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自信视域中基础教育改革方法的三个维度
2019-01-21李墨,赵铮
李 墨,赵 铮
基础教育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也为接续与培育先进文化提供重要载体,同时,怎样的文化环境往往能孕育出怎样的教育形态,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中的方法理念,也受到相应文化因素的融入和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对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以此推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45)基础教育改革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时代坚持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作为方向引领,在优秀文化理念方法的萃取吸收中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从“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中萃取方法理念,科学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
“古今中外”的方法理念是从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出发,研究和分析当代基础教育同各类文化形态之间内在关系的重要方法,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离不开对不同时空场域中各类文化形态优长的采撷,并以此为基础,为科学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提供方法总论。
(一)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古”理
挖掘“古”理,就是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总布局中,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阐发与弘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社会贤达历来就主张尊师重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诸如“修齐治平”“仁者爱人”“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等伦理教化与德行养成,都为形成科学的基础教育改革内容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思想储备与道德价值滋养。2014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在教育改革中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指导思路和基本遵循,《纲要》指出:“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2]可以说,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设定上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基本道德力量的有力举措。习近平同志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须“从娃娃抓起”。[1](42)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行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并以此保障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不脱离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本根。
(二)注重结合现代教育文化理念之“今”义
结合“今”义,就是要在把握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上下功夫,注重分析结合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诸多“新的历史特点”。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利益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等许多关键期叠加背景下进行的重大改革,其本身的复杂性、艰巨性是同国家总体的改革发展交织在一起的,这就需要改革的推进既关照基础教育自身的发展过程、历史阶段、特殊环境、具体要求等内在因素,又要考虑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价值观、主流思想文化、现代教育理念等外部条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整体视角出发,审视教育文化中的“现代性”理念,将以全面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素质教育理念、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开放性理念、个性化理念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念与社会先进文化融入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之中,为现代文化意识引领下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师资、课堂等各具体环节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注重联系我国教育文化实际之“中”体
联系“中”体,就是把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同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中国特色的教育文化理念、中国教育改革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看,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科教兴国战略的整体时代背景下综合考量。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基础教育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以义务教育为例,“2016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2%,其中男童净入学率为99.91%,女童净入学率为99.93%,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4%”。[3]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也表明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教育基础薄弱的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其长期性与复杂性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因而,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我们看待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大量新问题新挑战,决不能忽略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基础、发展历程与具体国情,更不能偏离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更好教育水平的追求,而是要紧紧围绕基础教育结构性改革这一基本主线,用中国文化与中国智慧分析处理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四)注重吸收当代先进域外文化之“外”用
吸收“外”用,就是要在中外先进教育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多维视角中审视基础教育改革,把其他国家基础教育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纳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方法体系之中,通过国际比较来分析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新时代世界多种教育文化与价值理念的并存为解决各国教育改革遇到的相似问题提供了更多选项,包括我国基础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说到底都是为了保障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理念延续弘扬的具体路径,都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的动力使然。为此,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对中外优秀文化和有益教育理念的兼收并蓄中汲取适合中国自身的域外经验。以新加坡为例,这个上世纪中叶才独立建国的城市国家,能在短短几十年就发展成为经济文化发达的世界级教育强国,离不开其兼收融通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基本国策。其中,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教材等具体制度设计,大力实施双语教育,以开放的思维培育具有本国文化特质的教育理念等,都是新加坡积极吸收域外经验,坚持教育文化符合本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重要体现。
二、从科学理性的教育文化观中汲取方法意识,正确认识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
(一)坚持以基础教育与文化环境有机统一的辩证观看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既是针对基础教育本身面临问题和症结的一项改革,同时也是有机统一于教育文化以及国家文化整体环境的系统性改革。因此,不仅要坚持对具体教改问题的具体分析,透过当代基础教育的现象看本质,还要善于看到与教育紧密相关的文化环境及其影响,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流趋势中客观剖析教改问题所在。现实中,有的人只看到基础教育还存在薄弱的环节,不看既已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以少数尚需改进或正在完善的工作判断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例如,有些人只看到社会上出现的少年儿童“私塾”“读经”等传统文化培训的“负面报道”,就以重新走回“封建蒙昧”“基础教育倒退”等评论相加,这无疑是把某些个别现象或新生事物的某方面负面影响加以夸大,将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改革视为一种失败。而事实上,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新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多衍变为多元文化之间的竞争,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愈发重要的缘由,正是中国人民族自觉意识、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显现的客观反映,也是多元文化价值观碰撞下新一代中国民众自觉寻求自身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的心理需要。应当说,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下,即便基础教育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良现象,但总体发展方向是好的,看基础教育改革问题既要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既要发现问题予以重视,又要看到成绩树立信心,以积极务实的心态正确看待教育文化发展大趋势中的主要矛盾。
(二)坚持以基础教育与经济发展互为表里的系统观看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其产生、发展与解决的方法理念也并非仅限于教育领域的“线性思维”,而是要置于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的“系统思维”中进行考察。一方面,基础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直接经费来源是政府投入,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改革方向。实际中,由财政投入不足和不合理导致基础教育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不协调,城乡、地区教育财政投资差异较大、投入比例不合理等现象,根本上都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所致。另一方面,基础教育环节发展薄弱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总体发展的质量水平,以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辍学问题、教学质量问题、办学条件问题、财政投入比例问题为例,这些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水平、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人力资源的总体质量,若无法有效消除,则将在与发达地区人才、经济的竞争中进一步拉大差距。因此,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就要科学考察经济水平影响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机制,既看到深化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又看到基本公共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以教育与经济发展互为表里的系统性思维看待基础教育改革问题。
(三)坚持以基础教育与社会民生不可分割的发展观看问题
教育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基础教育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方面,与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一并成为当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用不可分割的发展观看待问题,首先要认识到问题并非一日产生,而是在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生成的一种“合力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聚焦那些阻碍基础教育发展问题产生的条件和要素,把对这些条件和要素的改变看作一个不可一蹴而就的过程,从社会民生的综合影响因素中找到化解问题的办法。以现阶段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择校费”“赞助费”高昂等现象为例,这些情况都不仅仅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一项或几项因素所导致的,而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情况、教育机制体制问题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在社会民生广泛保障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的整体发展中统筹谋划,同时也需要在一个较长发展周期中,通过权利保障、制度设计、经费投入、配置升级等多方面办法予以综合解决。
(四)坚持以基础教育与国家治理相辅相成的整体观看问题
教育治理是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事关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一般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各项具体改革同时包含着深化基础教育治理的具体举措,这些举措须纳入构建政府、学校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整体框架中,方能得以有效实施。国家治理是一个重大而系统的长期工程,基础教育治理协同主体既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职工,也包括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基层社区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他们既是当前国家治理与教育改革的“剧作者”,也是推进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剧中人”。这就要求协同治理的主体必须在改革的过程中树立起相互协同、相互合作的整体观,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围绕政府、学校和社会在基础教育治理中的功能定位,明确各自的治理角色,在密切配合协作的良性互动中,共同推动基础教育“善治”目标的达成;同时,学生作为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同样也是推进未来国家治理的主要力量,这也要求当代基础教育的治理与改革,须更加注重对国家治理文化与价值理念的渗入,使学生群体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深刻认识依法治理、合作协同、协商对话的治理文化。
三、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践自觉中获取方法动力,始终坚持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言立行
(一)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坚守把握本根的文化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仁爱守信、和合大同、尚德合礼等宝贵思想,成为新时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把握文化本根、赋予传统文化以新时代内涵的重要路径,促动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传承传统文化应坚持“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明确要求在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在思想道德、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等环节教育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全面推进,要求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方面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此后,国家教育部专门制定计划,通过全国范围内建设相当数量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与文化传承基地,带动中小学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工作坊建设、展示交流等具体部署的铺开,将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的政策制度落地落实。这些重要方法措施既表明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中所秉持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是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国家观和文化观的一次教育模式创新。
(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树立关注现实的文化自觉
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发挥着关注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化功能。当代社会所处的转型关键期与矛盾凸显期反映在文化层面,表现为文化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和交融碰撞,由此极易造成社会大众在价值判断和文化引导上的“无序”或“无根”状态。基础教育影响的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是“打底子”的教育,具有着辐射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重要教化作用,理应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使命担当。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一是要在关涉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文化与教育体制的综合改革上更下功夫,打好基础教育治理的“组合拳”;二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实践自觉的长期性,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不是既有方式方法的重复,也不是偏离国家总体教育方向和理念的“自我创新”,必须在先进文化的指引下进行改革,并通过改革完成新的文化积累;三是要把解决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注重发掘和发扬当代文化价值观中攻坚克难、改革进取思想观念,聚焦基础教育领域精准扶贫脱贫、困难家庭资助、留守儿童关爱、城镇高价“择校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以边远地区、城乡贫困与少数民族聚居区为重点,提升基础教育服务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提升聚焦国情的文化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已历经数次大规模改革,表征为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改革乃至教育理念的改革,其实质都是中西方教育文化交融互鉴中对某些新理念、新思维所表达出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密不可分,在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全球化时代中,“情感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将成为人类最核心的能力”。[4]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既要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的国家自然地理、民族情感、思想道德、文化观念以及信息化条件下教育创新理念的认同,也要执行和遵守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文化秩序和共同准则。反映在基础教育方面,则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遵循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观念模式,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在讲授知识性内容的同时,将富含道德观念、价值判断、创新思维以及情感体验的文化性内容融入教学活动,又强调这种文化性内容应当是对国情实际、历史认知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反映。为此,基础教育应当在聚焦国情的文化认同理念改革上更下功夫,扬弃地继承传统教育文化中的丰厚思想成果,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盲区误区,根据当代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全面、辩证地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意义,在对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融入当代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价值判断。同时,加强国情教育融入,围绕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传授基本国情知识、认识方法贯穿于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情观,形成能够指导当代国情教育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形态。此外,立足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吸收借鉴西方教育文化,根据我国不同区域、民族、历史、风俗等现实特点,因地制宜,分类筹划,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融合变革,发展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文化。使得基础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得以由知成智,“最终成为爱智慧之说,得以帮助个体获得内在发展及完整自由与解放”。[5]
(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秉持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一方面是语言文化教育维度,要以语言文化教育营造文化价值观的共生氛围。从我国教育实践的经验来看,中英双语的语言文化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目前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内容,一是基于全面深化改革对建设具备国际视野复合型人才队伍的需要,二是基于中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自信的文化心态。从域外经验来看,新加坡正是依靠着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体制改革,“构建综合化和选择性的智慧教育课程体系”,[6]才使得“讲华语运动”“讲标准英语”运动得以长期有效开展,助推新加坡成为世界先进教育资源强国的同时,在各种族中构建了一个以语言为纽带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可以说,包含基础教育在内的新加坡双语文化教育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参照,只有秉持这种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自信心态,通过教育对多元语言文化的共性内容进行吸收融合,才能使之凝聚成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文化合力。另一方面是教育价值观维度,要以共同教育价值观的塑造,汇聚中西方优秀文化精髓中的教育理念。当代各国成功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基本都是特定时代条件或环境下价值观念的提炼与教学实践的总结,即便共同的教育价值观,也是基于本国国情、在本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新的观念集合,而不是对别国理念理论的机械嫁接或生搬硬套。基础教育所构建的共同教育价值观,既是对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体系的延续,又是对现代跨文化教育理念的兼收并蓄;既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继承,又是智能化、信息化条件下支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思想根据,以此促进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引领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共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