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和运用
2019-01-20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14)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交流平台的踊跃出现,尤其是微博、微信、抖音等交流媒介的兴起和使用的日常化,人与人的沟通形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泛在化的网络和微媒介的普遍化,成为“数字”生活最新的标志,也说明微时代已“悄无声息”的到来。 高校教育的受众对象,是已经成年,但思想仍有浮动,并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大学生活是大学生初步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网络文化的入侵性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吸取的信息各式各样、鱼龙混杂,及其容易混淆大学生的视听;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领航人,应该结合时代背景、运用新的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三观。
一、网络时代背景
21世纪,网络的广泛运用和生活化已然成为人类生存的大环境,网络已从早先的科技手段迅速转化为一种交流方式、生活方式;自媒体也成为时下新兴的热门行业,网络红人瞬间“代替”了早先实体创业的经济模式,开启了互联网文化“销售”浪潮。高德毅教授曾指出:当前互联网媒介生态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的沟通、交流媒介平台的突起,社会的舆论生态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宣告了“微时代”的悄然到来。由此可见,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冲击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是不可小觑的新兴教育手段,更是紧跟时代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网络交流平台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新的育人方法,高校辅导员在抓住网络所提供的新契机的同时,也注意选择适合的网络交流平台和技术手段来完善育人工作,把育人工作细节化、深入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是两面性的,有优势必然也会带来问题,下面我将从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二、网络带来的新兴教育方式
(一)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随着网络的泛在化,网络通讯替代了旧时的书信、电话、短信,时时微信、微语音、微视频让沟通缩小距离,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这一沟通特点极大的提高了高校师生的沟通效率。传统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面对面沟通,使得沟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沟通方式与网络沟通方式相比,进一步突显网络沟通的便捷性和实效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敢于交流。也正是因为网络手段融入了教学方式,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缺点,为师生有效沟通搭建了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即时通信,极大地压缩了时空距离感。通过网络平台,合理利用微媒介,辅导员可以实现时时在线,学生遇到问题可以更直接、更便捷、更迅速的与辅导员取得联系,以便辅导员及早发现问题、掌握问题,从而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同时,利用网络平台高校辅导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情绪等等,更易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更加易于多角度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亦师亦友,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更好地把握学生思想动向
教育不是一味的灌输,尤其对大学生来说,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鼓励和更正,让学生适当的“输出”,才是把握学生优势和不足的根本之道。随着QQ、微博、微信、抖音等新的沟通工具充分融入生活,成为人与人日常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思政教育融入网络新技术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之势。大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他们更愿意了解和接受新兴事物,所以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沟通和发表态度等重要交流途径。鉴于大学生的这种特点,高校辅导员可以改变以往比较呆板的教育形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制作小视频,运用潮流网络用语,提高学生的兴趣,从方式方法上让学生获得更多认同感和熟悉感,使得思想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高校辅导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微媒介,捕捉学生思想上的“风吹草动”,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发展的动向。
(三)网络媒介与教育结合有助于辅导员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网络手段和新媒介开展德育和素质教育。网络与生活紧密相关,加强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道德素养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必不可缺的课程。在网上开展学生工作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进行思政教育,由于发布信息的持久性,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身状态较好的时段吸收相关教育信息。利用网络平台也使师生的交流方式变得多样化与潮流化,比如使用轻松有趣的网络语言,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辅导员观点的认同与接受,正确的思想意识才可以在大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网络是个双刃剑,带来美好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猝不及防”:网络信息多元化、获得信息渠道丰富,良莠不齐的信息纷纷涌现大学生视野中,网络教育发展需要过程,相关制度更需要逐步完善。当下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从实际情况看,大多还处在适应阶段,各大高校通过采用网络交流平台以及校内交互平台的更新来达到教育方式的更新,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机制不够成熟,难免存在着诸多不成熟之处。
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中的“不足”与措施
(一)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
由于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现如今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仍然在使用传统教育方式,但是时代背景已悄悄改变,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信息爆炸和选择信息源增多导致学生接触到的信息真假相伴、良莠不齐,大学生思维又十分活跃,导致盲从和冲动的情况屡屡发生。如果高校辅导员没能及时的重视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仍然局限于传统思政教育工作,那么将会错失最佳的教育时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欠佳。
高校辅导员应该深入了解网络资讯,结合辅导员具体工作,产生新的工作思路。比如辅导员可以利用时下流行的抖音APP,拍一些集趣味与教育于一身的短视频,用风趣、幽默、大众的方式传播正确思想,做到教育方式时髦、有趣,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再比如辅导员可以经营微信公众号,及时抓住时代新思想,写一些应用教育性强的文章,开阔大学生视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如当一些工作要开展的时候辅导员也可以提前总结材料及时给学生写小指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前给大家做预习,让学生提前了解、提前准备。大家有问题也可以及时留言,这样辅导员就可以汇总问题,带着解决办法召开班会,更高效的给学生解决问题。
高校辅导员也应该及时关注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热搜新闻,现如今大学生有事没事都会上微博看看热搜,吃一下别人的“瓜”,如果这个“瓜”是好的,对学生有好的影响,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这个“瓜”已经放“坏”了,学生判断力也有限,就会对他们造成消极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可以开展公众微博账号,把一些热议话题融入正确的思想认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首先看到的是正确的思想认识,先入为主,达到教育效果。
(二)提高辅导员网络技术运用能力
网络技术纷繁复杂,又有十分强的专业性,绝对不是经过简单了解就能熟练灵活运用的。由于高校辅导员对运用网络教学不够重视,导致不能积极主动学习新技术,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熟练运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属于一种沟通教育,所以网络交流时,沟通经验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由于以往对网络教育的经验总结不到位,辅导员网络技术能力也不强,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进一步完善网络思政教育机制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领导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有计划、有步骤、常态化开展,多数还停留在“单打独斗”的情况,制度的有机整合,完整的网络教育体系,成为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需要一个完整的网络宣传系统,如果无法形成紧密完善的机制,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难免差强人意。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全面、更具体、更有效的激励措施,要及时总结相关经验,进一步提高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的意识。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网红时代”、朋友圈看心情、网络办公全面化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当代大学生放假回家前会拍个抖音怀念这一学期的学校生活,比如朋友圈时时更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情,还有网络也实现了随时随地办公的可能性,又比如高校的网络发言的平台,让大家增加了沟通。虽然网络带来了便捷但是我们也不能小觑它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随时存在的“键盘侠”,就容易使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两面性产生困惑,由此辅导员应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及时掌握学生产生的问题困惑,也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使用网络语言,让学生们意识到语言运用不当对他人也具有伤害性。
网络时代给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方式和手段,作为辅导员应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是虚拟的,但道德不能悬置。高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道德素质教育是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永恒的核心。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利用网络带来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真正做到结合时代,跟上潮流,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网络文化氛围进行德育。
作为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更有义务充分利用网络力量培养出有道德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融入日常的教育,培养和建立当代大学生完整的网络道德体系、高尚的网络文明素质、健康的网络心理素质、自觉的网络安全意识、良好的网络伦理意识,并且更要积极利用网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教育、诚信敬业教育,培养三观正、有作为的当代大学生。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网络平台、微媒介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娱乐和沟通工具,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建设也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国家、各部门以及高校辅导员的共同努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会进一步完善,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会更好的利用网络进行教育,取得更好的成绩,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将会早日实现,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