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率分解下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及异质性研究

2019-01-22李晓慧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流通业生产率异质性

李晓慧

(淮阴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一、 引 言

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和服务经济的发展,我国流通业在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及国民福利等方面的贡献逐渐增加。2016年我国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3%,流通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的15.3%,吸纳社会就业人数约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10%。尽管经过长期的持续发展,我国流通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传统流通业起步较低、政策体系及市场体系还不完善,流通业发展仍存在增长方式粗放、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从根本上反映出我国流通业发展的质量和绩效还不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为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而非效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是难以长期维持的(Krugman,1994)[1],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才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为促进我国流通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流通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流通业内部构成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其内部各行业的技术水平、要素投入、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差异明显,理论上各行业在生产率表现上也不同。但目前关于流通业发展绩效问题的探讨很少考虑到行业的异质性,因而难以有针对性地对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可见,对流通业内部行业生产率异质性及其内在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流通业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解,研究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内部结构的演化趋势及各行业发展的异质性,并探讨流通业内部各行业异质性演化的内在机制,以期对新时期我国流通业的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促进流通业各行业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 文献综述

自Meliz(2003)[2]将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假设引入贸易理论,建立了异质性企业模型,之后很多学者对生产率异质性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拓展。关于流通业生产率异质性的研究,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物流业等流通业内部各行业(Sena,2011; Moreno和Carrasco,2015)[3-4],以及流通企业层面(Perrigot和Barros,2008;Balios等,2011)[5-6]。国内关于第三产业生产效率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试图通过分析服务业生产效率的变化对Krugman(1994)[1]提出的论断进行检验,即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主要依赖于资源以及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非生产率的提升;在研究技术方法上,主要采用索罗余值法、前沿生产函数参数法和前沿生产函数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关于流通业生产率的测度,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刘向东等(2009)、任保平(2012)运用索罗余值法研究了我国流通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7-8]。陈宇峰和章武滨(2015)、王晓东和王诗栒(2016)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9-10]。胡宗彪和朱明进(2016)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基于区域差异性和行业异质性视角对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流通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TFP在省际之间及产业内部各行业间均表现出较大差异[11]。柳思维和周洪洋(2018)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12]。

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江小涓,2011)[13]日益受到关注。同时,随着产业结构升级重要性的提升,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演化和协调发展成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流通业内部行业发展演化方面的成果也日益丰富。就目前而言,对流通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从单个行业发展演进视角对流通业内部批发零售业、物流业等单个行业效率及生产率的分析(田刚和李楠,2009;楼文高等,2012;曹军,2014)[14-16],在研究方法上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被广泛采用,据此提出相关行业效率提升的路径方向;二是从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视角对流通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演化趋势特征的分析和探讨(赵凯和宋则,2009;杨龙志,2013)[17-18],相关研究主要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进行实证检验,并对流通业内部各细分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类检验;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背景下对流通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创新路径方向的探讨(依绍华和张昊,2015)[19]。

现有文献对深入认识和把握我国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和绩效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对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总体看,在生产率核算方法上,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索罗余值法,近年来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由于约束条件较少、经济意义明确等特点,已经成为核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方法。但从研究视角看,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或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以及区域差异,通常基于整个流通业或某个细分行业的全国或某地区的统计数据。从生产率的异质化演化机制看,研究文献则更为缺乏。基于此,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拓展:首先,就流通业发展绩效的研究而言,深入对流通业内部细分行业的研究和比较,运用分行业面板数据对流通业TFP进行测度分解,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演进视角详细考察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过程;第二,在对流通业发展和演化问题分析上,本文拟在生产率分解基础上客观反映流通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时序变化特征的同时,详细分析流通业内部行业发展的异质性及其趋势特征,从而更全面地反映我国流通业各行业的发展演化状况;第三,在对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过程加以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影响流通业内部各行业发展异质性的机制。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 研究方法

在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上,传统的索罗余值法因其理论条件苛刻,很难满足现实分析的需要。近年来,随机前沿模型(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在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但随机前沿模型需要事先设定生产函数形式并假设随机误差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难以避免主观因素干扰。因此,本文采用非参数的DEA方法,以Fare等(1994)[20]构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测度与分解。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设定生产函数形式,从而避免主观判断或函数形式设定错误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能够实现有关TFP的所有分解,结果和政策含义更为丰富。其基本思路是基于产出距离函数,通过DEA构造决策单元(DMU)的最优生产前沿面,进而利用产出距离函数计算出各DMU与最优前沿面的距离,然后通过测度每个DMU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计算此期间的Malmquist指数。

相对于生产可能性集P(x),t时期的产出距离函数定义为:

(1)

通过DEA求解产出距离函数,需要求解如下线性规划:

(2)

2.Malmquist指数。定义在基准技术之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可以表示如下:

(3)

Malmquist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TE)和技术进步指数(TP),其中:

(4)

(5)

技术进步反映生产前沿的移动,技术效率是指技术的生产潜力得以发挥的程度,反映实际生产活动接近生产前沿边界的程度。规模报酬可变时技术效率变化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C)和规模效率指数(SEC)。

(二) 数据处理

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2003年进行了调整,分行业统计数据的口径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考虑到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本文选取2004-2015年流通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行业的性质和作用,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作为流通业的研究范畴。对流通业TFP的测度涉及产出水平、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数据。

1.流通业产出。本文采用流通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流通业产出的指标。数据取自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以2004年为基期,运用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平减。

2.劳动投入。采用年末从业人员数衡量劳动投入情况。由于2002年以后不再统计服务业细分行业年末就业人员数据,本文参考王恕立和胡宗彪(2012)[21]的做法,采用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据对流通业分行业从业人员数据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流通业分行业就业人数=服务业全社会就业人数×(流通业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服务业城镇单位总就业人数)。相关数据取自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3.资本投入。采用资本存量衡量资本投入。对于资本存量的估算,借鉴通常使用的永续盘存法,计算公式为:

(6)

其中,Kit、Kit-1分别表示i行业在t年和t-1年的资本存量,Ki0表示基年资本存量,Iit表示i行业在t年的不变投资额,δ表示资本折旧率。根据Harberger(1978)[22]提出的稳态方法(Steady-state Method),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基年资本存量:

Kit=Iit/(git+δit)

(7)

其中,git表示分析期内产出的平均增长率,采用流通业分行业实际增加值在2004-2015年的年均增长率表示,δit为折旧率,本文取折旧率为5%。当年投资额Iit采用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衡量,数据取自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并采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进行折算,得到2004年不变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四、 流通业TFP分解及行业异质性分析

基于流通业各细分行业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数据,测算得到我国流通业总体及细分行业考察期内TFP指数及其分解指数,下面根据计算结果对流通业生产率总体变化趋势及各行业的异质化程度进行分析。

(一) 流通业总体TFP分解及演化趋势

表1 我国流通业总体TFP指数及其分解(2004-2015年)

注:每年的各指数是按流通业各行业计算的几何平均数。

表1列出了2004-2015年我国流通业总体TFP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可以看出,在此期间流通业TFP年均增长1.4%,TFP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2004-2015年流通业技术进步增长率为4.2%,表明进步技术已成为流通业TFP增长的主导力量。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流通业总体TFP及其分解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从时序变化看,2004-2015年间流通业TFP在绝大多数年份均为正增长,特别是2011年之前TFP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TFP增长率达到最大值。其可能的原因在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加强,大大激发了微观主体的活力,加大了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资源配置和要素使用效率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这段时期流通业TF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此之后TFP增长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且年份间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中2012年和2014年则是负增长。可能的原因是近年来商贸流通领域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新型业态也不断涌现,与之相对的传统商业模式面临挑战,使得整个流通行业的发展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新旧动能转换影响,流通业的发展也出现波动性变化。2015年流通业TFP增长率虽有所回升,但仍然远远低于2011年之前的增长水平。总体上看,TFP对流通业增长的贡献还较低,我国流通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增长方向相反。2004-2011年技术效率增长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一结果与刘兴凯和张诚(2010)[23]及王恕立和胡宗彪(2012)[21]等对服务业TFP测算的结论基本一致。技术效率方面,从2005年的1.7%下降到2011年的-3.6%,且除2005年以外,其余年份均为负增长,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增长率从2005年的6%上升到2011年的16.4%,技术水平增长显著。但自2012年起,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TFP增长中的作用发生了转换,2012-2015年技术进步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下降9.3%,技术效率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4%,成为TFP增长的主导力量。总体上看,推动我国流通业TFP增长的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低下,使得由生产率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贡献度较低。

第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在2004-2015年期间整体低下,分别为-1.3%和-1.4%。分阶段看,2004-2011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和-3.5%,2012-2015年则分别为-0.3%和2.7%。虽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均有所上升,但整体水平偏低,特别是纯技术效率水平,到2015年仍是负增长。从技术效率的主导因素看,2012年前由纯技术效率主导,2012年开始由规模效率主导。2012年后,技术效率改进由纯技术效率转向规模效率主导,规模效率增长已经超过纯技术效率增长,表明我国流通业发展已经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可见,目前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已经通过就业规模、产值规模等比较优势加速了资源和要素的集聚,呈现出较强的规模经济效应,改变了以往的规模小、布局分散、“粗放式”经营模式等问题。

(二) 流通业内部各行业TFP分解:内部结构演化及异质性考察

表2列出了我国流通业各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下面根据相关数据对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及各行业间异质性的经验事实进行考察。

表2 我国流通业各行业TFP指数及其分解(2004-2015年)

注:每个行业的各指数均是按年份的几何平均数,均值为各行业的几何平均数。

根据表2可以看出,流通业各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第一,从TFP整体变化看,2004-2015年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住宿和餐饮业的TFP均表现为正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FP年均增长3.3%,住宿和餐饮业TFP年均增长1.8%,且这两大行业TFP增长均由技术进步推动。批发和零售业TFP增长为负,就TFP分解看,这段时期内该行业技术效率没有发生变化,技术进步表现为负增长。可见各行业TFP增长特征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各行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住宿和餐饮业应注重技术效率的改善,批发和零售业要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这里的研究结论与胡宗彪和朱明进(2016)[11]相似。就总体上看,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各行业TFP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二,技术效率在行业间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表明不同行业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存在差异。2004-2015年期间,除批发和零售业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变化外,技术效率变化在其他行业均为负。具体而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技术效率年均下降3.3%,住宿和餐饮业技术效率年均下降4.7%。可见,技术效率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流通业TFP增长的重要因素,说明我国流通业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现有资源和技术的利用程度还不高,因此通过效率的改进提升流通业各行业增长还有很大空间。

第三,各行业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且行业间差异较为明显。在规模效率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规模效率为正,批发和零售业的规模效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住宿和餐饮业的规模效率为负。在纯技术效率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配置效率为负,批发和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配置效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可以看出,不同行业在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各行业规模效率水平普遍较低,与此同时资源配置效率也不高,可见规模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是制约流通业各行业发展过程中效率改进的两大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考察流通业各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在各行业之间的差异,表3列出了流通业各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4-2015年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批发和零售业TFP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住宿和餐饮业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体现出流通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差异。同时,各行业TFP指数及其分解指数表现出阶段性特征,与流通业总体TFP变化趋势相似,2011年前各行业TFP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1年之后TFP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但各行业的下降幅度有所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均下降5.7%,批发和零售业年均下降11%、住宿和餐饮业年均下降5.7%。此外,各行业TFP变化的驱动因素也有所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住宿和餐饮业TFP增长得益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批发和零售业TFP下降主要在于技术水平的下降以及技术效率的改进不明显。

表3 我国流通业各行业TFP指数及其分解变化趋势(2004-2015年)

注:每年的各指数分别为各分行业的指数。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仅列出了分行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TFP指数。

(三) 流通业各行业生产率的异质性趋势特征

为进一步分析流通业各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的异质性趋势特征,本文参考龚六堂和谢丹阳(2004)[24]、王恕立和胡宗彪(2012)[21]的差异程度度量方法,对各行业生产率指数存在的差异程度进行定量度量。

(8)

在上述公式中,D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差异程度越大;D的绝对值越趋近于0,说明各行业相关生产率指数越趋于一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2004-2015年各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差异程度变化趋势,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流通业细分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差异程度的变化趋势

从流通业TFP及其分解指数差异程度的变化趋势看,TFP差异程度在0.013到0.043之间,技术效率指数差异程度在0.01到0.042之间,技术进步指数差异程度在0.003到0.029之间,纯技术效率指数差异程度在0.001到0.04之间,规模效率指数差异程度在0.003到0.036之间。根据图1,就整体区间看,技术进步指数差异程度在这段时期内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基本在-0.02上下波动,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程度扩大趋势。TFP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但就2015年和2004年对比看,TFP指数的差异程度变化不明显,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程度则呈现较明显的扩大趋势,原因可能在于各行业在组织、经营、管理、人员技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效率差异。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差异程度在各年间的波动也较大,特别是规模效率指数差异程度自2013年以来出现持续扩大趋势,原因可能是近年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在要素投入上的差异日益明显,拉大了各行业在规模效率上的差异。总体上看,TFP及技术进步在各行业间异质程度呈微弱扩大趋势,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异质程度明显上升,配置效率差异程度有所下降。

从各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差异程度的横向对比看,2004-2015年间,TFP、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平均差异程度分别为-0.022、-0.022、-0.018、-0.008、-0.017,TFP和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性最大,技术进步配置效率的差异程度最小。各指数差异程度的标准差进一步说明技术效率差异变化相对较大,技术进步差异波动程度相对较小。说明我国制度改革和政策演变对流通业各行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有所不同,使得各行业在技术效率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技术效率随时间推移更容易出现波动,而某一技术进步一旦被掌握和应用,其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波动的可能性就较小。

(四) 流通业行业异质性演化内在机制

上述研究分析了我国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过程中各行业TFP及其分解指数的异质化特征以及行业异质化程度的变化趋势,接下来进一步探讨各行业异质化演化的内在机制,即造成各行业异质化演化的因素。

本文认为,在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过程中各行业发展异质性的一个可能原因在于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是商贸流通领域较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部门,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这些流通服务行业自由竞争格局的形成,使得市场机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了行业效率的提升。但在这些行业中还存在过度竞争、规模过于分散、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行业规模经济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对于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而言,规模经济效率需进一步提高。相较而言,铁路、航空等早期行政垄断现象较为严重的部门,改革的进程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但近年来物流业市场化程度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15年国家发改委关于放开部分铁路运输产品价格以及调整铁路货运价格的通知,使得国内物流服务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确立,同时国内包裹快递市场也全面开放,改革进程的加速使得物流企业加快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因此这一行业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流通业行业发展异质性的另一原因可能在于现代信息技术对行业资源配置影响的差异。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促进了流通业的现代化,引起流通业各行业不同程度的发展变革,如零售、餐饮等行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改变了传统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改进了服务方式和产品供给模式,通过规模化网络化发展提升了行业经营水平和效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往的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程。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商贸物流领域的应用,使得物流业管理及技术水平更加高效,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物流业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水平和应用程度不同,行业资源配置结果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产生行业配置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

在流通业的发展演化过程中,TFP行业异质性还可能与行业自身的性质有关,即不同行业在资源配置、规模效率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本身所具有的差异。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本身相对容易产生技术进步,而且作为具有网络效应的行业也容易产生规模效率,因此,2004-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技术进步及规模效率增长率也为最高。总之,流通业TFP异质性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在各行业中由于主导机制的不同,其表现出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正如Syverson(2011)所指出的,这些差异会由于产业和市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重要的是在具体某一行业中哪种因素处于主导[25]。因此,在加快流通业发展和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根据流通业内部各行业自身的性质和发展特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各行业的协调发展。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流通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04-2015年我国流通业TFP进行了测度分解,考察了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过程中各行业发展的异质性及其趋势特征,并分析了各行业发展异质性的内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从流通业总体看,2004-2015年间流通业TFP增长的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低下。纯技术效率水平在整个考察期内整体偏低,绝大多数年份均处于负增长。规模效率水平在2004-2011年期间整体偏低,但2012年以来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TFP在整个考察期内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对流通业增长的贡献还不高,流通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就细分行业看,技术进步在整个考察期内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流通业各行业TFP增长的主导力量。各行业技术效率水平普遍较低,技术效率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国流通业各行业TFP增长的重要因素。考察期内各行业规模效率水平普遍较低,是造成流通业技术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各行业配置效率改进在整个考察期内也不高,是制约流通业高效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第三,流通业各行业的异质性趋势分析表明,配置效率在各行业间的异质程度有所下降,TFP及技术进步异质程度呈微弱扩大趋势,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差异波动幅度则相对较大,特别是规模效率差异程度波动更为明显,且2013年以来出现持续扩大趋势。各指数的横向对比进一步表明,变化较大的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差异波动程度相对较小。体制改革进程及信息技术资源配置差异是流通业行业发展异质性的主导机制。

(二) 政策建议

由于流通业各行业生产率分解的异质性及其主导机制的差异,为优化流通业内部结构,实现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应根据各部门各行业自身的性质和发展特征分类推进。由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对于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而言,由于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物流业得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运行效率不断提升,运行成本持续下降。在进一步推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有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制度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降低体制性成本,优化物流业发展的环境,提升物流领域配置效率及技术效率,推动物流业高效发展。

第二,批发零售业一直是增加产值和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但就总体上看,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及与之相对的传统商业模式面临变革,使得整个行业发展仍处于深度转型的调整期,发展质量和效率提升存在很大空间。对于批发零售业而言,在提升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同时,重点要加强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衍生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在经营方式、营销手段、分销渠道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充分利用并提升其产值增长空间,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第三,住宿餐饮业近年来通过积极介入互联网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行业效率,推动行业转型和发展。继续推进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在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投入的同时,重点要在资源利用和配置效率方面实现突破,通过整合优化供应链,完善高效率生产过程、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发展质量提升,特别要加强资源和要素的集聚,通过适当提高进入门槛、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发展。

猜你喜欢

流通业生产率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跟踪导练(三)4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