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人工智能”时代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9-01-21
(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203)
一、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
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在推进服务产业发展、提高就业率、引导青年人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也是连接经济发展与现代教育产业的纽扣。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改革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但是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仍然迫在眉睫。职业教育的弊端和劣势仍然明显,比如生源保障差(往往是学生考不上好大学才会被迫选择上高职院校,因此造成学生有消极情绪),产教融合不紧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生毕业仍处于“学徒工”的初级阶段。因此,探究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化生产将逐步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未来的生产模式将朝着机器取代人力、全自动化生产的方向发展。同时,人工智能化也为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在人工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中培养人才,开拓视野,应对社会发展需求,将人工智能引入到教育教学、学校人才培养以及深化教育改革中来,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
(二)研究价值及重要性分析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紧锣密鼓的集中精力发展制造业。例如,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颁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愿景,通过制造技术与信息通讯技术结合,构建“智能工厂”;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对工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甚至于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得飞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大展拳脚,传统制造业相关部门的工作往往大大减少或消失,同时许多新兴部门正在冉冉升起。许多简单的工作被自动化的机器替代,使得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威胁。而真正需要专业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的是这些新兴的岗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转变培养模式,革新教育方式,是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017年7月份,马云的“无人超市”落地杭州,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行动悄无声息地展开。2016年,昆山富士康裁员6万名工人,全用机器人代替。甚至各大电商平台的客服人员都被人工智能机器所替代。面对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及其对各行各业带来的改变,国务院于2017年7月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面对此种形式,职业教育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需求。一方面,职业教育工作者们将人工智能引入其中,终身教育,移动学习和固定学习、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并驾齐驱等概念逐渐成为他们热衷的研究主题;另一方面,职业教育院校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守着一门技术吃一辈子老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正在紧锣密鼓的调整专业设置,增加了一些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相关专业的设置,并逐渐引进各种专业相关的智能自动化系统平台,以应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013年工业4.0的概念在德国问世,这一新概念对世界各大经济强国的科技产业产生了质的变化,开启了全球性的科技产业竞争新局面,各大经济强国纷纷加入行列,唯恐在这一轮竞争中失去优势。美国作为经济、科技发达国家的领头羊自然不甘落后,在2016年10月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两份战略报告,向全世界告知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未来发展规划,之后我们又相继看到了美国白宫的《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的报告和英国的《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不管在态度还是在行动速度上,国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耕布局远超国内。而应对此种发展现状,国外职业教育学者依旧认为他们的职业教育发展无法满足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仍在继续推进。
二、“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挑战
人工智能亦称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电脑实现的智能。人工智能通俗的理解即为机器换人,既然是机器换人,毫无疑问的人工智能就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产生影响。由此,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进一步思考一下,面对这种形式,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著称的职业教育应如何应对?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变革。国内学者曾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伴随而来的是这些行业的人才结构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技术岗位由机器所替代,比如快递分类、汽车零件组装等传统的人工作业岗位已不再需要如此多劳动者,取而代之的是一或两位自动化器械的操控者,如此造成了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这些产业人才结构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导致一部分传统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处容身”,另一部分新型专技岗位人才短缺,供不应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迫在眉睫。
反观我们的职业教育,却很少就“职业院校办学,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出变革”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探讨和变革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首先,职业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应时刻关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其职业院校培养这些技能型人才之间的结构关系,以保证这些技能型人才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并避免出现某种人才需求过剩和某种人才紧缺的现象,同时,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应社会和主动就业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自主调整他们的课程和专业设置,从而培养出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的人才。只有满足了以上两个前提条件,学校才有资格主动要求改革。否则,学校就成为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被动变革,也就是所谓的“倒逼”,而这种“倒逼”的首要目的也是要学校做到这两点。
三、职业教育应如何应对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自动化产业迅速壮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逐渐加重。蔡自兴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化的领域极其广泛,涉及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金融、智慧城市等等。这些分支领域主要集中在解决具体问题,在本文中,一方面是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上,寻求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对课程内容的改革上,包括引进和开设一些新型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工智能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形式,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系统直接自动的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有针对性的给学生提出意见与建议。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变革,分别是:
(一)让人工智能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已经告别了守着一门手艺吃饭的年代,“技”不再是不可取代的。那些易于教授和检验的技能,正在或者将要被数字化,因此掌握过多的专业技能可能不再“吃香”。职业教育想要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挖掘人类自身所带有的特质和能力比简单的教授知识和经验更为重要。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陈衍也曾表示,就当下而言,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补充包括类脑学习、混合智能、跨媒体学习、个性化分析、知识图谱、包容性计算等在内的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哪怕这些课程仅只是普及性而已。就我们职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来说,更应该积极地将人工智能引入职业教育中来。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就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开设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将其引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调整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以适应学生毕业后直接与相关工作岗位对接;另一方面,一线教师应针对自己的课程特色,适当增加一些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的知识点,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针对一些实践类课程与企业建立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认识和学习人工智能是如何应用于其专业领域的,进一步促进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二)让人工智能成为促进和丰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
人工智能的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和应用一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给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契机,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丰富和创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校层面构建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等;另一方面,我们应紧跟大数据的发展步伐,加快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打破时空对教育模式的限制,使学习和工作将会无缝链接,实现云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考虑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比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医学类或操作类专业课程的实验练习,在节省实验材料的同时还能保证学生有真实的操作体验,可不断的重复练习;又或者是构建专业试题库,通过机器学习来计算出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难度,自适应的呈现其需要的试题和知识点,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通过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构建新的职教标准体系
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余伟良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时代需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的发言中提到,要培养真正对接产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必须健全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而要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就必须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标准的建设与完善,其根本就是要尊重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应该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市场需求来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其具体操作就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体系,例如建立校企合作的证书制度、定向培养制度等等。笔者认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实践、教师发展、职业要求等。
四、结束语
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在各类职业教育院校蔓延,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将人工智能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的必要性,也有一些院校开始着手引进一些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和实验平台,但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辅助教育教学的手段,促进职业教育中一些传统学科的教学最优化目前还很少有人深入探究。也没有一个职业技术院校就此构建出完善的、新的职业技术院校标准体系。因此,文章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根本,以人工智能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以改善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情况为落脚点,以人工智能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对促进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上的变革,双管齐下,以寻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