中学这一学段而言,学校和学生是校园暴力防控的内在条件,法律法规、治安秩序维护、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可以被看作校园暴力防控的外在条件。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未成年人的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还不完全成熟,容易被新事物诱导和误导,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走极端,而且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防技能偏差,极易受到校园暴力风险因素的侵袭。本研究是以“立德树人”为视角开展的中学校园暴力防控研究,把握了学校和学生这一研究的逻辑起点,同时辅之以影响校园安全的外部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形成“立德树人”背景下的中学校园暴力防控对策。当然,关于校园暴力防控的研究,尤其是针对中学校园暴力的防控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大课题,不仅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还与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政治学、法学、安全学等学科息息相关。中学校园暴力防控研究并不仅仅是对过往事件的总结性研究,同时还要与时俱进针对校园暴力类型、暴力手段的新变化、新趋势开展前瞻性防控研究。从这一综合性研究层面来看,我国中学校园暴力防控任重而道远。在此现状下以“立德树人”为视角开展中学校园暴力防控研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