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
2019-01-22施京京
文 本刊记者 施京京
产品伤害是全球最为关注的市场风险与公共安全问题之一。为了预防和干预产品伤害,保护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我国2007年引入产品伤害监测制度,目前初步建立以哨点医院为主要信息来源,以消费者投诉、网络舆情、互联网大数据为补充信息渠道,以伤害信息深度调查与干预为重点支撑的产品伤害监测工作体系。日前,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国家产品伤害监测调查系统从全国56家哨点医院采集与产品相关伤害信息11.6万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2.9%,表明市场领域安全状况有所好转。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国家质量专项监测评价结果显示,从产品类别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产品伤害监测主要涉及产品依次为:汽车外其他交通运输工具(29865例)、汽车(24171例)、家具(11190例)、家用日用品(9830例)、食品药品及相关产品(5294例)、文教体育用品(3845例)、家用电器(1522例)、儿童玩具及用品(1283例)、纺织服装配饰(829例)等,交通运输工具类产品伤害占比最高,家具、家用日用品、食品药品等产品紧跟其后。从造成产品伤害的原因分析来看,突发事故引发伤害47620起,占比为41.15%;使用不当引发伤害39754起,占比为34.35%;由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伤害433起,占比为0.37%,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表明随着企业主体意识的增强和我国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加强,质量安全基本面稳中向好。据了解,根据采集的产品伤害信息,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电话回访、现场调查、实验验证等深度调查,并进行了相关安全状态评价,在排查了消费使用习惯、产品质量风险等评价因素后认为,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家用电器等产品伤害需重点防范。
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产品伤害监测工作中发现,直接由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伤害占比不高,产品设计不合理、安全标识警示不足等也会引发意外事故、使用不当等情况。同时,消费者安全敬畏意识有待提升,一些消费者未按指示标识和危险警告正确使用产品或者错误操作产品引发伤害,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等群体因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较差,使用不当成为导致伤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外,我国产品伤害的主要短板还包括:部分产品安全标准有待完善,主要是新产品和老产品新的使用场景层出不穷,造成部分产品安全标准技术指标滞后或缺失,带来设计生产隐患和监管依据盲区;企业质量安全能力亟待加强,部分企业产品研制生产中安全试验、风险评估投入不足,产品伤害无法有效预防、科学分析和及时控制。
对于产品伤害监测发现的共性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采取了多种措施提示消费风险,减少伤害发生,改进产品质量。据了解,截至2018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等产品消费预警29次,开展滑板车、婴儿学步车、弹射类玩具等缺陷调查54次,引发召回34次。
“针对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及用品、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共性伤害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深度调查,排查具体原因,跟踪研判态势。”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产品伤害监测工作和信息在市场监管工作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加强监督执法等事中事后措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源头干预,推动企业、协会和技术机构深入分析产品设计生产中不安全因素和危险源,引导督促企业举一反三,完善标准规范,提高质量,消除隐患,强化本质安全;深入开展消费者安全教育与宣传,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安全意识,优化使用习惯。针对产品伤害监测体系覆盖面有限、渠道有待拓展、法律依据缺乏制约结果应用等状况,市场监管总局还将制定产品伤害监测的规章制度,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哨点医院建设,提高信息质量,完善产品伤害事件监测平台,多渠道拓展信息来源,强化质量安全分析、产品改进优化、消费使用提示、企业核实说明、监管执法互动等措施,改善产品伤害干预的能力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