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19-01-20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林荣辉

天津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政治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 林荣辉

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堂是学生进行政治文化课程学习的主要阵地之一,教师通过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基本素养,让学生形成积极且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通过对活动型课堂的打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及交流活动提供一个平台,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而活动型课堂便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出的新式教学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活动型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

一、活动型课堂概述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明确提出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念。活动型课堂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一种有效课堂。高中政治教师营造活动型课堂时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讲授型”课程转变为注重构建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政治活动型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实现了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开展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维水平、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等存在差异,所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要想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活动型课堂的建设必须要遵循以下四点要求:第一,教师要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或是工具准备;第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活动的开展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并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第三,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第四,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依据政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合理展开,进而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第五,活动型课堂的建设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的开展方式

(一)打造政治活动型课堂,要注重学生实际体验

在高中政治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相应的体验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实际的生活,以丰富自身的情感。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并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展开,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让学生以更加活跃的心态投入政治学习过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实现政治课的有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把一些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呈现出来,当学生观看完视频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案例让学生分析时代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并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理解的时代精神,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同时,学生在交流中又了解到不同的观点,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相互讨论的活动型课堂上,政治教材内容之中的“精神”以多样化的方式得到更好的呈现,学生对“精神”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其学科素养也逐步强化。

(二)打造政治活动型课堂,要激发学生思维热情

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学习主要是以一些基本概念、观点的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对某一政治知识点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开展相应的议论型政治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积极讨论或辩论,根据自身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式。议论型课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产生。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讨论进度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例如,教师在教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辩论赛。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实情设置一个主题,然后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小组成员合作对主题进行辩论。这种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借助活动型课堂,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其不足之处也会逐渐完善,进而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打造政治活动型课堂,要优化教学方式

在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格外注重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应用,根据教材相关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探究的合作学习模式,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来解决相同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及个人表现进行适当的点评,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针对学生在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过程、结果等进行讲评,以便全面了解学生,让学生对自身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一突破,让学生建立起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打造政治活动型课堂,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要凸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第一,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以及生活实际情景有机结合,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将近期以来国内外发生的大小政治热点话题合理地融入政治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学生的政治视野,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科素养,以及综合政治素质。第二,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的教材内容为教学中心,营造出相应的政治学习氛围,构建出和谐且友好的师生关系。第三,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并将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时政知识合理地导入课堂学习过程中。

四、结语

在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整体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注重活动型课堂的建设,借助现代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课堂活动,从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整个活动型课堂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达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目的。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政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