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提高本土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9-01-20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黄允娟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本土化家乡人文

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 黄允娟

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质量虽然有所改进,但在学生阅读训练方面没有得到落实。这要求语文教师从本土文化入手,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语文教师可以将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乡土小吃、自然农作物等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有利于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一、提高本土化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学好语文阅读不仅需要扎实的语文基础,而且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语文教师要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同时,结合本土资源,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同时,一些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时,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不理想,导致学生厌学等不良情绪。语文教师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阅读材料引入学生的阅读中,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

二、本土化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资源,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本土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没有着眼于本地区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语文教师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讲授,忽视了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没有充分挖掘本土人文资源,阅读方式单一

在本土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在讲解地域人文文章时,没有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现象等。而且,语文教师的阅读方式单一,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三)没有充分挖掘本土历史资源,学生阅读感悟不深

在本土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没有结合本地区丰富的历史资源,导致学生对历史文章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小学生普遍认为历史文章的难度较大,而教师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名人精神、地方文化,导致学生的阅读感悟不深。

三、本土化小学语文阅读中采取的措施

(一)挖掘本土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并且根据本土自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描写,仅仅依靠教师一味讲解,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物产丰富,语文教师应该创设相应地走进自然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河流山川等,感受作者描绘语言的表达。同时,语文教师挖掘本土自然资源,也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农作物的名称、特点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本土化自然资源,有助于学生结合直观的了解,加深对语文阅读知识的了解。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时,也可以与该地区著名景点结合起来。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特色景点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介绍当地著名景点,由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景点或者某种农作物作为介绍对象,课后收集资料、图片,或通过实地考察体验美景,观察农作物,还可以让学生结合上课所学的景物描写手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这一节课时,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资源,开展“我爱我的家乡”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联系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家乡有什么特色,再让学生在观察与触摸中,了解农村常见的水稻等农作物,让学生增强对家乡的了解。最后,让学生选择自身喜爱的家乡的景物或者农作物,运用《海滨小城》课文中学到的景物描述方法,上台介绍家乡的美景与农村常见的农作物。由此积累学生生活经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挖掘本土人文资源,加强阅读对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土人文资源,加强对比阅读,由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少,只能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获取知识。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交通不便,学生的文化生活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由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可以与教材中的地域人文描写作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感悟书本上的人文风情时,可以直观体验到本地区的文化现象与风土人情。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文化探索活动。

一方面,语文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时,可以选择与当地风土人情类似的文章;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走进家乡,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风土人情、传统服饰等。同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家乡经济状况,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观察情况和收集的数据,谈谈家乡发展自身的建议,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意识,渗透语文的德育价值,由此激发学生热爱乡村的情怀和对文化寻根的兴趣。在人文实践活动结束后,语文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让学生通过收集的本地区的人文资源与阅读语文教材中作者的地域人文进行对比,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端午粽》这一节课时,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土人文资源,课前收集本地区端午节的风土人情。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本地区的端午节的习俗,如划龙舟、吃粽子、画额等。同时,语文教师也要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再让学生为家乡宣传端午节设计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言,由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

(三)挖掘本土历史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土历史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描述文章,由于历史距离学生过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很难让学生体会历史描写背后蕴含的感情与文化。由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把教材资源与本土化资源充分结合。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家乡的历史。语文教师可以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引入阅读教学中,引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进而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语文教师也可以介绍地方文化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名人。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有关名人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名人的奋斗史,由此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曹冲称象》这一节课时,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本土历史资源,开展“家乡历史名人知多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寻家乡有没有类似“曹冲”的历史名人,从而完成家乡历史名人的调查,完成语文教师制作的历史表格,之后再让学生派小组代表,讲解家乡历史名人的事迹。最后,语文教师再进行总结与归纳。在学生有了一定了解后,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相关材料,阅读相关的历史书,鼓励学生学习名人精神,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由此体会曹冲“遇事冷静、肯动脑筋”的特点,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语文教师应深刻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加强本土化阅读教学。语文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由此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本土化家乡人文
人文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人文绍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夏天的家乡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