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男性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2019-01-22李辉
李 辉
(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 精神科, 江苏 苏州, 215008)
我国精神类疾病发病率逐年提升,精神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一大重要因素[1]。精神类疾病进入慢性恢复期时,需对患者进行康复期指导及相关康复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主观能动性[2-3]。对处于康复期或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宣教健康,有助于其出院后更快地融入社会。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教”与“学”的平台,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4-5]。内容短小精悍、目标明确、时间短、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是微课的主要特点,微课在护理方面的应用是一个将微时代引入健康领域的重要突破[6-7]。本研究将微课模式应用于男性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于本院精神科男病区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6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类疾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平均(42.11±6.80)岁;平均病程(5.42±1.62)年;精神分裂症20例,情感障碍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5例;无业人员21例,工人4例,农民5例;初中学历19例,高中学历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5例。观察组平均(43.63±6.30)岁;平均病程(5.20±1.64)年;精神分裂症19例,情感障碍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5例;无业人员19例,工人5例,农民6例;初中学历21例,高中学历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4例。2组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精神疾病知识与预防跌倒知识宣教题目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形式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微课形式的健康宣教。1名高年资N3级护士及1名工作时间超过10年的资深N2级护士共同学习微课的基本制作方法。宣教内容主要包括精神疾病知识与跌倒预防2个方面,每个护士负责1个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微课视频时间尽量控制在5 min内,制作完成后在活动室的电视机上播放。每周进行微课健康宣教5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点,试行2个月。
1.3 观察指标
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精神疾病知识与预防跌倒知识考核,测试结果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共同审批,每题10分,共20道题目。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研究小组自制,包括知识掌握、学习情景、理解程度、宣教形式、心理接纳程度5个条目,评价标准从“很满意”到“很不满意”,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值5~1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宣教测试评分比较
观察组精神疾病知识与预防跌倒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宣教知识测试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在知识掌握、学习情景、理解程度、宣教形式及心理接纳程度5个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分
3 讨论
护理专业课程具有整体性强、专业性强、知识指向性强的特点,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已不能够满足现行病房的需求,将微课宣教引入临床健康宣教已成为现代化健康宣教的重要手段之一[8-10]。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以其短小精炼、主题鲜明、生动直观、对性强、易于接受等特点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受欢迎的教学手段[11-13]。精神病专科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与外界接触少、社会经验与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现象,故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疲于应付,成效一般。
目前,微课在护理临床实践中主要以健康指导为主[14-18],本研究将微课模式应用于慢性精神病男病区的健康宣教中,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精神疾病知识与预防跌倒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微课宣教模式的满意度更高,与王剑英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微课相比于传统的宣教模式,在情景方法上是多样的;在宣教形式上是可重复的,可随时随地的播放;在学习特征上,可组织有类似情况的患者进行集体自主的学习,方便大家沟通交流。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学习方式应用于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中,效果良好,能满足数字化时代学习者对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求。但本研究有待进一步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精神科健康宣教系列课程,我们应把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难点、要点、护理常规等均以微课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丰富微课资源,扩充健康宣教的内容,并加强宣教及推广,进一步提升健康宣教的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