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行业高校如何探索“双一流”建设之路
——访“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高端论坛”书记/校长

2019-01-25桂庆平祝宁

大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

记者 桂庆平 祝宁

在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依托行业、面向行业、服务行业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特色,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传承。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寻找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定位?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高端论坛”的书记/校长们的发言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高端论坛”书记/校长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到新方位,要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承担新使命,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展现新作为。以特色办学服务行业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走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是大学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发展战略选择。

《大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面对新的发展使命,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寻找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目标?

张来斌(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校长):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到新方位。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大学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高等教育的规律,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经验。当前的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无不需要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牵引力和推动力,高校也因此成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服务面向是能源、交通、通讯、电力、矿业等国民经济命脉行业,更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当中去,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到目标方位、实现价值追求。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要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承担新使命。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企业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驱动”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行业高等教育的“领头羊”,主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引领支撑行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是目标追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学校服务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展现新作为。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围绕所服务的行业形成了优势学科群,从而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和实力。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明确要求,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要面向世界舞台、定位国际坐标、涵养全球格局,紧密结合学校办学优势,进一步凝练和优化自身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仅参与国际竞争,还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治理。

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校长):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改革的新时期,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勇担党和国家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建设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我校坚持以“创新、绿色、开放、共享、高效”的发展理念统筹学科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依托优势学科,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大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领大化工行业转型升级,解决国家新材料、资源、能源、环境和健康等领域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建设目标。学校将依托优势学科群,建设一支世界一流创新团队,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平台,成立国际合作创新联盟,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学科群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或国际引领性的标志性成果,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实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全面提升“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的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一流”。

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校长):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深入推进,对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保障的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新使命和新要求。面对新挑战,我国迫切需要培养出一大批既能够适应、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性大学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为农业、水利、地质、石油等诸多领域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积极参与、主动作为,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努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培养一流工程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赋予行业性大学的历史使命和战略选择。

山红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国以才立,才以教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更好地走特色型发展道路,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从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世界一流大学并非都是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也并非所有学科都独占鳌头。像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英国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高等电信学院等都是堪称小而精的特色型大学的典范。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表明,以特色办学服务行业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走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是大学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发展战略选择。

《大学》: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水平人才方面有哪些优势?

蒋庆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到目前为止,行业特色大学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在140所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高校中,有90余所为行业特色型大学,20世纪50年代设立的12所工业专门学院(包括著名的八大学院)全部在内,6所财经专门学院(包括唯一涉外的北京贸易学院)有5所在内。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行业大学在各个学科门类都有优异表现,特别是工科门类。在工科37个一级学科中,33个高校获得A+,其中有20个行业特色型大学,80个A+ 中,行业特色大学获得44个。这些数据足以说明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数十年的建设过程中能够与时俱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王亚杰(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理事长):在我看来,应当用“学科特色型大学”来代替“行业特色型大学”这个概念。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第一,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具备一个或数个优势特色学科。不论在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并且以优势学科为核心形成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具有优于相同或相似学科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赖于原国家部委的大力扶持,也得益于高校自身坚持按照学科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来办学的不懈努力。

第二,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具备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这类大学始终把握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始终遵循“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的基本原则,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强势学科群和国家战略性需求承载基地。

第三,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长期拥有良好的行业基础,但是已经不拘泥于某一个行业。从原来的一对一发展成为现在的一对多,这些行业不仅是学科特色型大学的服务对象,更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双一流”的合作伙伴。行业需求不仅引导学科始终处于学科成果转化的最前沿,而且为学校提供科研经费、实验场所、实习基地等各方面的条件。在办学策略当中,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会努力保持这个传统,保持自己的优势学科,并且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对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进行科学的动态的调整。

第四,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仍将侧重于某一类应用学科,而不会盲目扩张成为综合性大学。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仍将侧重于高速铁路建设、北京科技大学仍将侧重于材料科学、北京邮电大学仍将侧重于信息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北京化工大学仍将侧重于高分子材料,等等。

李慧敏(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评估所执行所长):我理解,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办学特色应以行业为依托。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本来就是与各个行业紧密联系的大学,其优势学科大都占领着学科的前沿,引领学科方向并带动相关学科的良性发展,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它们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特定的行业或服务对象,在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机制、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行业性。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致力于发展行业共性技术和解决关键问题,致力于成为国家的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基地和智囊,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二是办学特色应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学科是体现一所大学发展方向和潜力的基地,是体现其特色的主要着眼点。特色型大学的突出基本特点即是该大学的特色学科。办学特色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发展层次不够“高”,引领性有待加强。发展路径不够“特”,优势有待强化。科技创造不够“新”,协同性有待加强。避免与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趋同化倾向,行业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亟待反思与调整。

《大学》:与建设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相比,现在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存在哪些不足?

张来斌:首先是发展层次不够“高”,引领性有待加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应以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尤其在行业企业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人才培养的引领性有待加强。高校的人才培养针对行业新需求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缺少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理念以及课程体系,对于急需专业甚至缺少相应的学科设置以及教学研究人员,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尚不健全,使得人才培养还存在供需不符的情况,急需从供给侧进行改革。学科建设的引领性有待加强。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优势学科群比较集中,学科结构体系较为单一,学科传统使得学科间交叉融合力度不够,新兴交叉学科拓展能力不足,面对以人工智能、新能源为显著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占领发展制高点。科学研究的引领性有待加强。科学研究被动参与企业科技攻关较多,主动服务对接企业产业升级需求和开展前瞻性研究有待加强。在多国国际合作项目、高质量研究、重大科学前沿研究中,行业特色型大学大多处于从属地位,主导并引领国际合作发展方向的能力还不强。

其次是发展路径不够“特”,优势有待强化。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质和独特风格,是大学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特色是有层次的,只有凝练到一定程度的特色才能转化为优势。在开放办学的大背景下,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此类大学最大的特色就是与行业间立体化、全方位的密切合作关系,脱离行业办学之后,校企双方合作对象均呈现多元化趋势,学校与行业的联系逐渐弱化,一方面有利于高校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因此带来失去行业合作“垄断地位”的优势。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实践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不单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在人才培养全过程。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校在高素质工程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集聚优势还不明显。学科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高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高峰”已经形成,基础学科、支撑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尚未形成“高原”“高地”,不利于联合开展协同攻关,难以在“高地” “高原”上建“高峰”。

再次是科技创造不够“新”,协同性有待加强。协同创新的深度广度不够。就协同创新的主体而言,深度不足。学校层面,行业特色大学虽制订了协同创新计划,但因各学院、各学科、科研团队具有相对独立的运行生态,利益分割和条块分割普遍存在,因此在短期之内难以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实现跨学科的深层次合作;社会合作层面,现有的协同合作主体往往集中在科研院所、国外高校等,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有待加深。就协同创新成果的应用而言,广度不够。现有的协同创新实践往往局限于科学技术联合攻关,校企协同创新成果难以应用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就协同创新运行机制而言,角度不全。参与各方的职权以及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不明确,各方成员积极性不高;协同创新评价机制缺乏,缺乏对不同研究类型、不同模式的协同创新的分类评价方式,缺乏对能体现行业贡献率的评价指标。

杨勇平:行业性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和行业技术骨干,彰显了国内其他类型高校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与行业之间的脱节,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企业的需求不一致、不协调。在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面对来自综合性大学和其他类型大学的严峻挑战,如何充分发挥行业性大学的自身优势,准确把握行业性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凸显行业特色,避免与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趋同化倾向,行业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亟待反思与调整。

首先从课程体系来看,许多行业性大学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仍旧沿用过去的模式,未能做到及时更新,且交叉性、综合性课程开设较少,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未有意识地将工程领导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改革的考虑范围;从课程内容来看,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相比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行充分挖掘,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增加。

其次从教学形式来看,我国工程教育仍旧偏重于理论教学,学科属性凸显,产学研结合程度不高,工程教育急需破除僵化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回归工程。行业性大学的学生普遍缺乏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或是工程实践活动开展的层次较低,导致所培养出的学生虽然数理和专业基础扎实,但是工程思维能力、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较弱,缺乏全局意识和系统性思维,没有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最后从教师能力水平来看,很多教师仅仅具有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知识,而相对缺少一线实际生产或工程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多采用基于课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单纯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难以有效结合实际工程问题来开展工程教育活动。此外,行业性大学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从顶层设计上构建并加强二者之间的战略联盟,强化彼此的合作关系,形成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合力。

蒋庆哲:部分行业特色型大学存在定位不稳、办学指导思想不够坚定的现象。从已经发布的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来看,各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表述得都很清晰,显然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论证,但一经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质化、空洞化现象。这一方面是受到“一流学科”“一流大学”这一共同建设目标的约束和同一评估指标体系引导的结果,同时也表明高校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当前和未来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对学校及所属优势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真正地位缺少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行业特色型大学并非铁板一块,尽管它们同时起步,但却迟速有差,行程并不相同。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有的学校获得4个A+ 学科,而有的学校却只有1个或没有A+ 学科。部分行业型特色大学存在行业优势特色弱化的现象。第二轮高校调整后,大多数行业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复存在,从原行业部门得到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大幅度减少,甚至基本消失。特色型大学与原行业的联系也变得松散,面向特定行业办学的定位有所动摇。此外,上世纪末有关一流大学的讨论,对单科性大学的贬低,特别是美国有关研究型大学理念的引进,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转变以及学生就业偏好的迁移,专业建设成本差异等各种因素,使得一些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始追求向高层次、大规模、多学科乃至综合型大学发展,行业特色专业招生规模比例大幅下降,总体呈现“多科化”“去行业化”的趋势。

●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要坚持“长板理论”,也就是说,与其补短板,不如强特长。新的学科生长点要在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强化拓展,而不是另起炉灶。边缘学科在大学科学和育人环境的孕育之下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形成由“核心学科——强相关学科——弱相关学科——边缘学科——外围学科”构成的学科群。

《大学》:如果把现有的学科实力比做一座山峰,如何在这座山峰上挖掘新的学科生长点?

张来斌: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律,我有两个理解,一个是“长板理论”,一个是“爬楼梯论”。因为高校学科发展不是把你最短的那块板做长,而是应该把你最长的那块板做得更长。也就是说,与其补短板,不如强特长。对于某一个学科来说,一定是把这块板做得越长越好,你做的越长,它的影响力就越高,相当于在高原上的高峰是越高越好。这是学科建设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规律。学科建设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通俗来说,学科建设是爬楼梯的过程,而不是坐电梯的过程,学科建设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去爬楼梯去积累,而不是坐电梯一蹴而就,达到学科最高的顶峰。新的学科生长点要在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强化拓展,而不是另起炉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中国石油大学提出了“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就是把我们的优势学科做强,在做强我们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学科。这里拓展的意思不是从头再建一个学科,而是在已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做一些延伸。比如我们的安全学科,就是利用我们原来在机电或机械领域的优势,逐步拓展到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领域。

谭天伟:我认为要加强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群建设。学校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构建以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模式,瞄准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大力完善以平台与基地为支撑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支持机制,形成能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一批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工作载体,汇聚一流的交叉学科师资队伍。针对具有良好发展潜力且有重大社会需求的若干领域,学校要重点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交叉学科群和新兴学科,推动产生颠覆性技术和引领性原创成果,全面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以推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培育为突破点带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带动学校的交叉学科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王亚杰:和大学的专业建设一样,任何一个行业的知识创造、技术研发等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学科的支撑才能实现。行业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不断对大学的相关学科提出新的功能性需求,推动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而大学在积极响应行业需求的同时,按照学科建设的规律积极发展边缘学科以更好地适应行业的需要。这些所谓边缘学科在大学科学和育人环境的孕育之下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形成由“核心学科——强相关学科——弱相关学科——边缘学科——外围学科”构成的学科群,并在大学里形成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局面,从而成为这所大学的突出特色。

杨勇平:一是要积极发展新兴学科。面对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行业性大学应放宽学科发展视野,在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得到长足发展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学科的拓展延伸和交叉融合,大力培育新兴特色学科,抢占学科制高点,逐步构建起布局超前、结构完备的专业体系,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二是要促进文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行业性大学应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打破院系、学科之间的界限,推动文理工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大学》:行业大多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行业特色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规避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风险呢?

王亚杰:诚然,由于行业的消亡与存续及其景气度和社会需求的联系十分紧密,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会形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大学专业设置更多地受到学科的支撑,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对于行业变化的响应往往是滞后的或者受到冲击的程度是轻微的。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学校原来归属国家邮电部,当时所开办的学科有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管理工程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年来所归属的行政主管部门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相继被撤消,而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和大量民营互联网企业互动密切;多年来在信息通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邮政、电报、有线电话等业务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移动通信、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物流、快递等新兴业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北邮已经摆脱了原所属行业的约束,学科建设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 21世纪,北邮的学科结构已经演变成无线移动通信与光通信、智能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经济管理、现代传媒技术以及数学与系统科学、物理学等紧跟时代变迁的新的学科结构。这些学科的出现何尝不是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结合行业需要一步步发展成熟并壮大起来的。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新需求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实施本科生大类培养,探索“学分制”试点、创新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创新等多元培养模式以及本研贯通培养模式的改革。

《大学》:本科教育大会提出要“以本为本”,行业特色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哪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谭天伟: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和新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德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一是以育人为根本,建立工程人才培养新理念,完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在“新工科”建设理念指导下,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平台,构建多方位、一体化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办好学科交叉班和“拔尖计划”精英班。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需求,借鉴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与德国应用型工程人才教育模式,组建中法、中德工程师学院,探索大化工类国际化高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化学化工材料学科前沿,促进学科融合交叉,建设一支以国家教学名师领衔、北京市教学名师为骨干,高水平教学团队为核心,科研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前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团队;坚持“普遍成才,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标准。

三是构建“3+5”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术型、工程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类型,在“课堂、校园、社会、国外、网络”人才培养环境中实施全方位培养,实现本科人才以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为主、复合型和创业型人才并举的格局。学术型人才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科研创新为核心特征,工程型人才以应用性和产业化科研创新为核心特征,复合型人才以创业为核心特征。

四是以国家实验实践基地为依托,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升学生解决本学科关键科学问题的能力。创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加大专业型硕士培养力度,为国家培养相应领域研发与生产保障的人才梯队。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扩大双语课、全英文课的建设范围,建立“2+2”“2+3”等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博士生联合培养模式,以全球化视野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

姚郁(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行业特色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学校特色优势来确定,行业企业单位和学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行业领域学科前沿知识和学科交叉知识体系建设;根据学生志趣科学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运用 AI、VR 和 AR等信息技术支持研究性学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机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要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专业教育。近年来,哈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新需求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实施本科生大类培养,探索“学分制”试点、创新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创新等多元培养模式以及本研贯通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科研与教学、产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学科前沿知识和高水平研究成果融入教学,注重将学科建设平台基地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条件,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力度,推行“三三制”创新创业工作模式,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和特色发展,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刘宏民(燕山大学校长):当前,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引发了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欧美各国纷纷启动工程教育理念、模式的改革,如国际上极具权威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不断完善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标准,针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新要求。燕山大学在河北,学校特别强调作为一个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就是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统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求。基于这样的思考,燕山大学运用 CDIO-OBE 工程教育理念,建立了“需求导向,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体系,构建了以“项目教学+ 工程训练”为特色的专业教育模式,推进项目教学,实现“做中学”,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工程化”,实施全程考核,持续循环改进。

●理性对待社会评价,既不迷信国际评估权威,但也绝不忽视它背后的意义。现行评价体系对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把握不到位,对“中国特色”的支撑元素还不够强。建立学科专业体系化建设的评价机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建立起学科专业建设要素的效能评价体系。

《大学》: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和文化环境的支撑,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制度保障和文化建设应该如何创新?

姚郁:组织模式和机制是学科专业体系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从组织架构、资源保障、评价等方面科学合理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化建设的组织模式和机制,促进行业特色大学学科专业建设高效运行。首先,以一级学科及其专业或者学科群进行组织架构,建立“学校-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研究中心、研究所)”模式,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统一,是承担学科专业建设任务的实体基本单元。其次,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化建设的资源保障机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统筹规划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专业建设的要素内容有机融入到学科建设内涵中,强化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保障力度,推进学科与专业深度融合、协调均衡发展。最后,建立学科专业体系化建设的评价机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建立起学科专业建设要素的效能评价体系。

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实现“双一流”战略的宏伟目标,要求高校必须克服学术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弊端,真正推动“双一流”建设需要的学术文化的创新发展,提高对大学文化特别是学术文化建设的认识。作为高校的领导层,应当充分认识学术文化建设对实现一流目标的必要性,要把学术文化建设作为办学的长期战略,把学术文化理念和建设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办学的各个重点环节和学校各项重点工作中去。推进学术文化建设,应着力在强化以下理念、营造以下氛围上下功夫:一是价值引领的理念,事业为重的氛围;二是崇尚学术的理念,追求卓越的氛围;三是育人为本的理念,协同育人的氛围;四是鼓励创新的理念,自由宽松的氛围;五是团队建设的理念,团结协作的氛围;六是知识无界的理念,学科交叉的氛围;七是服务社会的理念,合作发展的氛围;八是全球视野的理念,国际交流的氛围。抓紧抓好学术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优化学术文化健康发展的内外环境。

《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大学评价标准对行业特色型院校的发展并不有利,应该如何理性看待?

蒋庆哲:行业特色型大学往往会纠结于自己的特性而忽略或抱怨面向更适合综合性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实际上是看到了行业特征而忘记了自己是一所大学。理性对待社会评价,既不迷信国际评估权威,但也绝不忽视它背后的意义。学校在建立系统化、常规化及国际化的学科管理与评估制度方面也做出了大胆尝试。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处高度重视学位中心提供的评估报告,进行二次数据开发,与国内评估机构合作开发学科动态监控平台,及时对国内学科发展的动态信息进行系统化、常规化的分析研究,使校内外的学科发展评估工作常态化;同时还联合校图书馆,利用In Cites-Benchmarking 科研绩效和学科分析平台,着力于定位重点学科/ 优势学科,发展潜力学科,优化学科布局;跟踪和评估机构的科研绩效;与国内外同行机构开展对标分析,明确机构全球定位;分析本机构的国内外科研合作开展情况,识别全球范围的高效合作伙伴;挖掘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世界高影响力和高潜力的研究人员,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姚军:我认为目前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把握不到位。一是我们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特色”的支撑元素还不够强。我国的“双一流”建设虽然提出了立足自身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操作层面也加入了中国特色的评价指标,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的指标。但整体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适用于本国国情、能够有力支撑政府部门进行教育决策、比较完善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如我们现行的学科分类体系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发展的要求;教学、科研、人才、学科等各类评价体系缺少综合协调,不够合拍,与科技成果奖项相比,教学成果奖项的评选频次、奖项类别、获奖数量明显偏少。二是照搬国外经验与模式,未结合国情校情。如有的地方政府和高校简单套用世界大学排名体系,直接以世界大学排名和全球ESI学科排名情况,作为评判高校和学科能否进入建设计划的遴选依据,这是简单粗放、不负责任的工作方式。各种排名体系出于政治考虑、商业利益等原因,其考察内容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声誉调查,有的侧重师资与教学,有的侧重科研与文献,且各有其优点和缺陷,需要重视但不可过度依赖,可以参照但不可照搬,应立足国情校情注意鉴别分析。以上方面的走偏,会从根本上、导向上对育人的文化、创新的文化等学术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大学》:谢谢诸位书记/校长们的分享!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