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思考
2019-01-21舒颖任光辉
舒颖 任光辉
摘 要: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是由网络道德核心和网络道德原则系统、网络道德规范系统、网络道德信念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一体。构建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网络建设尤其是网络道德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广泛应用,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借鉴国内外网络道德建设的经验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从我国网络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针对网络领域出现的现实道德问题,采取科学的方法系统地加以构建,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构建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把人们的生活从现实的社会领域延伸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帮助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快捷简便的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与此同时,人们又无不深刻地感受着网络科技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网络道德问题。低俗庸俗的网络信息,虚假欺骗的网络安全,无德无法的网络秩序,给社会带来了的严重负面影响和危害。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对网络道德及其研究的急切需要,特别是使得构建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成为日益紧迫的现实课题。这对于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指导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概念
由于学术界对“网络道德”的理解至今仍存歧见,对“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更少见探讨,因而有必要首先对这两个概念加以简要的分析和界定。
人们的研究表明:尽管网络空间虚拟现实,与现实空间有着许多相异之处,但网络空间并不是与现实空间完全隔离或对立的,正相反,它是从现实空间分化出来的,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补充。因此,凡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和即将遇到的许多伦理问题、道德矛盾,網络空间中都会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网络伦理道德是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在网络社会的延伸和补充。
按照一般的理解,道德是反映并反作于经济基础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此相应,一定社会倡导和推行的网络道德也是反映并反作用于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主要内容则是通过社会的舆论风习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而起作用的调节人们网上行为的善恶观念和善恶准则,还包括人们在网络社会或虚拟社会实践中遵循或违背一定的善恶准则而体现出的品质、境界、人格等。
上述所谓调节人们网上行为的“善恶准则”是由不同层次的众多内容构成的体系,是人们用以区分和判断网上行为是“善”还是“恶”的标准,因其对人们的网上行为具有道德指导、道德调节等规范作用,所以这种由不同层次的众多善恶准则构成的体系便可被广义地称为道德规范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善恶准则是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可简称为道德核心);最集中或较直接地体现道德核心并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普遍调节作用的善恶准则,可被称为道德原则;体现道德原则而又较道德原则要具体一些的善恶准则,可被称为狭义的道德规范(它只是整个道德规范体系的一部分);而由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内化所形成的人们内心的信念,就是道德信念。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就是由网络道德核心和网络道德原则系统、网络道德规范系统、网络道德信念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一体,是区分和判断人们网上行为善恶及其体现出的品质、境界、人格是高尚还是低下的标准。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因而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更强调主体的道德自律性,更强调“慎独”的道德原则和精神。
二、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思路
由于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我们应立足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之上,将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一般原则同网络社会的特点和解决由于网络而引起的道德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覆盖广泛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这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网络道德建设的经验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从我国网络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针对网络领域出现的现实道德问题,采取科学的方法系统地加以构建,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第一,在继续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同时,系统梳理和贯通理解我们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网络道德建设方面的论述,以科学地指导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在概括各种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对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时,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的出现,我们党及时采取对策,并在许多文件中就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的建设作了科学的论述,为我们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思想指导。早在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1]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4月23日召开的会议强调:“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特别是要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2]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论述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 “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问题,就网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了互联网相关内容,指出了“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4]这些论述对网络道德建设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更是我们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时要坚持的科学指导思想。
第二,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网络道德建设的经验和已有研究成果,使我们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奠定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国际范围内有关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资料。应该说,国外网络文化的发展比我国更早,其网络道德建设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是值得重视的。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所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诫》。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类型等。这些内容无疑可从正反两方面为我们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同时,网络文化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网络道德研究和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建章立制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方面作了不少努力,如出台关于网络建设和管理的规定、公布网络文明公约(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条,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和吸收我国网络道德研究和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对我们构建并不断完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为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提供更具中国智慧、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有益养分。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道德文化,其中一些内容即使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中国传统道德提倡的“君子慎其独也”[5]的原则在网络社会就应该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需特别加以强调的道德原则,因为在网络社会人们以一个或多个匿名的“符号”作为身份进行活动时就正如在现实社会独处而无人知晓时的情况一样,更需要具有“慎独”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品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应成为我们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途径。
三、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任何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都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都要体现其经济政治制度的要求,因而都体现着其社会的性质。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和我国经济政治制度要求的體现,也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根据前面的论述,本文认为我们要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应包括适应我国现实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网络道德核心、网络道德原则系统、网络道德规范系统、网络道德信念系统等多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本文在下文拟主要谈谈对网络道德的核心和原则系统的初步思考。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仍然是“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发展网络文化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满足人民更好地获得信息以促进多方面发展、实现多方面利益(包括物资利益和精神利益)的需要;每一个网民的网上行为归根到底都要有利于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它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以人民为中心”和基本原则“爱国主义”的体现,要求办网人员、网络技术人员、上网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的行为要有利于人民、社会和国家整体的利益,要坚持与个人和社会互通互惠互利,自觉维护网络的安全和健康发展,把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体现于网上行为中,反对利用网络损害他人和国家整体利益的行为。
第三,“坚守诚信”是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原则,要求上网发布信息或利用网络信息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网上行为要真诚守信,反对利用网络发布和传播低俗、有害信息的行为,反对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进行诈骗和剽窃等。
第四,“秉持公正”是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又一重要原则,它主张网络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和义务,要求网上主体之间要平等、公正地相互对待,相互尊重,反对利用网络不平等、不公正地对待他人。
第五,“力行慎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体系要特别加以强调的道德原则。由于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特殊之处,社会现实中的各种伦理问题、道德矛盾极有可能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得以放大。在现实空间中,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方式受制于各种条件,一定意义上容易规范,能够控制。而在网络社会,网络主体在网上进行活动时可以用一个或多个“符号”式的称谓指称自己而把真正的身份隐匿起来,这时他就象现实生活中一人独处而无旁人知晓、监督的人一样,如果没有“慎独”的精神和品质,就很容易肆无忌惮地干出许多在现实中不敢做或不可能做的违反道德的事来。因此,在网络社会特别需要“慎独”的精神和品质,特别需要人们坚持“慎独”的道德原则,做到在没有人知晓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遵守网络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网络人。
以上简略地谈了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和原则系统的构建,这只是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骨架,网络道德规范体系还要把具体体现这种核心和原则系统的网络道德规范系统和网络道德信念系统作为血肉(如具体化为所有网络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一般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建设者、网络服务者、网络使用者、网络管理者要分别遵守的特殊道德规范,还要具体化为网络道德的善恶信念、良心信念、义务信念等),并使这种道德核心、道德原则系统、道德规范系统、道德信念系统按照内在逻辑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统一的整体。这样,内容丰富、涵盖广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才能形成,从而才能更好地从道德上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4日?
[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人民日报》2007年4月24日?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中庸》,《中华经典藏书﹒<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