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
2019-01-21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一、产教融合环境下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构建科学的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符合政府对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
2017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高职教育在新时代推进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研究政府颁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发现,“要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形成政府依法履职、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广泛参与,教育内部保证与教育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因此,广大高职院校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成政府对高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二)构建科学的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工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把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加强的环境下,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有效监督和检查高职院校内部教学工作的运行与管理、外部校企联合实习实训的运行与管理、师资建设与完善情况、学生学习与就业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在任何环节的任何问题,以达到防微杜渐,扬长避短,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构建科学的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高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就应该培养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检验技能型人才的标准却是由社会岗位需求所制定的。在产教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利于行业企业、高职学院有效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等,充分体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主旋律,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目标不明晰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依据是有一个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政府对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很明确,但有些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把握。例如,某些院校直接模仿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办学方式,不考虑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无视校企合作的办学需求,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偏理论化,不突出实践课程设置,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不高。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导致部分高职学院在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上本科化,教学质量保障规划设计不符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院实际办学水平,也不能满足高职学院实践教学环节质量保障的需求。
(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范围有待扩大
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能够制定规章制度来进行校内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但是对于校外的教学活动,学院的监控与评价管理真正严格落实的却很少,即使能够按章执行也是普遍存在管理过于宽松的现象。随着校企合作不断加深,高职学院应该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纳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范围扩展到校外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教学全过程参与监控与评价。
(三)教学资源配置和“双师型”教师优化问题
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要求。为了更好地推进产教融合的发展,政府、行业企业对高职学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是有所欠缺。“双师型”教师在部分高职学院中仍然存在培养计划跟不上教学质量标准要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许多一线教师对职业培训不感兴趣,与继续学习培训相比,他们更愿意给学生们上课,其职业能力和素养有待优化。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
(一)建立多元化产教融合管理组织
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然涉及到行政管理、专业设置、课程设定、师资建设、教学资源配置等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协调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加强校企合作,广大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以单一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由政府、行业和高职共同构成的多元主体教学质量保障管理组织。具体是政府出台政策制度,从宏观上调控、管理;高职院校主要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企业岗位需求作为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不断提高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保证高职学院的教学质量。
(二)全过程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需要高职学院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该进行市场调查,明确行业、企业岗位责任,分析、归纳出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能力需求;然后,根据职业素养和能力需求,以及学院学生的实际水平,校企共同制定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最后,根据制定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测评体系,编制适合职业发展的专业教材,制定“岗学一体”的顶岗实习计划等等。从学生入学起,直到学生毕业离开学校的整个过程中,不管是在校内学习还是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都可以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联合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要确保培养出高素质技能人才,故建立科学完善的监控与评价体系非常有必要。首先,要成立专门负责教学监督与教学评价的组织机构,高职学院要与行业企业合作,聘请技术专家参与教学监控与评价工作;然后,要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色、满足学生成才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以严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最后,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系统,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评价、课程设置评价、师资培训评价、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等多个模块,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到相关责任主体,便于教学整改工作的推进。
(四)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优秀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企业需求专业人才。为了能够继续深化教学质量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强化,高职院校应该对广大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教师能够不间断地到行业、企业进行实习、培训,以提升其职业素养和能力。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到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师资培训,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也可以到学院进行教学,共同组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安排,为高职学生授课、解惑,撰写适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材等等。
四、产教融合环境下电子信息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应用
(一)加强组织管理建设,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础
为深化产教融合,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与233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充分考虑行业企业意见建议,参考行业企业制度文件,建立完善了“企业有效参与教学”、“教师互聘互派,充实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等校企高度融通的8个方面的制度文件,落实了校企双方责权利,深化了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由集团公司、学院、企业集团和行业组织代表组成,是学院发展战略决策指导机构,是学院实施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统一领导试点项目的开展、协调与指挥。其下设7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外协调与政府、行业、企业、校际的合作事务,对内整合教学、科研、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校企合作资源,审定学院及专业发展规划,决策校企合作项目,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在试点项目研究与实践中发挥了决策管理作用。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议事规则规定每三个月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就近期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展开讨论、研究、决策。目前先后处理并解决校企合作事宜35项,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保驾护航作用。
(二)强化教学项目引导,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积极探索、营建“引企入校”、“职务互聘”等校企合作新模式,使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与东软慧聚、阿米德信息技术、中兴通讯等多家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场地与基础教学设施(软硬件设备);企业选派技术人员担任相关岗位职务,与专业教师组成混编教学团队,形成职务互聘;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岗位任务设置教学项目,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例如,学院与中兴通讯、青青树动漫科技、东软慧聚等公司共同建立了M-ICT技术应用中心、数字媒体艺术中心和软件3个技术应用中心。技术应用中心以双方实际需要的项目为基础,成立研发部门,建立理实一体化实践基地,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研究专业课程,带领学生开发工程项目43项。
(三)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点
学院与行业企业针对实际科技和科研项目,组建由学院一线教师与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合作的教学研发团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实现校企人力资源共享。学院先后建成了“中兴电子教学团队”、“育杰网络教学团队”、“东软软件教学团队”、“机电教学团队”、“数字艺术教学团队”等5支混编教学研发团队,有38名专业教师和8家企业的52名工程师进入混编团队。工程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使相应专业的教师双师素质比均达到95%以上,教师每学期定期到企业进行师资培训,教师的技术水平保持与企业技术同步发展。目前在进入高级人才信息库的462名人员中,常年承担学院教学工作任务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已达229人,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混编的教学研发团队建设,提升了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教师“双师”比例由原来的81.2%上升到86%,重点专业教师“双师”达到95%以上。
(四)加强教学监督与评价,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学院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监督与评价,提升办学活力,推进产教融合。以学院教务处为责任主体,联合合作企业共同建立教学管理与信息反馈平台。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成员可以通过教学管理平台论证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评价、师资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等工作进行交流、协商。学院教学督导小组依托教学管理平台,一个学期对7个系部进行督导与评价工作累计超过20次,即时性监测与阶段性监测共同进行。合作企业、教师、学生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信息反馈平台反馈给学院教学督导小组,教学督导小组进行责任分析,再反馈给相关系部或个人进行解决问题。校企合作共同发展,教学管理与信息反馈平台为学院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彼此相互沟通的便捷方式,在加强教学监督与评价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高职教育发展水平是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学质量又是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教融合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普及,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案,并将该方案应用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教学运行管理中进行验证,实现边实践边总结边创新的管理成效。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广大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应该正确深入地认知产教融合,并将其科学有效地进行运用,以实现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才是政府大力倡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初衷。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建设、强化教学项目引导、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加强教学监督与评价等措施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既能够提高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能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