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研讨
2019-01-24李素芳
李素芳
(大理州永平县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260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类常见的青光眼。该类青光眼患者多为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易并发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部疼痛、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失明[1]。因此,临床上应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临床上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常用手术。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大理州永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这些患者患眼的视力均<0.3。将其中接受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该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31例、49例,其平均年龄为(65.2±3.5)岁。将其中接受小梁切除术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该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33例、47例,其平均年龄为(65.5±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进行小梁切除术的方法是:对患者的患眼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其患眼的眼球进行固定,以其患眼的角膜缘作为基底制作结膜瓣,切除其患眼的小梁及周围的虹膜,对巩膜和结膜瓣进行分层缝合,使其患眼的前房形成。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手术前30 min,对患者的患眼进行3次散瞳处理,为其静脉滴注250 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对其患眼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方法是:以患者患眼的穹窿部作为基底做球结膜瓣,在其角膜缘后做一个反眉型或直线型的自闭式巩膜隧道,巩膜隧道的长度为4.5~5.5 mm。在透明角膜内后,使用直径为3.2 mm的穿刺针刺入前房,对患者患眼晶状体的前囊膜进行连续开罐式截囊或环形撕囊处理,为其注入粘弹剂,将晶状体核转入前房。用圈套器将晶状体核圈出,吸出前房内残余的黏弹剂,为患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对其角巩膜缘处切口的渗液情况进行观察。患者的切口若发生渗液的情况,对其切口进行间断式缝合。进行手术后,在其患眼的结膜下注射0.2 ml的妥布霉素注射液,在其患眼涂抹2.5 mg的外用地塞米松眼膏。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其患眼的眼压、视力的变化情况;2)手术后,记录两组患者前房变浅、瞳孔散大、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手术前,两组患者患眼的视力、眼压及前房的深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患眼的眼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患眼的视力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患眼前房的深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在这11例患者中,出现前房变浅、瞳孔散大、角膜水肿的患者分别有2例、5例、4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在这25例患者中,出现前房变浅、瞳孔散大、角膜水肿的患者分别有12例、5例、8例。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青光眼和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类较为常见的青光眼。该类青光眼患者常合并有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一旦合并白内障,其患眼的眼压和视力均可受到影响[2]。临床上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的手术主要包括周边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患眼的眼压,但是无法解决其患眼视力下降的问题。并且,对此病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可使其患眼正常的组织结构出现较大的损伤,进而可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3]。在本次研究中,笔者的团队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仅需做6 mm左右的切口,在完成截囊和撕囊等操作后,游离晶状体,置入人工晶状体,可确保患者患眼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保护其虹膜房和葡萄膜的功能,从而有利于促使其患眼眼压的恢复,改善其患眼的视力。
综上所述,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较为理想,可降低其患眼的眼压,促使其患眼的视力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