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评价
2019-01-20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2)
高等职业院校在二十一世纪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国都逐步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力量。国家间的竞争,也逐渐转变成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最终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的竞争。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软实力,恰恰与一线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密切相关。具有巨大竞争力的学校,如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等,都有一套适合自身状况、合理健全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目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依旧延续着计划经济体质下的传统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上出现迟滞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研究。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
第一,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我国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年龄分布总体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分布形态。这说明了作为中流砥柱的中年教师数量相对缺乏,出现了老的老,小的小的窘境,这样的年龄分布结构所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人才断层的现象。这样哑铃型的年龄结构分布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到整个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循序渐进的发展;第二,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由于受到职称数量以及评聘标准的限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数量有限,且年龄均偏大,相比之下,中级及以下职称相对人数较多。由于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小,造成了高职院校教师难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也成了建立学术群体和学科梯队的瓶颈。另外,许多中青年教师并不安心校内的教学工作,往往被社会各种利益所迷惑,很大一部分人一但取得高级职称后,便很容易跳槽,造成了学校人财两空的局面,加之高等职业院校在引进高级职称人才上的吸引力远不及本科类院校,进一步降低了高级职称人才的数量,这不仅抑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学校自身的发展;第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不合理。受传统教育发展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结构上的安排,往往理论课程的比例要远大于实践课程,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理论教学的能力要强于实践教学的能力,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实践课程的过程中步履维艰。
(二)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高职院校存在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师德低下的现象。一些教师的自律性、业务能力、工作方式、思想意识等环节都相对薄弱;有些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甚至在口语标书、板书书写、道德素养等教学的基本环节都存在问题;这些个体文化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缺失,即便绝大多数教师能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历进修或岗位培训,但整体素质仍不乐观,实际工作中仰仗经验主义的人数也不在少数;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教师的精力也逐渐从学校转向了社会,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知识经济化”。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导致这些教师对学校教学失去了热情,对学生不再负责任,而是热衷于校外兼职、办企业、赚外快,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等工作中。部分教师在事业上过于看重自身的发展和个人目标的实现,表现出浮躁、急功近利的状态,无法静下心来做学问。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教学的质量。
(三)“双师型”教师数量捉襟见肘
近些年来有很多学校的毕业生存在着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是难逃此劫。然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又喊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口号,这就暴露出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就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而言,大多数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理论教学工作,难以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之许多教师自身能力有限,很难做到“教、学、做”相统一的教学目标,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从未到企业一线进行过任何的专业实践,完全不了解企业急需要的人才类型,因此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并且符合专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力发展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根源便是为了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双发展、并且要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实践技能、更新理论知识,以满足当前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迫在眉睫。
我国高职院校近些年之所以迅猛发展不仅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纲要的要求,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为了应对经济高速发展下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高职院校体系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双师型”教师。笔者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的调查统计发现,教师队伍中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而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的这一比例一般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然影响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特色,也势必会影响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级专业人才的基本功能。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解决方案
(一)把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
师资队伍的整体规划无论是教师的质量还是数量都需要均衡可持续的发展,要避免人员进出的大起大落,应保持它的相对长期性和稳定性。即使不能对教师队伍的发展情况做出百分之百准确无误的判断,也应对长期的规划留有余地。制订合理的整体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需要尽量客观地分析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优势与不足,要保证设立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
首先,要把握科学补充人员、均衡发展的原则。引进教师不能只关注眼前的短期需要,还需考虑本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平衡和专业发展未来的要求,不仅要有利于人员梯队建设和整体优势的发挥,还要保证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例如:应避免同一批次招录过多年龄段相仿的教师,以避免今后在职称评定中的尴尬局面。其次,还应该注意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拓宽教师招聘的渠道,避免从单一渠道招录教师。理想的教师招聘结构应来自于高校、企业和社会其他各界。第三,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建立科学化、制度化、长效化的招聘原则,确定科学的方法来考核和辨别所需人才,通过标准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来甄选优秀的教师人才。
(二)师德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育人需先正己”,教师的基本素质体现在全部的教学过程中,它将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师德的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一蹴而就。高职院校培养适应市场生产、管理、服务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独有的特点。
首先,要树立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教师等很多人的价值观正逐渐发生着转移。对于钱、物、名的过分追求常常令很多人迷失方向。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应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要为人师表。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用耐心和爱心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于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则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要不断学习,敢于创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内涵依旧偏重于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创造者,更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要逐步树立校企合作的意识。职业能力是由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具体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和专业职业素养构成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应当责无旁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校企合作双赢的观念。其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原则。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兼职教师不仅可以弥补学校专业教师数量的不足,有利于缓解新专业设置过程中教师短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丰富的企业一线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了解本行业的特点,能带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信息,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掌握经济发展的动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第三,通过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坚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需由理论学习为主的传统模式改变成为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的创新模式,改变强迫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改变完成学业教育为社会需求教育,改变在高职院校教学为到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模式。
高职院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应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对本校专任教师进行双师素质的培养,还要拓宽渠道,广泛从社会、企事业单位聘请专家、领导和教授,到学校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指导。相对稳定的外聘人员、实践能力较强的兼职教师队伍,是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的重要措施。建立和巩固一支高精尖的兼职教师队伍,就必须要稳定兼职教师队伍的来源,要广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完善的合作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把企业优秀的一线人才和管理者吸纳到兼职教师的队伍中,另一方面把高职院校优秀的一线教师下放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数据库,高职院校应对每一位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教育背景以及教学成果建立详细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对兼职教师队伍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还要建立兼职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摒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传统思想,将兼职教师的年度考评纳入到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考核体系中来,对能力突出的企业兼职教师给于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兼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可持续的系统工程,绝非一个部门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情。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整体效应,与院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相统一,既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还要注重群体与个体、团队与个人的合理优化,重点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些比较突出的和共性的问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师资队伍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的近期、中期、远期的渐进的,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