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爱你没商量

2019-01-20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小学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莆仙戏习作作文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小学 王 清

一提起作文好多同学如临大敌,总感觉自己头脑里一片空白,总感觉爱上作文不是件容易的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习作同样也是,没有创作素材,哪能写出好文章呢?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空洞乏味,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小学生没有观察、思考,而是我们语文教师忽略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工作,从而使学生缺乏观察方法,缺乏体验才造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句话可以看出作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关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素材就越多;生活越贫乏,作文的素材就越少。因此,我觉得学生写不好作文关键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那些可写的东西不会自觉去发现,不去鉴别价值,不去思索它的意义,而让那些可贵的材料白白地从眼皮下逃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做个“有心人”,循循善诱,去启发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使学生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

一、从观察入手,引导学生留意周围的生活

小学生,生性好奇,他们对新奇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多是出自好奇,没明确的目的。他们所注意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缺乏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因此,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即使他们见闻之后,也只在头脑中留下事物粗略的轮廓。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的意义,再组织学生有目的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从而引导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把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及时“捕获”“吸取”“储存”,这样写起作文来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春暖花开,带着学生到野外踏青,看看破土而出的嫩草,艳如朝霞的桃花;秋高气爽,领着学生去田间小道,寻找丰收的足迹。记得三年级的习作中要求学生写篇中国的传统文化,当时,学校附近刚好举办庙会祭拜,还请来戏班子,庙门前是热闹异常,鞭炮声声,锣鼓喧天。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莆仙戏,是我们莆田的特色传统文化。我特意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组织学生去看戏。出发之前,我不仅要求学生在看戏时要“眼观四方”还要“耳听八方”,戏观完,我又带领学生去向剧团团长,请教莆仙戏的来源,学生收获颇多。

回到教室,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触。学生情绪激动,有的学生能有板有眼地说出莆仙戏的发展历史;有的说作为莆田人真是太骄傲,因为莆仙戏已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的能说出莆仙戏里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角色,还能简单说出什么是十音八乐……看着孩子们洋溢着激动的神情,我忙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感一一记录下来。

这次习作,孩子们不仅从看戏的热闹气氛写到了戏里的人物,还能写出莆仙戏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来。连平时害怕写作的同学也能有声有色地写出看戏的热闹场面,为此马上表扬同学的进步,并告诉他们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做个“有心人”,对于作文的恐惧症就会自然消失。果然,从那次作文之后,班里的学生变得爱观察、爱动脑了,作文也有明显的提高。

二、从活动入手,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学生之所以惧怕作文,这与学生本身生活不够丰富有关系。因为农村的小学,各种条件、设备较差,学生生活难免单调乏味,不能与城镇学生相比。这样就要求学校老师各尽所能,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充实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记得有一次,不知道学生是怎么知道我的生日的,班里不少学生提前给我送来生日贺卡,还有一些女生买来的小饰品,我本想在班上制止这种做法,但转念一想,这样也许会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而这不是很好的一篇写作素材吗?于是我就在班上宣称:“我要的礼物是同学们亲手制作的,而且要在我生日的当天再送给我。”大家听完面面相觑,一脸茫然,我又笑着说:“送礼物不必贵重,只要是同学用心去制作,即使是很拙劣的,我也会很高兴、很幸福的。”在我生日那天,讲台上摆满了学生亲手制作的各种小礼物:有彩纸做的玫瑰花,有五彩的千纸鹤,有布贴画……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之后,围绕着这些“生日礼物”我让学生展开了话题。由于很多学生亲手制作了礼物,并在礼物上倾注了自己的心意,所以谈起来声情并茂。

最后,我让学生以《心意》为题写篇日记。大家都跃跃欲试,日记写得既简单又感人。有的同学在最后写着:“老师,你是我心中的明灯,永远照亮着我们的心扉。”有的同学写着:“老师,因为有您,我的世界里多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妈妈。”有的同学在开头写着:“老师,您虽没有玫瑰花那样的美貌,却有玫瑰花一样的芬芳,您的爱,使人陶醉,使人振奋。”看着孩子们的真情告白,我的心也为之一振,这些孩子,只要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感触,宇宙万物,日月星辰之大,花鸟虫鱼之微,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源泉。

三、从想象入手,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与人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没有想象力,一般思维是不可能升华为创造性思维的。

如一次作文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一条直线加上一个半圆),然后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把自己眼前感知到的和以前认识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大胆想象,想象一下它像什么?越异想天开越好。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信马由缰,思接千载,尽情地发掘他们的智慧才能,各种独到见解在瑰丽的想象中喷薄而出。“正看——像初升的太阳,像彩虹,像解放军叔叔的头盔……倒看——像一脸盆,像人的嘴……竖看——像一只刺猬正在往树上爬……学生的回答真是无奇不有。学生的话匣子一旦打开了,他们就会思维敏捷,个个兴趣盎然,学生在情绪高涨中,产生一吐为快,欲罢不能的写作欲望。

四、从批改入手,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

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教师都要进行认真的一番批改,我们会按教师的思维方式把学生的作文改得“焕然一新”,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打击。因为你否定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所以在修改作文中要尽量保留原汁原味,尽量采用激励式的评语去鼓励学生,好让他们有继续写作下去的信心。除了老师的正面批改外,学生习作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之间结对子互批互改,把修改权还给他们,这样就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他们会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起“小老师”。

因此审视同龄人的作文,会格外认真。当然这毕竟是学生在学习互改作文,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在“导”的基础上“放”。学生在修改作文及交换意见时,教师仍要在“台上”观察学生互批作文的过程,并随时出面为学生答疑解难。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承认和肯定。良好的习作批改和讲评,可使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从点滴成功中获得喜悦,提高自信,为提高习作水平获得不尽的动力。因此我觉得作文批改要因人而异,要有利于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写作文。只要发现学生思维上的一点火星,就应鼓起强劲的东风,燃起熊熊之火,去点亮孩子作文的前进之路。

我们要想赋予作文鲜活的生命力,就要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成为作文的主人。当面对作文时,学生不再是胆怯退让,而是会快乐地大声高呼:“作文,我爱你没商量。”

猜你喜欢

莆仙戏习作作文
莆仙戏《踏伞行》
试论戏曲手舞的视知觉形构——以梨园戏、莆仙戏科介谱式为例
论福建莆仙戏市场现状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南戏遗响”莆仙戏:从“草台”到课堂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