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保,如何利用数据向“深”而行?
2019-01-25李洪吉,严玉兔,丁智勇等
什么是“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离的,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量庞大、增长迅猛的各类数据已经成为社保部门在大数据时代发展必须深度挖掘的“富矿”。
2014 年初,人社部提出“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8 年,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将工作重点从“登记”转向“精准扩面”,各地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类推进,不断提升扩面精准性。同时,人社部也加强了国家全民参保数据库建设,与公安、扶贫等部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全民参保数据的集中和动态管理。截至2019 年一季度,国家库已有13.6亿人的基础信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险制度加快了建设步伐,基本实现对各类人群的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十九大再次部署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把工作重心转向人员全覆盖。从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到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地社保部门始终十分重视数据的获取、准确、分析与运用,为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打好基础,为开展全民参保数据的深层发掘提供支撑。
没有质量的数据不能称之为信息,不被利用的信息是无价值的。目前,在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集中在数据上,一是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未参保”和“断保”原因信息项不全、不准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精准”扩面。二是数据共享机制还不健全。全民参保计划要在2020 年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数据找人、分类施策”是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基本方法。2019 年,要进一步巩固全民参保登记成果,将重心从“登记”向各类未参保群体扩面转移。进一步抓好数据动态管理、分析和应用,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分类施策,精准识别未参保人员和未参保原因,有针对性地推进参保扩面工作。
要想打赢全民参保攻坚战,一定要利用好“数据”这一强有力的武器,如何“用好”且“好用”,需要审慎研究。本期围绕“全民参保,如何利用数据向‘深’而行?”这一话题,邀请部分省市相关负责人进行讨论。
特邀嘉宾:
李洪吉:山东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副主任
严玉兔:浙江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调研员
丁智勇:云南省人社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副处长
晏智巍:四川省社会保险管理局参保登记及权益管理处处长
主持人:本刊记者 尚芳
数据是社保的核心资产
主持人:全民参保计划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要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贵省(市)如何有效获取数据,并通过分析和运用数据,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动态掌握参保情况,实现精准扩面?
严玉兔: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是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客观要求和真实写照。无论社保数据应用还是社保经办数字化,最基本的单元是数据,而数据的生命在质量,提升数据质量是社保事业发展对经办管理的客观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需要高质量的有效数据。
社会保险业务信息和基础信息两类数据,决定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是否真正精准到位。因为这两类数据数值既是评价全民参保计划实施指标准确的关键,也是动态机制的内涵和整个工作可持续性的要求。所谓的业务信息就是与业务系统的实时对接,互联互通,保持一致,并按规范标准分析,敲实参保人数等业务数据;而基础信息就是与公安户籍库、工商登记库对接,确保应参保人数、单位等基础数据的准确。另外还有辅助业务判断的数据,即与法院、民政、市场、教育等政务部门相关数据库的对接,并按规则通过信息采集、共享、分析确定影响参保扩面的各种因素,进一步确定人员性质,夯实参保对象,精准定位,并借助技术等手段按扩面责任区域推送未参保人员信息,进而实现精准扩面。
李洪吉: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最重要的是摸清底数、动态管理、精准扩面。山东省严格按照数据动态管理的要求,按时上报增量数据,以保证全民参保数据库的时效性,注重与外部门数据共享工作的开展。与公安部门进行批量数据比对,获取本省未参保户籍人口数据;与监狱管理部门批量数据比对,获取省内服刑人员数据;与教育厅批量数据比对,获取16 周岁以上省内中学和中职在校生数据,同时正在协调高校在校生数据的共享工作;与高校部门数据批量比对,获取职业院校在校生数据。
按照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提升工作的安排,山东省将建立包括全省人口、法人单位、电子证照、社会保障等6 个基础信息资源库和16 个主题库,结合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构建全省一体化的大数据基础支撑体系。山东省全民参保计划将借此契机,进一步丰富完善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中的指标。
丁智勇:“数据找人、分类施策”是实施精准扩面的基本方法。云南省在完成全面登记的基础上,在优化制度、落实政策、提升经办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努力的同时,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巩固登记成果方面,建立四项机制:人社内部的各业务系统联动机制,依托政务大数据建立与多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建立与国家数据库的联动机制,在基层建立入户调查常态化机制。二是数据分析方面,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险种,从年龄结构、参保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对扩面形势进行分析,确定以小微企业、较高收入灵活就业人员和45岁以上人员为重点人群,以城镇为重点区域,对政策、经办、宣传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三是持续扩面方面,从贫困人群和60 岁以上无养老待遇人员这两个群体入手,精准锁定对象,分析原因,依托社保扶贫政策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分类施策,优先加以解决。
晏巍:为有效获取数据,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四川省不断完善登记库信息,克服各险种统筹层次不一致、业务系统部署层级不同、跨部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难题,积极推进数据动态管理。与省级集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系统、协查认证平台对接,实现了业务监控管理;与部级全民参保登记库定期比对,与四川省外出务工农民工实名制数据库数据交换,了解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异地参保情况;通过前置服务器与市(州)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在获取市(州)业务数据的同时,及时更新省、部级数据,支撑各地业务拓展使用;与省人社信息中心配合,拟定外部数据批量交换流程和接口调用保障工作流程,通过查漏补缺的方式获取增量变量数据,不断完善登记库各类基础信息,提升数据质量;综合运用内部统计、联网数据监测以及外部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质量,提升系统的决策分析和支撑能力。
有效构建数据“资源池”
主持人:如何实现与外部门的数据共享,有效构建数据“资源池”?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如何确保数据安全?
丁智勇:云南人社先后与多家单位签订数据共享协议,通过专线、电子政务外网等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并在网络边界设置安全策略,要求数据共享单位履行好各自网络安全责任,明确共享数据的使用范围和管理责任,确保数据共享工作有迹可查,有序开展。其中,通过与税务、财政、银行间的数据共享,实现了社会保险征收、发放信息的数据共享,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各地报盘、回盘流程,提高了社保基金安全性;与省公安厅数据共享,从公安部门获取参保人员二代身份证的照片数据进行比对核实后办理金融社保卡,全省各级人社部门不再需要投放照片采集设备、配置采集工作人员,节约了建设资金和运维成本,提高了业务经办效率,为参保人提供高效快捷的人社服务。
严玉兔:浙江省在构建有效的“资源池”方面,一是与公安人口数据的比对,并以人口库形成人员基础数据库,社保业务库与公安人口库全库比对后,实行增量数据动态交互推送;二是各个险种业务系统数据比对,解决各险种参保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信息的互证与统一;三是提请养老保险全国联网监测数据库比对浙江户籍所有人口在全国各地的参保信息,进一步夯实应参保人员;四是与公安和工商以外的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比对,明确人员身份以及参保扩面对象;五是应用司法、民政、交通等政务共享数据。所有数据力求实时、动态,并拟订相关规则,解决重复参保、中断缴费多重计算(数)、重复待遇享受等业务问题。
在形成“资源池”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要注意三方面的“安全”。一是包括网络、平台等数据本身安全,除了制度约束,主要是按规定要求运用技术手段来保障;二是坚持数源唯一性原则,即根据数据的管理职责确定数据源,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以公安人口库为准,参保业务状态以各险种业务信息为准;三是数据比对中有差异(异议)的,按进库时“先入优先,后发核实”原则处理,避免重复,确保数据唯一。
晏巍:四川省结合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交换要求,通过查询、核验和批量交换三种方式,逐步打通内外数据共享渠道。对人口、工商、教育、社保、税务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按照数据不搬家、不落地的方式,采用数据在线查询、核验等接口服务方式,确保需求信息在规定时间内随时可查询验证。对需要进一步统计分析的大批量数据,采取批量传输方式,确保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比对,满足数据统计和大数据分析等需要。
为确保数据安全,四川省对授权访问数据的操作人员,按照最小授权的原则进行信息访问控制,使其只能访问职责所需的最少够用的信息,仅具备完成职责所需的最少的数据操作权限,离岗换岗即回收权限。对数据的维护性操作,原则上均通过系统前台功能实现。因特殊情况确需通过数据库后台操作数据、批量导入导出的,设置严格的内部审批流程和程序,并详细记录操作过程。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主持人:全民参保计划重在“参保”,在实现参保更快捷、更方便的过程中,贵省(市)采取了哪些举措,效果如何?
晏巍:为构建群众满意的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四川省通过实施“互联网+人社”2020 行动计划,将经办服务向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便民化载体延伸,部分市州采用“微信公众号”“智慧人社APP”、银行“融E 联”等渠道开通和签发电子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具备身份凭证、养老验证、自助查询、扫码缴费等核心功能,实现了将社保卡“装进”手机里,让持卡群众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
进一步完善经办服务延伸基层工作方案,研究解决各类新情况、新问题,有序推进社会保险业务下延工作。以“可参、可缴、可查、可控”为目标,细化下延业务项目,规范业务经办流程,努力实现“业务经办不出村”,打通社保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
应用省级转移接续平台,通过数据交换简化办理流程,探索解决跨地区参保问题,探索“异地参保不用跑”。着力打造“移动的服务大厅”,为行动不便、交通不便的贫困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贯彻落实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劳动用工备案等三项业务统一登记工作,依托基础信息库,统一受理、分类处理,实现关联业务的“一点登记,全域共享”,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严玉兔:近年来,浙江在推进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工作中,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秉持开放、平等、协作、服务、高效、责任等理念,强化行风建设,积极打造“审批事项最简、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参保对象获得感最强”的社保经办,真正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的社保服务事项“四办”。“四办”,即“一网办”,通过信息共享、网上流转等方式,实现参保、续保等社保业务异地受理异地办理、异地受理属地办理,并以此不断推进社保经办一体化;“移动办”,充分运用政务服务网、手机APP 等,通过网上经办、自助服务,让办事的参保对象足不出户轻松实现“零跑腿”;“一证办”,以身份证(社保卡)和企业社会信用代码为载体,推动数据共享,以数据代替材料实现“一卡(证、码)即办、见卡(证、码)即可”的办理新模式;“就近办”,发挥社银合作以及基层服务平台作用,积极推进参保续保等社保经办事项(服务)向基层、银行网点、掌上延伸。
李洪吉:为加快全民参保工作的持续开展,山东省各市都做了很多探索。济南市本着围绕网络办理、全城通办、实施综合柜员制、“减少群众跑腿”等原则,重点打造社保智能化服务体系,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增加业务网办事项和全城通办事项,拓展微信、支付宝、手机APP 等社保服务途径和手段,继续加强业务下沉,为参保职工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社会保险服务,方便群众参保。淄博市充分利用自助设备、手机APP 等多种缴费方式,拓宽缴费渠道,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经办服务。威海市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参保缴费政策宣传,开展了“工伤保险进企业”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督促参保缴费,加强工伤预防;大力推进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工程建设项目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加强调度通报,促进应保尽保。东营市在所有村居配备了协理员,负责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工作,城乡居民不出村即可办理参保登记手续,为城乡居民参保提供了便利。
断保、未参保现象犹存
主持人:全民参保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际工作中,各地仍然存在断保、未参保等现象。贵省(市)未参保及断保的情况如何?未来应如何改善?
丁智勇:就目前云南省的情况而言,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都还有较大的扩面空间,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政策空白点,尤其是针对依托网络平台的新业态就业群体,当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尚未有效覆盖。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费率较高、基数增长快,导致了一部分人不愿参保,一部分人缴不起费,还有一部分临近退休年龄人员参加不了。用人单位为节约成本,依法履行参保义务自觉性不高,加上社保执法能力较弱,一定程度形成了“违法者得利”的不公平竞争局面,并反过来助推处于弱势的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共同违法。同时,社保经办力量薄弱,经办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低,与承担的任务量不相匹配。服务供给跟不上形势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保就业”还是“保社保”成为两难选择。
针对上述困难,在持续深化改革的同时,要加强数据基础建设,主动融入社会管理方式现代化进程,以“一人一数,一企一数”为目标,构建大数据,为精准扩面提供坚实基础。同时,依托大数据支撑,加快“放管服”改革,既实现精确管理,又提供优质服务。通过纳入信用体系建设等方式,提高社保违法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严玉兔:目前浙江断保、未参保的主要对象是流动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做好中断人员的续保工作,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所在。短期要注意化解风险,长期要着眼制度建设。着力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失业的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完善降费减税等政策储备。重新审视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政策,减少制度掣肘,降低劳动者在换工作、找工作时的成本。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要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稳就业,促参保。
目前的参保、续保问题,特别是在自由职业者还受用工性质、地域、统筹层次等条件制约的状况下,履行参保扩面职责,必须厘清思路。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有关政策,完善适应新就业特征的社会保险参保政策和服务机制。要放到一个新的并充分基于现实的框架下去研究解决。其次,对中断人员要分门别类针对性扩面:签订劳动合同等具有传统标准劳动关系的,要一个不落纳入社保;中断人员从事网约工、临时性雇佣、非全日制用工、多方雇佣关系等非传统标准劳动关系的,要根据户籍地和户口性质积极引导扩面参保;本地户籍从业人员要动员其参加社会保险;非本地户籍的要鼓励其参加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险,维护自身权益。再次,大力推行“网上社保”,突破地域限制,积极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社保参保续保途径。同时组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还没有标准定义和规范的新业态等人群的精准定位并针对性扩面,为包括中断人员在内的应保未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参保、续保服务,实现应保尽保。
李洪吉:山东省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中有中断人员368.9 万人,占总参保职工人数的2%,但从绝对数上看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产生这些问题有五大原因:人口流动频繁,人户分离、无法及时跟踪掌握动态信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意识淡薄,缴费水平较高,影响参保缴费积极性;受经济形势大环境影响,部分企业倒闭或经营困难,无力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目前国家政策规定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为15 年,致使有相当一部分参保人员选择缴费满15 年后不再续缴而断保;参保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因此,在加大政策宣传、精准宣传引导的同时,要完善降低社保费率,调整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就业人员社保政策、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及财政补助、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等相关政策措施。密切加强与公安、电信等部门的联系,尽早摸清人户分离、无法联系的人员信息,落实未参保的原因,引导其参加合适的社会保险项目,使社保政策惠及千家万户。优化社会保险参保流程,为参保人员提供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