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艾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观察
2019-01-22郑小翠温晓文童艳青
郑小翠, 温晓文, 童艳青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传统医学中心, 浙江 金华, 321000)
失眠症,《难经》中称之“不寐”,《内经》中又称之为“目不眠”“不得卧”“不得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以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则彻夜不眠为主要症状。失眠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诊疗、心理带来痛苦[1]。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药物治疗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过去的1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约20.0%的人选择了镇静催眠药物来解决失眠问题[2]。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安眠药具有依赖性和成瘾性,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呼吸抑制,所以寻求一种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的失眠治疗方法是临床需求,这就为中医治疗提供了契机。2016年本院传统医学中心运用中医护理操作中的电子艾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住院治疗的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100例。患者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有关失眠的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①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易醒、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③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④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此外患者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心肾不交症的表现,有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患者入组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均>7分,无器质性精神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因饮酒、生物节奏紊乱等生活因素所致的失眠患者。
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28~76岁,平均(56.12±5.37)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病程(3.12±0.98)年。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0~78岁,平均(57.28±6.49)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3.56±1.23)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1~2 mg口服,睡前服用。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2.2 电子艾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 观察组采用电子艾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参照《针灸治疗学》[5]中相关治疗方法,取神门、内关、安眠、少海、肾俞、涌泉穴位,在环形凹槽内放置艾绒,将此面对准皮肤,将发热头用绑带固定在相应穴位上,调好治疗时间为40 min,根据患者的感受调好温度,50~60 ℃为宜。在进行电子艾灸治疗的同时实施五行音乐疗法,运用五音疗疾的理论,为心肾不交型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羽调式乐曲,如《乌夜啼》《汉宫秋月》《梁祝》等,音量控制在40~60 dB,嘱患者全身放松,心神专注。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3年颁布实施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超过3 h,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按计划完成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8.329,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失眠病机总属阳不入阴,气血失和,阴阳不交,凡可影响人体阴阳盛衰之因均可导致失眠,诸如七情失衡、五志过急,饮食不节[7]。陈仕铎著《辨证录》中指出“盖日不能寐者,肾不交于心也,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心肾不交型失眠多是心火亢盛,阴虚火旺,不能下交于肾,或因惊恐、房劳伤肾,以致肾阴亏损,肾气虚寒,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神志不宁[8]。故治疗当交通心肾,水火即济,宁心安神以除不寐。
“五音疗疾”的理论在《皇帝内经》中被提及,中国传统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与五行(土、金、木、火、水)相对,并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相连[9]。五音疗法即通过选择合适的曲目影响五脏、五志以调和情志、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如宫音通脾,可健脾气,助运化;商音通肺,善制躁怒;角音通肝,可疏肝解郁;徵音通心,能养阳助心,振奋精神;羽音通肾,可启迪心灵[10]。而心肾不交型失眠则因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虚则补之,羽动肾,以羽调式为主的乐曲风格清悠柔和,哀婉流畅,有助肾之妙,羽调式可以调高肾能力,滋补肾精,对阴虚火旺、肾精亏损、心火亢盛的患者有良好的作用,对失眠症有极佳疗效[11]。
艾灸属中医外治法,《灵枢·官能》中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气血不足者,灸法可补之,经脉陷下者,灸之可起之,经络瘀阻,灸可通之,中气下陷者,灸可举之,开其穴则邪气出之”[12]。可见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开阳举陷,平衡阴阳,宁心安神的功能。安眠穴为经外奇穴,具有调节睡眠的奇效,内关穴则是在手厥阴心包经上,又是八脉交汇穴之一,能宁心安神、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13]。少海穴、涌泉穴分别为手少阴心经的合穴和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从五行学说来看,手少阴心经属火,足少阴肾经属水,故两穴相配,水火相济,交通心肾,镇静安神,失眠自止[14]。神门穴是手少阳心经的原穴,是气血物质交换之地,具有补益心气、安定心神之功效。因此诸穴合灸能补肾安神。
本研究将电子艾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运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治疗中,结果表明其能更好地改善失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避免长期服用安眠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依赖性,操作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