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PDCA循环管理规范病房管道标识

2019-01-22朱真真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8年12期
关键词:管路科室规范

王 巧, 马 苈, 朱真真, 王 艳

(中日友好医院 1.中医肺病科; 2.急诊科, 北京, 100029)

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1]。管路作为维持患者生命、保障患者治疗需求的通路,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非计划拔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提升管路护理质量至关重要。在管路护理的质量管理中,标识清晰可辨是第一步。而目前临床上管道标识缺乏统一规范,护士对其意义也不够重视,管道标识质量问题突出。医院科室自2017年6月开始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规范病房的管道标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7月,科室质量管理团队对科室内住院患者的所有管路进行调查,调查涉及管路包括4类:①静疗相关:PICC、CVC、外周留置针;②营养相关:胃管、空肠管、胃造瘘管;③引流相关:尿管、膀胱造瘘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④气道相关:气管插管、气切套管。 针对调查结果,科室质量管理团队组织实施PDCA循环管理,并于2017年11月—12月再次对科室患者的所有管道标识情况进行评估。

1.2 方法

PDCA 循环是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 (Check)和处理 (Action)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针对病房管道标识的质量问题,科室质量管理团队遵循PDCA模式进行管理。

1.2.1 分析与计划(Plan): 查找并分析管道标识常见的质量问题。由科室的质量管理团队对科室所有患者的管道标识进行调研。2017年6月—7月共调研管路264例,其中静疗相关管路213例,营养相关管路12例,引流相关管路37例,气道相关管路2例。共发现不合格标识154例,其中标识缺失32例、标识书写不规范35例、标识字迹不清晰36例,标识污损25例,标识粘贴位置不当26例。

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科室质量团队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如下:人员因素,如护士不重视、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管路观察不到位、护士交接班不细致、患者活动度及舒适度;环境因素,如病房空间拥挤、同一患者管路多、同一种管路规格型号多;材料因素,如标识为纸质材料、书写用笔为圆珠笔或签字笔;管理因素,如标识管理规范不统一、培训不到位。

针对调研及分析结果,根据医院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质量标准,制定病房管道标识的管理规范:①凡是科室收治的住院患者,所有置管及管路均需贴上统一的医用管道标识,紫色标识为胃管,黄色标识为尿管,蓝色标识为静脉置管,绿色标识为引流管,其他医院没有配备的管道标识统一用白色布胶布为标识。②管道标识统一用黑色记号笔注明置管时间、置入深度,字迹要工整、规范。③标识粘贴位置常规距管道外端口5 cm,双腔导尿管粘贴在气囊侧。④标识粘贴时两端边缘对齐,标识外覆盖一层3M透明胶带给予保护。⑤管道标识工作日由责任护士粘贴,夜班置管或节假日置管由当班护士组长负责粘贴。⑥管路进行维护或换药时常规更换标识,标识有破损或肉眼可见污染物时随时更换[3-4]。

1.2.2 培训与落实(Do): 将各种规范后的管道标识拍成照片,做成模板,文字版规范及模板照片均进行纸质版及电子版备份,纸质版放于护士站文件处,电子版放于护士站及移动护理设备的电脑桌面,便于护士随时随地查看标准,在科会上对规范进行讲解、培训及考核。所有护士考核合格后,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管道标识的执行及管理。

1.2.3 检查与评估阶段(Check): 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的三级质量控制[5]。责任组长每日负责检查责任组患者的所有管道标识,护士交接班时接班者床头查看患者所有标识,发现问题立即督促交班者更改。质量团队成员不定期抽查患者标识,发现问题在质量管理手册中记录,并通知到责任护士进行整改,责任护士整改后在质量团队手册自查问题后签字确认,护士长每周检查质量团队手册,发现有未整改的,及时责令相关人员整改,并将上一周的管道标识质量问题于每周一早交班进行总结分析,将反复出现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整改重点。3个月后质量团队再次对科室的所有管路进行调查,调研所得数据与实行PDCA前的数据进行比较。

1.2.4 总结与处理阶段(Action): 运用PDCA进行病房管道标识管理效果显著,科室质量管理团队将其进行标准化,在病房管道标识管理中持续应用:①护士按照管道标识管理规范进行标识的书写、粘贴;②科室质量团队按照三级质量控制的模式进行管道标识的质量监督;③护士长定期进行管道标识质量问题的总结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科室管道标识情况进行评估,并与实施前比较。评估内容包括管道标识是否缺失、书写是否规范、字迹是否清晰、标识是否存在污损、标识是否粘贴不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7年6月—7月共调研管路264例,合格例数110(41.67%)例,不合格例数154(58.33%)例;2017年11月—12月共调研管路270例,合格例数230(85.19%)例,不合格例数40(14.81%)例。PDCA实施前和实施后管道标识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89,P<0.05)。PDCA实施前和实施后管道标识质量问题的分类情况见表1,各类质量问题如表示缺失、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等的发生频次均下降(P<0.01)。

表1 实施PDCA前后病房管道标识质量问题的分类情况[n(%)]

3 讨论

护理标识是指为保障临床医疗护理及患者安全,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和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应用规范的图案、文字对护理工作中需警示提醒的工作环节进行具有行业特征标识的总称[6]。管道标识是护理标识的一种,清晰醒目的管道标识,是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也是医院基础护理及消毒隔离质量标准的要求。

PDCA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根据客观规律总结提出,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7],在病房护理管理的多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护理文书的质量管理[8]、病房检查预约的管理[9]、不良事件的管理[10]等。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管理规范病房的管道标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针对分析结果制定整改措施,管理上统一规范、加强培训、强调细节、多级质控、不断总结、持续改进。结果显示,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管道标识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各种质量问题的发生频次均明显降低(P<0.01),提高了病房护理质量。同时,正确的管道标识能够时刻警示着患者及家属管路的存在与日常注意事项,时刻提示着医护人员管路的相关信息,避免医护人员反复查阅病历寻找相关内容,减轻了工作量,也避免了感染和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1-12]。

猜你喜欢

管路科室规范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硅钢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流量控制解耦研究及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