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思想对元杂剧创作影响解读

2019-01-21庞雅心

西部论丛 2019年3期
关键词:元杂剧

摘 要: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是中国人民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很多年来,它是中国人民心理上的支撑。佛教的因果报应和传统意义上的因果有着联系又有着区别,本文从佛教的因果报应入手,结合元杂剧剧本,深层次地剖析佛教因果报应对元杂剧佛教剧的影响,以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人民群众心灵上的影响。

关键词:元杂剧;佛教剧;因果报应思想

因果報应指的是一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亦即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果报应早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前就有了,比如《左传》中提到的:多行不义必自毙。[1]但是佛教的因果报应,和传统意义上的“因果”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传统说法上的“福祸”,是认为一个人做下的坏事多了,总会导致灾祸,是从一个笼统的大的方面进行的。是人民群众对于自己心之所即,目之所见的东西感到不满,心中的一个总的企盼。但佛教的因果报应,却是更加的详尽、具体。指的是一个人所做下的诸种善恶,无论是说话、行为,都会造成相应的因果报应,而且这种报应,并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而结束,它会一直延续到下一世,甚至是以后的某一世,一直到因果轮回结束了才算终结。

在《涅槃经》中,将因果报应分为三种:业有三报,即现报,生报,速报。现报,指的是此生所作下的善恶,在今生今世就得到报应;生报,指的是前生做下的善恶,在今生遭到了报应;第三种“速报”,指的是自己做下的因果,在未来的某一世得到报应。[2]包括东晋僧人慧远在《三报论》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3]与《涅槃经》中提出的第三种报应说法不同,其他意思都相同。

在笔者对元杂剧的剧本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在传统经典中提到的三报,都是针对现实而言的,但对于元杂剧来说,可以将神佛参杂进去的故事,就不只这三报,更可以加入一个“地狱报”,即人生前所作下的善恶,死后在地狱中所遭到的报应。

在元杂剧佛教剧《崔府君断冤家债主》中,五台山的和尚将十个银子存放在张善友家,但是张善友的妻子因为家中丢了五个银子,便私自昧下了这十个银子。这丢钱与昧钱的一番境遇,便是剧中各自造下的因。接下来便讲到,张善友家自被偷去了五个银子,他那家私,就“火焰”一般的长了起来,接着便说他的婆婆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乞僧,小的叫福僧。乞僧日日“披星戴月,早起晚眠”,为张家赚下了偌大的家私。而福僧每日里“吃酒赌钱”,不成半分的器。而后乞僧因为福僧将全部家私使得没了,一气之下死去,而后婆婆、福僧也相继死去。这便是各自在“今生”经历的一番造化。

张善友心中郁郁不平,在崔夫君的“帮助”下,才知道了这其中的因果。原来乞僧是三十年前偷他家五个银子的,而今是加上几百倍利钱,还了他家的。福僧是婆婆当日昧下银子的五台僧人,而今是加倍还回去的。至于张善友的浑家,当初因为混赖了五台山和尚的十个银子,现而今十八层地狱,尽皆游遍了。

一个故事,讲述了三段因果,原来偷张善友家钱财的,在下一世百倍的还了回去,这是上文说到的“生报”。包括五台山的僧人,因为被昧下了钱财,所以今生来讨,这也属于“生报”。至于那张善友的婆婆,因为她自己的一番造作,死后游遍了十八层地狱,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地狱报”。他们各自前生作下的因,或在此生,或在下一辈子,都一个不少还了回来。 这正与佛教的因果报应不会随着一个人生命的终止而结束,而是会一直延续到下一世甚至更远的一世相的观点相契合。

在《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中,剧本中第一个出场的是李孝先,他借了庞居士两个银子,没有银子还他,在经过府衙,看到受刑罚的,都是借钱未还的,因此,将自己吓得病了一场,庞居士去看望朋友李孝先,知道他生病的原因,便将自家所有别人欠下的债务全都烧了。庞居士夜间经过后槽门首。听到家里的驴、牛、马说话,听到马说,它是上辈子欠了庞居士十五个银子没钱还他,这辈子变作马来偿还。驴是因为欠了十个银子,前来偿还,牛是短了二十个银子。不管是驴、牛还是马,都是上辈子欠下的因果,这辈子前来还债,这也是三报论中的“生报”,这也正和题目“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契合。

文章的最后,在庞居士散尽家财,终于正果朝元,脱了“六道轮回”的时候,前来接引庞居士的增幅神,正是在文章开头,庞居士救济两个银子的李孝先。庞居士的所有行为,都产生了相应的果报。

在我们所涉及的佛教剧中,除了《东坡梦》《度柳翠》《忍字记》《猿听经》主题思想是“度脱”外,剩下的都涉及到因果报应。

杨景贤版本的《西游记》,他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将流传于民间的唐僧西天取经敷衍成一部大型杂剧,在这部杂剧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的形象已经变得成熟,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舞台和古典人物的形象。在《西游记》第一本中,就提到唐玄奘的父亲陈光蕊买到一尾金色鲤鱼,那鱼忽然眨眼,陈光蕊听说鱼眨眼必是龙,这便将它放生去了。而后刘洪杀害陈光蕊,霸占陈夫人,龙王将陈光蕊养在水晶宫十八年,后来陈光蕊重回阳世,与玄奘母子相见,这也正是一番因果报应。

包括武汉臣的《老生儿》,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将武汉臣的《老生儿》和关汉卿的《救风尘》等量齐观,说《老生儿》和后世传奇比起来,只“有优无劣”[4]。但是这部剧作却很少受到后世学者的关注。郑传寅先生在《论元杂剧中的佛教剧》中从佛教的角度,系统地对《老生儿》展开分析。「[5]

在剧作中,刘从善一直认为是自己不尊重佛道而导致了自己老来无子,因此才想要在开元寺散财,向神灵悔罪。在第一折,刘从善说道,“往常我瞒心昧己,信口胡开,把神佛毁谤,将僧道抢白,”因此“儿孙缺少”。这也正是剧作中刘从善认为的,不尊重佛道的因,才有了无子的果。

元杂剧无名氏的《小张屠焚儿救母》,小张屠家境贫苦,母亲生病未愈,“看看至死,不久身亡”,小张屠在医士的建议下,到王员外家买朱砂,王员外家财万贯,却偏喜欢做瞒心昧己的生意,他将假朱砂当成真朱砂卖给小张屠,还自以为自己做的聪明。小张屠母亲将假朱砂吐了出来,病情并未好转,小张屠为了母亲可以痊愈,情愿将自己的孩儿“喜孙”化作一炷香焚了,就在小张屠夫妇带着喜孙到庙上去的时候,神灵出现,将他们要焚的孩儿喜孙和王员外的孩儿万宝奴换了过来。张氏夫妇回到家中,母亲的病情好转,并告诉二人,因为二人的德行,这孩儿以后成人,“到做了凌烟阁上人”。

《小张屠焚儿救母》里面不乏愚孝的成分,为了自己的母亲,宁愿将自己的孩儿化作一炷香焚了。但是其中蕴含的因果报应,也值得人反思。王员外“瞒心昧己”已久,終于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孩儿,小张屠拥有大孝,最终母亲康复,孩儿无恙,还将成“凌烟阁上人”。在最后一折中说道,“我想这世间人,打好歹都有报应”,想来这也是作者想要向观众传达的一种价值观。

对于元杂剧中所反映的因果报应思想,一旦流传,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按笔者梳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使文学的劝惩作用更加明显。

“因果报应”的思想告诉人们,因果是如影随行的,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

观众在看到这些作品时,或多或少的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同时,因果报应的宣传可以有效促进民众的乐观心理,因果报应一旦对人产生影响,民众便会相信,好人终有好报,恶人也一定会遭受相应的惩罚。这样的信念会带给民族相应的乐观心理,让那个时代遭受苦难的人民看到了一丝希望。

(2)使情节更加丰富

因果报应分为“现报”、“生报”、“速报”,还有我们文章提到的“地狱报”,这就不仅局限在一生一世,往生往世都可以在剧本中体现,这便使剧本的情节更加丰富精彩起来。

因果报应是佛教思想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剧本的情节,为剧作者的创作提供了灵感,而且使得民众的心理更加乐观,这也是佛教剧的一个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左传·隐公元年》,左丘明[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8第2页

[2]《涅槃经·第二卷》,昙元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752页

[3]《慧远<三报论>中的“现报论”解析》,陈宁[J].《中国哲学史》19972期

[4]《论元杂剧中的佛教剧》郑传寅[J]武汉大学学报2013.3

[5]《元曲选》,明臧晋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6]《元曲选外编》,隋树森,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注文:

[1]《左传·隐公元年》左丘明[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8第2页

[2]《涅槃经·第二卷》昙元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752页

[3]《慧远<三报论>中的“现报论”解析》陈宁[J].《中国哲学史》1997第2期

[4]郑传寅《论元杂剧中的佛教剧》[J]武汉大学学报2013.3

作者简介:庞雅心,性别:女,籍贯:山西省高平市,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

猜你喜欢

元杂剧
元杂剧中的妓女形象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 明代剧坛对元杂剧接受之研究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元杂剧中母亲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小议《元曲选》中的“死科下”
学术观念与文献释读
元杂剧恶妇形象下时代精神的折射
论《灰阑记》戏剧冲突之表现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从狷介名士到风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